魔法少女小圆吧 关注:332,103贴子:7,983,244

【圆学复兴】一部圆学著作的试翻译,第九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这次是《The vey soil》翻译的第九篇《逐渐地,间接地,随着时间推移获得政治重要性(那样的事,我绝不容许)》
至此,我们来到了tv第九话,第二条故事的最终、最高潮。大家在那时观看到这一集结束看到沉入水中的红蓝,听到and I’ home(如果是11年的追番党就只有图了)时心中是什么感受呢,错愕、震惊、低沉、抑郁……还是,兼而有之?呀嘞,回想其当时我的心情,真是五味杂陈,即使过去了这么久,还是不得不感慨万千。一些优秀的tv动画或者是有逻辑紧密伏笔细致的剧情发展,又或者侧重于优秀的演出从而调动起观众的审美情趣,然而,两者兼而有之却很难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动画的某集,可能某些人觉得很好看,而也有不少另一部分观众觉得太过平淡无法打动人或者虽然情感渲染到位但是逻辑上有撕裂感、剧情节奏把握不当。而《魔法少女小圆》做到了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快速甚至是超高速地、大信息量地推动复杂剧情发展的同时,缜密地埋下并且合理顺滑地回收伏笔,让复数条剧情线路相互衬托着推进发展,互相呼应。与此同时,在美术设计、作画、演出和配乐方面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情感张力,能够有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带动起观众的情绪。并且并不是单个一集,而是整组tv动画都突显这两点特点。譬如,今天要讲的第九集,在它的结尾处恰好是整个第二条剧情线的高潮,而这集的结束也就是第二条剧情线的结束,也正完美地定格在全剧长度的四份之三处,毫不拖沓,为之后第三、也就是最后一条剧情线起兴。同时,在譬喻深刻的悲剧性剧情和最后一幕凄美悲壮的演出烘托下,观众的情绪也得以充分地共鸣,达到亚里士多德所谓“洗涤”的效果。按tv放送的形式,观众在一个星期后才会看到第十话,既在重磅剧情之后给观众以缓冲消化的时间,又充分调动观众对接下来剧情发展的好奇,为第十集造势。整体上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之感。正是凭借这种剧情和演出的完美结合以及对TV分集放映形式的完美拿捏,《魔法少女小圆》作为tv动画的顶点之一得以斩获三大奖,而其中的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大赏几乎不颁发给tv动画(历史仅两次)。而这样的优秀之处如上一篇中所说,是包括编剧、导演、作画、配乐、声优在内等等的staff共同努力的结果。


IP属地:美国1楼2023-08-23 19:23回复
    好了,还是快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吧。作者在这一话中主要从女性主题作品的历史沿革来进行分析。《魔圆》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为女性赋权赋能(或者应该说empowering)的作品确实在这方面有很多可说。有趣的是,在BD副音轨的对谈和一些采访中,记得凹酱和staff多次提到了有些惊讶于虚渊玄写少女视角的细致老练,有兴趣的童鞋可以一看。顺带一提,本文中reference的《少女革命》也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作品,喜欢《魔圆》的话说不定也会爱上这部作品,推荐观看。


    IP属地:美国2楼2023-08-23 19:23
    回复


      既然是这一集了,镇楼图当然是红蓝啦,And You’re Home
      PID:17954493、42368514
      惯例声明:本译本仅供交流学习,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欢迎广大圆学家转载,但请注明出处并附上主楼声明。
      欢迎各位讨论,all党,来者不拒


      IP属地:美国3楼2023-08-23 19:24
      回复
        第九章 逐渐地,间接地,随着时间推移获得政治重要性(那样的事,我绝不容许)
        魔法少女其实一直以来就是魔女。
        从一个超叙事的、历史的角度来说,显然的确如此。魔法少女题材出现,最早直接源自于《Bewitched》(即大火电视剧《家有仙妻》,译者注)在日本那一代女中学生中意外的大受欢迎(1)。萨曼莎(即剧中女主人公,她是个会使用魔法的女巫——英文“witch”的双关——嫁给了一个普通人,译者注)就是一个典型的魔法少女,她有魅力,符合传统的女性特性,同时她有着巨大的力量却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一个受制于焦虑的男性气质而围困住她的牢笼。她当然可以——也的确有时会——坚持自我个性,但最终她还是受困于那个时代电视剧范式的限制,只能展现女性魅力,被束缚在完美的妆容和发型、可爱的服饰以及社会认可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中(2)。


        IP属地:美国4楼2023-08-23 19:25
        回复
          虽然之前也有类似的漫画,但第一个动画化的魔法少女同样也是魔女,在《Sally the Witch》登场(中译《魔女莎莉》, 译者注)中。远比在《家有仙妻》中的萨曼莎年轻,莎莉当然不会是母亲或妻子的角色,而是一个孩童式的女性角色,她甜美可爱,尽管拥有强大的力量,但从根本上讲是不会伤害他人的(3)。
          这一题材不断发展,就这样,到了《美少女战士》,题材的范式已经基本确立。魔法少女和“魔女”(也即是“witch”,译者注)一样,都从非现实世界获得力量,无论是被镜中王国的统治者赐予的,还是从一本神秘的书中意外释放的,抑或是与生俱来源自她们前世作为月亮王国的皇室的经历(指《美少女战士》女主角是月亮王国的公主,译者注)。魔法少女和魔女一样,也有自己的使魔,这些有意识的生物呈现出动物的形态。当然,魔法少女也和魔女一样,拥有强大而多样的魔法力量。


          IP属地:美国5楼2023-08-23 19:26
          回复
            但有趣的是,魔法少女的力量总是用来对抗同样是来自异世界的敌人——实际上,这些敌人往往和魔法少女的起源紧密联系着。一般来说,魔法少女不会与政府腐败、企业不当行为、甚至是男性英雄对抗的主要反派——街头犯罪作斗争。换句话说,她们的力量不仅来自幻想,而且只能对抗幻想。
            这也是所有魔法少女都是魔女的另一层含义。魔女的形象象征着对女性力量的恐惧;在一个将男性气质与霸权和统治等同起来的世界中,女性必须等同于无力、顺从或克制(4)。这种理念在传统日本文化中的形象就是所谓的“贤妻良母”,也就是《魔法少女小圆》中仁美所被朝着培育的方向。“贤妻良母”有着极高的社交智慧,在家庭领域中占主导地位,她会掌握许多技艺,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取悦或支持她的家庭,尤其是帮助她的丈夫和抚育子女。与此同时,丈夫是唯一可以在家庭之外行使权力的人(5)。日本民俗和流行文化中充斥着 "坏 "女人在 "她们的位置 "之外行使权力的故事,从原本是妖狐的妻子(6)到食人的山中老妖婆(7),再到从情人身上吸走生命温暖的引诱人的雪女(8)......不一而足。


            IP属地:美国6楼2023-08-23 19:26
            回复
              当然,好女孩和坏女孩的这种二元对立并非日本文化所独有。在西方民间传说和流行文化中,它的代表则是被动等待拯救的公主以及威胁公主和英雄的邪恶女巫等等(以及许多其他代表)。掌握、行使权力的女性天生就是坏女孩、巫婆,是对现状的威胁(9)。
              魔法少女的力量通常有两种“无害化”的方式。首先,如前所述,她的力量不允许影响任何可能被观众认识到的现实事物,而是几乎无一例外地集中在幻想中的敌人身上。第二点,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讨论的,她被要求不断地表现女性特质(记住,与霸权的男性所对应的就是表现女性气质),穿着带花边、超薄的服装、摆出精心设计的姿势,当然还有变身过程中的裸体舞蹈,这一切都提醒任何潜在感到恐惧的男性观众,她仍然“臣服”于男性凝视,仍然是个符合社会规范的"好女孩 "。


              IP属地:美国7楼2023-08-23 19:27
              回复
                所以,毫不意外地,沙耶加是对两个电车上的**男使用了魔法后变成了魔女。她越过了“好女孩”的界限,挑战了现状,因此是个坏女孩,一个邪恶的“魔女”。
                然而,这一集在多方面质疑并最终颠覆了这种二元对立。本集中最冲击性的镜头出现在杏子与“Oktavia”,也就是沙耶香的魔女形态的战斗时,我们可以看到蓝色和红色的血液旋涡形成了杏子和沙耶香的形象,之后旋涡交织汇聚形成了一朵玫瑰,这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少女革命》的开场(10)。《少女革命》同样有位公主,也就是“蔷薇新娘”,后来暴露其实是个“魔女”(同样身边也有个挥着剑的假小子,将自己定义为她的保护者,并且拒绝成为通常意义上的女性角色),她最终从顺从的“乖乖女”转变为强大而叛逆的“坏女孩”,摆脱了整个体系的束缚(11)。这似乎被当做成了一种普遍的范例,在接下来的一幕中,血液在杏子双腿之间溅落,画面的构图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从那里流出来的。


                IP属地:美国8楼2023-08-23 19:28
                收起回复
                  在西方文化中,月经有时被认为是对女性与生俱来的 "恶 "的一种特殊惩罚(12)。(一种经典的基督教观念,译者注)因为,根据表现出来的女性气质的本质,坚持做真实的自我是 "坏 "的,不可避免会被贴上魔女的标签。因此,所有女性都有 "坏 "的一面,也就是寻求表达一致的自我。
                  但是如果魔法少女和魔女实际上是一体的,并且一直都是一体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沙耶香的转变呢?幸运的是,这一集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这是qb所强加给她们的体系的结果。魔法少女们的整个世界观都是由一个重要的男性角色强加给她们的,他对她们有绝对的霸权。他的论点是,她们已经同意参与他的系统,这当然是荒谬的,因为他故意向她们隐瞒了关键信息;这里有明显的强奸文化的隐喻:占霸权的男性运用复杂且荒谬的标准来定义性同意的标准,并通过操纵这些定义来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


                  IP属地:美国9楼2023-08-23 19:28
                  回复
                    但请记住,qb是暗示作者的象征,真正的作者并不仅是虚渊玄,而是由编剧、导演、角色设计、动画师、声优、作曲等人共同努力形成的一个综合体,是整个参与到本片制作的动画产业创作者的代表。它在这一集里欺骗杏子,让她误以为沙耶加是一个需要拯救的人,可它知道沙耶加是救不了的——毕竟,如果她一直就是“魔女”,那还有什么可救的呢?在成功地操纵杏子接替成为保护者——也就是之前沙耶加试图扮演的角色之后,qb试图说服小圆做出类似的牺牲


                    IP属地:美国10楼2023-08-23 19:32
                    回复
                      在动漫迷群体中,有一个术语来描述能引起这种保护欲的某个角色(或更准确地说,某种角色特征):萌(moe)。它从日语词汇“燃える”(moeru)演变而来,最初意思是“燃烧”或“灼热”,后来演变成指代对无助或处于危险中的他人所产生的一种激情、炽热的保护欲。(“萌”的由来实际上有多种有争议的解释,译者注)尽管斋藤环将这种美学的起源追溯到十年前,即从宅男对《美少女战士》中的角色土萌萤的反应开始(这种怜爱使得本术语在某种程度上和她的名字形成双关)(13)。在2000年代后期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种植根于这个概念的美学主导了整个日本动漫界,尤其是魔法少女题材。根据这种审美观,角色的价值在于能够在假定的男性观众中引起保护欲,而激发这种欲望的特征包括无助、可爱、情感脆弱和柔弱,所有这些都伴随着传统和典型的女性吸引力(14)。当然,这也是让萨曼莎受制于她那温和的丈夫、迫使美少女战士月在获得她的能力之前必须先脱光衣服的同一过程的延伸:它使这个角色变得无害,因而是一个 "好女孩",不会对霸权男性所有的与生俱来的焦虑造成威胁


                      IP属地:美国11楼2023-08-23 19:32
                      回复
                        Qb被揭示为代表一种剥夺女性权力、让她们为他的利益表演的系统,同时将她们置于一种处境,让她们的痛苦被当做需要被保护的证据,从而进一步剥夺了她们的力量。换句话说,他是性别角色本身的化身。然而,他也仅仅是一个更大更广阔体系中的一个例子,这个体系远超出他个体的范围;《魔法少女小圆》本身浸淫纠缠在更庞大的社会文化中,虽然它可以批评这些以经济可行性为名所做出的丑陋选择,但它无法完全逃脱这些影响。
                        尽管如此,这一集的内容仍然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性。沙耶香试图拯救他人,成为一个保护者的努力使她变成了一个怪物。杏子和小圆试图拯救沙耶香的行为导致她们丧命。qb拯救宇宙的使命则延续了一个破坏性的,悲惨的系统。并且正如我们在下一集中将看到的那样,小焰试图拯救小圆的努力同样注定失败。


                        IP属地:美国12楼2023-08-23 19:33
                        回复
                          去寻求保护他人,似乎本质上就是在剥夺他们的力量。但同时,本动画也一再抨击qb的缺乏同情心。所以这篇动画也不可能支持客观主义,即安·兰德(20世纪著名哲学家、小说家,“客观主义”哲学流派的创立者, 译者注)的哲学,该哲学拒绝将利他主义视为一种有道德的行为(15)。也许,帮助和拯救之间是有区别的?亦或者,正如虚渊玄在《Fate/Zero》的作者后记中所写的,我们都无能为力,一切注定更糟糕,一如所有的系统、宇宙、社会和心灵都在朝着热寂的方向急速恶化(16)?


                          IP属地:美国13楼2023-08-23 19:33
                          回复
                            注释:
                            1. Sharalyn Orbaugh, "Busty Battlin' Babes."
                            2. Bewitched: The Complete Series (Sony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2013)
                            3. Sally the Witch (Toei Animation, 1966)
                            4. Sandra M. Gilbert and Susan Gubar, "[SnowWhite and Her Wicked Stepmother]," The Classic Fairy Tales.Excerpted from Gilbert and Gubar,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The Woman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New Haven: YaleUniversity Press, 1979).
                            5. Kumiko Fujimura-Fanselow, "The JapaneseIdeology of 'Good Wives and Wise Mothers,': Trends in ContemporaryResearch," Gender and History, Volume 3, Issue 3 (1991).
                            6. Smyers, "Symbolizing Inari: The Jewel."
                            7. Noriko T. Reider, "Yamauba, the MountainOgress: Old Hag to Voluptuous Mother," Japanese Demon Lore: Oni from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Logan, Utah: 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0).
                            8. Though at least this last may be merciful, if she chooses. Lafcadio Hearns, "Yuki-Onna," Kwaidan: Stories and Studies of Strange Things (Project Gutenberg, 1998).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1210/1210-h/1210-h.htm#yukionna
                            9. Gilbert and Gubar, "[Snow White and Her Wicked Stepmother]."
                            10. Revolutionary Girl Utena: The Student Council Saga (Right Stuf, 2011).
                            11. Revolutionary Girl Utena: The Apocalypse Saga (Right Stuf, 2011).
                            12. For a detailed exploration of menstrual taboos and misogyny, see Janice Delaney, Mary Jane Lupton, and Emily Toth, The Curse: A Cultural History of Menstruation (Urbana, Il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Revised)).
                            13. Saito, Beautiful Fighting Girl.
                            14. Patrick W. Galbraith, "Moe: Exploring Virtual Potential in Post-Millennial Japan,"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Japanese Studies, Volume 9, Issue 3 (October-November 2009). Note in particular the section titled "Otaku discussions of moe."
                            15. Neera K. Badhwar and Roderick T. Long, "Ayn Rand,"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ayn-rand/
                            16. Urobuchi, Fate/zero Volume 1.


                            IP属地:美国14楼2023-08-23 19:34
                            回复
                              译者的后记,在动画原本的日语语境中使用的是魔法少女和魔女的双关。但在英文语境中这样的双关当然无法成立:魔法少女和魔女所对应被使用翻译是Magical girl和Witch。不过,witch这个词在英语文化中的演变则赋予了它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多重含义,它既可以是各种魔幻作品中的会各种神奇魔法的女巫(譬如在《哈利波特》中,这个词甚至应该被认为身份高贵,因为她是纯血的。),也可以是中世纪被天主教打上邪恶烙印的魔女(譬如在《Hammer of Witches》里)。本篇中,作者似乎在尝试着使用这样的双关来隐喻原剧情中魔法少女和魔女的一体两面性,但是类似的,这样的英语中的丰富含义翻译到汉语中就不可避免的流失了。译者提醒,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注意到,体味到其中的丰富意蕴。


                              IP属地:美国15楼2023-08-23 1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