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吧 关注:738贴子:3,956

元稹的“权道”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微之也有段时间了,一直想谈谈微之政治方面的一些事情。但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涉及。先开个贴,谈谈微之的”权道“。


IP属地:广东1楼2023-04-14 08:34回复
    主父偃的推恩,管仲的寓令,历来所为人称道,但元稹却认为这些只是权术而已,只能适用于一时。
    “至于主父偃乘七国并吞之后,将分裂而矫推恩;管夷吾当诸侯争夺之时,先诈力而行寓令。皆一时之权术也”
    而他孜孜以求的是“权道”。权术与权道,一字之分,却有天壤之别。他所谓的“权道”是一种可以长期实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略。鉴于他观察到的社会乱象,如果有机会,他会实施一些变法来实现他的济世之道。基本上就类似于颁布宪法,制定一系列基本国策。


    IP属地:广东2楼2023-04-14 08:36
    回复
      可惜的是,元稹从来没有机会实施他的权道。白居易是最懂他的人,对他的郁郁不得志自然是戚戚于心。在给元稹作墓志时,他写道:
      “...又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於文章刀笔哉?实有心在於安人治国,致君尧舜,致身伊皋耳。抑天不与耶?将人不幸耶?予尝悲公始以直躬律人,勤而行之,则坎壈而不偶,谪瘴乡凡十年,发斑白而来归;次以权道济世,变而通之,又龃龉而不安,居相位仅三月,席不暖而罢去。通介进退,卒不获心。是以法理之用,止於修一职,不布於庶官;仁义之泽,止於惠一方,不周於四海。故公之心不足也,逢时与不逢时同,得位与不得位同,富贵与浮同。何者?时行而道未行,身遇而心不遇也。执友居易,独知其心,以泣濡翰,书铭於墓曰:
      呜呼微之!年过知命,不谓之夭。位兼将相,不谓之少。然未康吾民,未尽吾道。在公之心,则为不了。嗟哉惜哉,道广而俗隘,时矣夫!心长而运短,命矣夫!呜呼微之,已矣夫!"


      IP属地:广东3楼2023-04-14 08:38
      收起回复
        ”次以权道济世,变而通之“
        我注意到一些自媒体,甚至于一些学者,认为这里是白居易对元稹的批评。将”权道“解读为变通之法,和后面的”变而通之“是一个意思,是在隐刺元稹依附宦官,变节求进,把这当作元稹依附宦官传言的证据。我只能说他们是大错特错了。如果是隐刺,你们都能看出来,白居易不知道?墓志都是文过饰非,何况是元白之交。
        通读整段,意思很明显。在元稹进入权力核心,是有机会实施一些改革来实现他的”权道“的。但是时运不齐,未能如愿。所以他的”法理之用,止於修一职,不布於庶官;仁义之泽,止於惠一方,不周於四海“。 白居易为元稹可惜,也为天下人可惜。
        道广而俗隘,时矣夫!心长而运短,命矣夫!


        IP属地:广东4楼2023-04-14 08:51
        回复
          “未康吾民,未尽吾道。” 深为可惜。
          如果有机会,如果遇到一个明君能力挺他,那么元稹将会实施哪些改革来推行他的“权道”呢?
          其实读他的文章,是可以看到一些他治国理政方面的理念的。


          IP属地:广东5楼2023-04-14 08:58
          回复
            针对礼乐不兴,黎人重困的严重社会问题,元稹指出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打仗太多了。
            “兵兴则户减,户减则地荒,地荒则赋重,赋重则人贫,人贫则逋役、逃征之罪多,而权宜之法用矣。”
            所以最优先的任务是要实现内外的和平,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才能使老百姓富裕起来,老百姓富裕起来后,礼乐才能复兴。
            “将欲兴礼乐,在先富黎人,将欲富黎人,在先息兵革。”
            而怎么样才能停战,实现国家持续和平呢?
            元稹归纳了以前成功的经验作为战略方针:著诚信,行忠孝,立敬让,和夷狄。
            "夫古所谓销兵革者,非谓幅裂其旗章,销铄其锋刃而已也。盖诚信著于上,则忠孝行于下;敬让立于内,则夷狄和于外。夷狄和则边鄙之兵息,敬让立则争夺之患销,争夺之患销则和顺之心作,和顺之心作而礼乐之道兴矣。此先王修政、辑兵、兴礼乐、富黎人之大略也。"
            简单地讲,就是政府要有诚信,老百姓才会拥护你,内部团结一致,不互相争夺,外敌也就不敢侵犯,从而也实现了边境的和平。内忧外患消除了,礼乐之道兴自然就复兴了。
            敬让立于内,除了教化万民,元稹提出更优先的是要对皇子们加强教育。皇子间的利益争夺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一旦发生,是会动摇帝国根本的。他在《论教本书》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也有借鉴意义。比如说皇子们年轻时血气未定, 要避免他们接触到不好的人或事物,在一起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养成,圣质具备。识君道之素定,知天伦之自然。自然兄弟同心,天下太平。
            黎人重困的问题,元稹认为时弊在于:游食者众而务本者寡。
            农业社会,男耕女织是本,而当时情况是:十人中只有一个从事耕桑,所以农业赋税越来越重。种田根本养不活自己,导致人无务本之心,实在找不到其他生路的,才来务农。
            自古以来,农民都是社会最底层,一旦遇到饥荒战乱,最先饿死的往往是种田的农民。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却吃不上,无任何抗风险能力。“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就是当时的现象。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元稹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吏理无考课之明;
            卒伍废简稽之实;
            百货极淫巧之工;
            列肆尽兼并之贾。
            依浮图者无去华绝俗之贞,而有抗役逃刑之宠;
            戎服者无超乘挽强之勇,而有横击诟吏之骄。
            吏理无考课之明, 说的是赋税的官员只知道完成赋税征缴任务,而不管实际情况。元稹认为,足额完成赋税征缴任务的,才是真正害皇上的人。因为赋税一直这么高,是没有办法使人归本的。
            元稹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是:
            1. 明考课之法
            要完善赋税征缴的法律,特殊情况可缓征,减征,免征等。元稹在地方任职时,是身体力行的。
            在通州,开山辟田,增加农亩。
            在同州,同州连续大旱。他上奏朝廷,赋税减半收取。但即使是减半收取,大部分人也是力不从心,同时他看到地主豪强却每日山珍海味,地主豪强的十分好田,只征收二三分地赋税。而农民一些差田、被沙砾侵袭的田地,却要足额征收。这种不公平现象令 元稹十分愤怒,他马上着手进行了改革,创新地提出了“均田平赋”的主张。为了减轻了农民负担,不惜得罪当地所以的地主豪强。
            在浙东,他推动水利基建,并组织了全境七郡对所有田亩质量定级,按照土地肥沃程度制定不同的赋税,从而实现税赋公平公开。
            2. 减冗食之徒
            减员增效
            3. 绝雕虫不急之功
            提倡艰苦朴素的社会风气
            4. 罢商贾兼并之业
            5. 洁浮图之行
            清理假和尚野和尚
            6. 峻简稽之书
            军队实行严格管理
            7. 薄农桑之徭
            减轻农民负担,实现良性循环。
            8. 兴耕战之术
            屯田于边,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当时唐帝国的版本已经被慢慢蚕食。元稹认为耕战之术可以巩固疆域,避免外敌入侵时疲于应付。
            如能都付诸实施,并长期维持,则惰游之户尽归,而恋本之心固矣。恋本之心固,则富庶之教兴矣,而贞观、开元之盛复矣。


            IP属地:广东7楼2023-04-16 12:44
            回复
              元稹只是尽了自己地方官员的本分,但这样尽本分的官员实在是太少了,所以碰上一个好官,就会感激涕零。
              元稹体恤民情还体现在浙东停贡海味一事上。元稹赴任浙东观察使,到达泗州时,看到当地在集结挑夫,一问才知道是为了进贡淡菜海蚶,每年要花九万六千工,就为了让首都大佬们吃上一口新鲜的海味。元稹马上上书皇帝,建议罢进海味,奏疏写得相当有水平,皇帝也马上就准了。他人还没到任,停止进贡的诏书已下达,百姓唤醒鼓舞。
              《浙东论罢进海味状》
              浙江东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当管明州,每年进淡菜一石五斗、海蚶一石五斗。右件海味等,起自元和四年,每年每色令进五斗。至元和九年,因一县令献表上论,准诏停进,仍令所在勒回人夫,当处放散。至元和十五年,伏奉圣旨,却令供进,至今每年每色各进一石五斗。臣昨之任,行至泗州,已见排比递夫。及到镇询问,至十一月二十日方合起进,每十里置递夫二十四人。明州去京四千馀里,约计排夫九千六百馀人。假如州县只先期十日追集,犹计用夫九万六千馀功,方得前件海味到京。臣伏见元和十四年,先皇帝特诏荆南,令贡荔枝,陛下即位后,以其远物劳人,只令一度进送,充献景灵,自此停进,当时书之史策,以为美谈。去年江淮旱俭,陛下又降德音,令有司于旨条之内,减省常贡。斯皆陛下远法尧舜,近法太宗,减膳恤灾、爱人惜费之大德也。况淡菜等,味不登于俎豆,名不载于方书,海物咸腥,增痰损肺,俗称补益,荩是方言。每年常役九万馀人,窃恐有乖陛下罢荔枝、减常贡之盛意,荩守土之臣不敢备论之过也。臣别受恩私,合尽愚恳,此事又是臣当道所进,不敢不言。如蒙圣慈特赐允许,伏乞赐臣等手诏勒停,仍乞准元和九年敕旨,宣下度支、盐铁,所在勒回。实冀海隅苍生,同沾圣泽。谨录奏闻,伏候敕旨。中书、门下牒、牒浙东观察使当道每年供进淡菜一石五斗,海蚶一石五斗。
              牒:奉敕:“如闻浙东所进淡菜、海蚶等,道途稍远,劳役至多。起今已后,并宜停进,其今年合进者,如已发在路,亦宜所在勒回。”牒至,准敕故牒。


              IP属地:广东8楼2023-04-16 16:09
              回复
                吏治方面:
                1. 言官系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 官员考核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3. 官员选拔太注重文字,而忽略了其它,导致“无用虚文滥而经纬之文丧”。根本原因是大家对“儒术”理解的方向完全偏了。他提出了对科举制度的改革方案,地方官员必须举贤荐能。
                4. 官场风气不正。因循守旧不干事的自谓“清流”,真正干实事的官员却被称为“俗吏”。
                针对这些问题,元稹都有应对的方案。因敏感词太多,不再展开来讲。
                很可惜,《元氏长庆集》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许多作品都缺失了。我个人认为,元稹的文章是好过他的诗的。逻辑清晰严密,文字流畅自然,再长的文章,也可以一口气读下来。读他的文章,可以触摸他一片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元稹自始至终都不改初心,嫉恶如仇,保持愤怒。这样的人,你说他去依附他一直都看不起的宦官,变节求进。你真的会相信吗?


                IP属地:广东9楼2023-04-17 11:17
                收起回复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 同州时
                  【作者】元稹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
                  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
                  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
                  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
                  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
                  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
                  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
                  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
                  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
                  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
                  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
                  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
                  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
                  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
                  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
                  归来重思忖,愿告诸邑君。
                  以彼天道远,岂如人事亲。
                  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
                  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
                  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
                  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
                  今年无大麦,计与珠玉滨。
                  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
                  符下敛钱急,值官因酒嗔。
                  诛求与挞罚,无乃不逡巡。
                  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
                  诉词千万恨,无乃不得闻。
                  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
                  俱由案牍吏,无乃移祸屯。
                  官分市井户,迭配水陆珍。
                  未蒙所偿直,无乃不敢言。
                  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
                  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
                  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
                  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
                  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
                  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8-22 21:19
                  回复
                    《同州奏均田》 元稹
                    当州自于七县田地数内,均配两税元额顷亩,便请分给诸色职田、州使田、官田与百姓,其草、粟、脚钱等,便请于万户上均率。又均摊左神策郃阳镇军田粟,及特放百姓税麻,及除去斛斗、钱、草零数等利宜。分析如后:
                    当州两税地
                    右件地,并是贞元四年检责,至今已是三十六年。其间人户逃移,田地荒废。又近河诸县,每年河路吞侵;沙苑侧近,日有沙砾填掩。百姓税额已定,皆是虚额征率。其间亦有豪富兼并,广占阡陌,十分田地,才税二三。致使穷独逋亡,赋税不办,州县转破,实在于斯。臣自到州,便欲差官检量,又虑疲人烦扰。昨因农务稍暇,臣遂设法各令百姓自通手实状,又令里正、书手等傍为稳审,并不遣官吏擅到村乡。百姓等皆知臣欲一例均平,所通田地,略无欺隐。臣便据所通悉,与除去逃户荒地及河侵沙掩等地,其馀见定顷亩,然取两税元额地数,通计七县,沃瘠一例,作分抽税。自此贫富强弱,一切均平,征敛赋租,庶无逋欠。三二年外,此州实冀稍校完全。
                    当州京官及州县官职田、公廨田、并州使官田、驿田等
                    右,臣当州百姓田地,每亩只税粟九升五合,草四分,地头榷酒钱共出二十一文已下。其诸色职田,每亩约税粟三斗,草三束,脚钱一百二十文。若是京官上司职田,又须百姓变米雇车般送,比量正税,近于四倍加征。既缘差税至重,州县遂逐年抑配百姓租佃,或有隔越乡村被配一亩、二亩之者,或有身居市井,亦令虚额出税之者。其公廨田、官田、驿田等,所税轻重,约与职田相似,亦是抑配百姓租佃,疲人患苦,无过于斯。伏准长庆元年七月赦文,“京兆府职田,令于万户上均配”,与臣当州事宜相类。臣今因重配原额税地,便请尽将此色田地,一切给与百姓,任为永业,一依正税粟、草及地头榷酒钱数纳税。其馀所欠职田斛斗、钱、草等,只于夏税地上每亩加一合,秋税地上每亩各加六合,草一分。其馀脚钱,只收地头榷酒钱上分厘充数便足,百姓元不加配。其上司职田合变米送城者,比缘百姓自出车牛,及零碎舂碾,动逾春夏,送纳不得到城。臣今便于当州近城县纳粟,官为变碾,取本色脚钱,州司和雇情愿车牛搬载,差纲送纳。计万户所加至少,使四倍之税永除,上司职禄及时,公私俱受其利。
                    当州供左神策郃阳镇军田粟二千石
                    右,自置军镇日,伏准敕令,取百姓蒿荒田地一百顷,给充军田,并缘田地零碎,军司佃用不得,遂令县司每亩出粟二斗,其粟并是一县百姓税上加配。偏当重敛,事实不均。臣今已于七县应税地上,量事配率,自此亦冀均平。


                    IP属地:广东11楼2023-08-22 21:44
                    回复
                      “近河诸县,每年河路吞侵;沙苑侧近,日有沙砾填掩。百姓税额已定,皆是虚额征率。其间亦有豪富兼并,广占阡陌,十分田地,才税二三。致使穷独逋亡,赋税不办,州县转破,实在于斯。”
                      州县转破,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相信一般官员都能看到,但真正动手解决问题的,只有元稹。


                      IP属地:广东12楼2023-08-22 21:47
                      收起回复
                        道,可道,非常道。
                        道就是一种境界,做皇帝的有君道,掌权的有权道,练剑的有剑道,品茶的也有茶道。
                        逢时与不逢时同,得位与不得位同。元稹一生出将入相,很成功了,可只有白居易知道:权道之不行,元稹心有不甘。 虽然得时,遇上赏识他的皇帝。但这位皇帝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支持。两次风波中,都是选择了妥协,牺牲了元稹的利益,甚至毁了他的名声。
                        脑补的画面是:
                        裴度第一次上疏。
                        穆宗:“元老师,裴度来告你状了。哈哈”
                        元稹:“臣冤枉啊”
                        穆宗:“元老师,请放心,你的事情我还不清楚吗?别管他!“
                        裴度第二次上疏。
                        穆宗:“元老师,裴度这厮又来了,还有完没完啊!TMD”
                        元稹:“臣冤枉啊”
                        穆宗:“元老师,请放心,朕自有分寸!”
                        裴度第三次上疏。
                        穆宗:“TMD,裴度又来了,朝臣也在议论纷纷。元老师,怎么办啊?”
                        元稹:“臣冤枉啊”
                        穆宗:“朕当然知道你冤枉了,只是这裴度刚刚掌兵,这个节骨眼上,这是在要挟朕,可恶!”
                        元稹:“为全大体,请皇上降罪于臣,以服众论。日后再设法为臣昭雪。”
                        穆宗:“那...就暂时委屈元老师了,元老师,你放心,裴度这***,他这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吗。我坚决不用他他为相。”
                        造谣者被抓
                        穆宗:“元老师,有件事和你说下,造谣生事的人抓到了。”
                        元稹:“是吗,那太好了,请皇上将此人明正典刑, 以正试听。”
                        穆宗:“元老师,这事有点复杂,还不能明正典刑,不过我即刻拜你为相,你下去准备一下。”
                        元稹:“好吧,罪臣谢恩。”


                        IP属地:广东13楼2023-08-22 22:39
                        收起回复
                          元稹生前“时行而道未行,身遇而心不遇”,但有白居易独知其心,足矣。其身后背负种种污名,绿头苍蝇到处乱撞,到处传播,实在令有识之士感到气愤,为元稹不平。但没办法,苍蝇爱叮无缝的蛋,一般人还就爱听这个。值得欣慰的是:不管社会风评如何,千百年来,自有知音者不绝如缕。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8-23 08:32
                          回复
                            元稹任左拾遗时,因支持裴度的政见,得罪了宰相,被贬为河南尉
                            元稹任职通州司马时,裴度当时为宰相,元稹曾上书裴度,希望得到照顾。《上门下裴相公书》虽为请托,但通篇下来,更像是说教。
                            元稹任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时,裴度弹劾元稹结交魏宏简,元稹被罢承旨学士,官工部侍郎。
                            元稹任工部侍郎守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李逢吉派人诬告元稹谋刺裴度,裴度沉默。后虽查清真相,但元、裴仍同时罢相。
                            元稹任鄂岳节度使,副使窦巩(友封)给元稹写了一首诗。裴度和了窦巩这首诗,并提到了元稹。可见两人虽然之前有点芥蒂,但多年以后,已冰释前嫌。
                            《窦七中丞见示初至夏口献元戎诗辄戏和之》
                            裴度
                            出佐青油幕,来吟白雪篇。
                            须为九皋鹤,莫上五湖船。
                            故态君应在,新诗我亦便。
                            元侯看再入,好被暂流连。
                            元侯看再入,好被暂流连。 我看好元稹再度入朝,你们俩好基友就好好珍惜这段相处的时间吧。


                            IP属地:广东15楼2023-08-23 10:10
                            回复
                              裴度是中兴名臣,这是朝廷的幸运,也是他个人的成功,史书上对他褒扬有加。而对元稹,就比较恶意了。少事实,多臆测,地方上的政绩全无,勾结宦官等言论全部采纳。《旧唐书》还好一点,至少还全文引用了元稹的《自叙》作为参考。《新唐书》则完全没有了元稹的声音,并发一通阴阳怪气的议论。
                              史书并不一定就是事实。人物传记受当时风评,编辑个人喜恶影响比较大。而元稹生前就很多谣言,而造这些谣言的人还久居高位,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们提倡要从文字识人。


                              IP属地:广东16楼2023-08-23 11: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