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89,235贴子:1,243,711
  • 12回复贴,共1
求助

史书说金朝末年开封府一带有一百七十万户,是不是太夸张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史地理志记载金朝章宗末期开封30县有户一百七十万,每户按五口计算就是八百万人口,北宋末期开封府16县也不过二十六万户,金朝开封人口是不是有误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22 12:10回复
    根据历史记载,金朝末年的开封府一带确实有170万户左右的人口。这些数据是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包括官方统计、地方志、史书等。虽然有可能存在一些夸张的成分,但大体上可以认为这是当时人口数量的实际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史料和文献对于人口的记录可能存在差异和不准确的情况。此外,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也会因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至于北宋末期开封府的人口数,根据《宋史·地理志》的记载,共有26万余户,口数未提及。但是考虑到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等因素,不能简单地将两者做直接比较。


    2楼2023-08-22 12:40
    回复
      《金史·地理志》中所载开封府泰和末年户数,因其数额远超正常范围而受到怀疑。但是,根据另一篇文章,开封府在北宋末期的户数约为26万户。因此,您提到的数字可能是有误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22 13:19
      回复
        没去问过。但我觉得可能存在统计方面侧重点不同的问题。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22 21:41
        收起回复
          金史地理志还记载了开封府在金熙宗“天德四年(1152年),户二十三万五千八百九十”,那么金章宗的泰和末年是1208年,相差仅56年,而且开封府不是三十个县,而是“县十五、镇十五”,再根据《金史》食货志记载,泰和七年“十二月,奏天下户七百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三十八,口四千五百八十一万六千七十九。(户增于大定二十七年一百六十二万三千七百一十五,口增八百八十二万七千六十五)。此金版籍之极盛也。”大定二十七年是1187年,泰和七年是1207年,相差是二十年,伪金全国才增加一百六十二万户,怎么可能一个开封府就比56年前的天德四年增加一百五十万户?而且按照金史食货志的记载,泰和七年是“金版籍之极盛也”,泰和八年并不是极盛,所以只有一种可能,伪金的史官把泰和八年全国的户口增量全算进开封府了。


          IP属地:广西5楼2024-11-19 20:08
          回复
            户本身在衡量人口上只能是个参考,与社会结构和税收情况都有关,家奴员工减少了,户数自然增加,税收如果按照户收,户数自然减少,税收按人口收,户数自然增加;据说唐朝的郭子仪一户就有1000多人,他家的家奴、丫鬟等都算在一户内,金是半奴隶社会,贵族家都有“驱口”,就是奴隶,这些人都是这家的人口,随着汉化,各户的驱口数量减少;按户数算金初的户数自然少,而每户的人口数量大,后期户数多,每户的人口少是自然现象,不能简单的按照每户3~5人计算,旧社会农村有好多人家几代不分家,在一起吃饭,这家一户实际是可以分成十几甚至几十户的。
            另外金国迁移了大量猛安谋克到中原地区(河南、山东等地),在金章宗后期已经感觉到蒙古的威胁,有将政治中心迁到汴京的想法,逐渐向开封迁人口也很正常。


            IP属地:天津6楼2024-11-22 09:37
            收起回复
              也许算了猛安谋克,或者是南京路当成了开封


              IP属地:浙江7楼2024-11-29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