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剧。奥特曼和其他作品都和人类的现实工作生活没有很强的关联性,又不像体育运动和游戏那样可以真人参与互动,所以满足的主要是幻想的需求。“以超出现实的事物满足幻想的需求”,这就是“幼稚感”的最直接来源,也是青少年人群比其他人群更旺盛的需求。
再说人。至于观众,其实无论是主看什么剧什么年龄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幼稚”的认知和行为、“一厢情愿”的“幻想”其实是少不了多少的,搞不好更理想化或者更魔怔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六亿神州尽舜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及另一个极端的“不就是嫌我没钱”“落后就是XXX害的”“被XX统治就能过得更好”“XX是我未曾谋面的第二故乡”等等,只是更多地根据现实世界的已有事物来展开而已。“幻想”几乎是人类的硬需求了。所以当有人说看XX很幼稚时其实没必要有所波动,毕竟宏观上来看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幼稚程度都是不遑多让的,无论看什么都是在满足、在回应每个人内心的渴求。看剧的时候真的指望它帮人解决现实问题吗?那怎么没在看工具书、学术书、教科书呢?无非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见识有限认识欠缺或者还有向往的东西。
(这么说来,好像人人都是伽古拉吼,一个个说着哼我看透了我不需要,但其实也都有“那种弱点”。)
“拼命自证不幼稚”也是根本走不通的,或者是没必要的。因为差异点在于幼稚用在了什么地方,而不是有多幼稚。
再说人。至于观众,其实无论是主看什么剧什么年龄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幼稚”的认知和行为、“一厢情愿”的“幻想”其实是少不了多少的,搞不好更理想化或者更魔怔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六亿神州尽舜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及另一个极端的“不就是嫌我没钱”“落后就是XXX害的”“被XX统治就能过得更好”“XX是我未曾谋面的第二故乡”等等,只是更多地根据现实世界的已有事物来展开而已。“幻想”几乎是人类的硬需求了。所以当有人说看XX很幼稚时其实没必要有所波动,毕竟宏观上来看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幼稚程度都是不遑多让的,无论看什么都是在满足、在回应每个人内心的渴求。看剧的时候真的指望它帮人解决现实问题吗?那怎么没在看工具书、学术书、教科书呢?无非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见识有限认识欠缺或者还有向往的东西。
(这么说来,好像人人都是伽古拉吼,一个个说着哼我看透了我不需要,但其实也都有“那种弱点”。)
“拼命自证不幼稚”也是根本走不通的,或者是没必要的。因为差异点在于幼稚用在了什么地方,而不是有多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