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离导致的信息交流困难与物质流通困难,在没有飞机,火车,轮船发明的年代,全球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比较类似,都是内部封闭的。今天的我们可以轻松的在全世界各地来往自如,但古人们没有这个条件,由于运输方式的落后。他们很难较长距离的移动,拿我们中国举例子。中国引入新式交通工具前,绝大多数国人一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人不会离开自己出生地方圆100km的地方,特别是对农民来说方圆100km外也是类似的农村时。地区内部交流封闭也与信息交流封闭相辅相成,既然经济活动都是村这一级别小范围有来往就可以自给自足,那也就没有更大范围交流的必要,自然也就催生了方言,而方言的出现又会进一步的削弱长距离的经济来往。就拿我的家乡湖北来说吧,我的爷爷奶奶。虽然不识字,但他们会说汉语,但据他们所说,他们可以明显的听说不同湖北方言,比如黄皮话,鄂州话,武汉话,他们可以明显的听出与他们交流的人所操的方言口音。不同地区的人很难听懂别的地方的方言,(比如我就听不懂广东方言和西安方言)。方言也极大阻碍了中国各个地区的交流,因为古时候很多人是不识字的,根据民国时期的普查,识字数不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10,之前历朝历代数字会更低。也就是说古时候的人很难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和另一个地区的人交流。
信息交流困难与物质流通困难导致古时候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经济的小范围闭环,自然也就很难产生一个超大的帝国,很多帝国即使短暂统治一个偏远地区,这个地区也有着相当大的独立力量。随着统治距离的加深,帝国对地区的控制愈发困难。我读美国历史书,美国人认为美国独立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交流不便,当时伦敦的一封文件到达美国西海岸要6个月,如此长的时延导致英国政府必须得让很多事情由非伦敦方面的其他势力(比如北美资本家,殖民地政府)处理,也直接大幅度的强化了殖民政府对于殖民地的控制力而削弱了伦敦方面对北美的干涉,无论英国是君主制是议会制或其他的政体,只要这个漫长的时间延长没有解决,北美殖民地就会因为与伦敦交流不便而产生独立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