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61,548贴子:12,556,967
  • 1回复贴,共1

查继佐首告庄氏史案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生在康熙二年的湖州庄氏明史案是我国历史著名的一起文字狱。其时清廷初立,于在江南文人中立威,借湖州庄氏私修明史一案,株连甚广,作序、参阅者陵迟处死,刻工,印刷、书贾、藏书者斩。自朱佑明等以下七十余人处死;财产籍没;家属流徙为奴者数百人①。其中《明史辑略》书表中所列参阅的诸多名士②中仅有查继佐、范骧、陆圻三人得身免③。查继佐、范骧、陆圻之幸,诸书均云三人在案发之初,检举留案为因。此事以查继佐的《得案日记》,范骧之子范韩的《范氏记私史事》,陆圻之女陆莘行撰《秋思草堂遗集·老父云游始末》最为详尽。
《老父云游始末》中言“有为父言:'湖州庄姓者,所著秽史,抵触本朝。兼有查、陆、范评定姓名,大为不便。'父曰:'风马牛不相及也,何得有此?'归家,自思范君文白远隔海昌,不及相闻。查君伊璜住居不远,何不一询。因往查。查适他出。父入书室,见案头果有此书。查归,父谓之曰:'此何物,尚置是耶?若不早图,祸将作矣。'因即具牒文宗,行文湖郡教谕赵(君宋)查验。”陆莘行自云三人检举一事,是其父亲(陆圻)发觉庄氏私列“查、陆、范”于书后,与查继佐相商,随即具牒学官。陆圻与查继佐相互商一事,在《查继佐年谱》中也有佐证,其云“陆子丽京(即陆圻)告先生曰:‘南浔有庄鑨者作《明史纪略》,参阅姓氏首列东山,次范子文白,次及某,共十八人。作序者李霜回也。’先生殊骇,所谓大警者定以此矣。”
然而,陆莘行在明史案发时,年仅七岁④,未曾记事。而明史案发后,陆圻出狱则看破红尘,云游四方,陆莘行此节所述多半听闻于他人。至于《查继佐年谱》则是查门人所撰,所述陆圻告查继佐也未提及出处,更不是摘录于《得案日记》⑤。此说尚且存疑,比如《范氏记私史事》所叙此节就大相径庭。
《范氏记私史事》书中是这样叙述检举一事始末的:“刻书列参评常事也,曷以知其祸而检举焉。得故周栎园先生语余父曰偶见庄氏书,载闯逆入宫有禅表,下注龚鼎孳手笔。且言合肥(龚鼎孳)慕大范老子久以未获一识为恨事,望速检举日后好相见也。但为首查某为人反复勿使知可耳。后栎园先生归白下临行嘱兵宪范公致大范促检举事万不可已不数月范公归河南余父子送湖墅宿舟中范公夜半惊起呼余曰尊人疏懒性成,栎园嘱检举事迟滞已半年矣。草呈稿授余,谆嘱书呈急投当官毋忽”
文中的周栎园指的是周亮工,顺治十八年,清世祖卒,康熙即位,其时在狱中的周亮工得释南归,同年游于浙⑥,遇范骧当是在此时。周亮工劝范骧检举是由于庄史记录了龚鼎孳的降闯丑事,龚鼎孳不仅是当时重臣,居都察院左都御使,更与周亮工交好。周亮工的《赖公堂集》和龚鼎孳的《定山堂诗集》多录有二人的唱酬诗作⑦。周亮工劝范骧检举,以便(与龚鼎孳)“日后好相见也”自在情理之中。
《记私史事》文中还记录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周亮工说“但为首查某为人反复勿使知可耳”。周亮工和查继佐有何恩怨。范韩在问后做了解释。他说,周亮工升任福建按察使的时候,路过杭州,因仰慕查继佐欲与交往。而此时查继佐因为和南方抗清有牵连正受到杭州府盘查。周亮工虽未与查继佐见,但致名帖于杭州府帮助查继佐洗脱。查继佐知道后,致函称谢,内称“受业门人致感”。甲午,周工亮升任都御使,道经杭州,再次求见查继佐又未遇。其后周亮工受狱解归,再过杭州,访查继佐还不遇。数日后,查继佐方以白小简呈周,内仅自称“社弟某”。周亮工因此责其前后反复。
周工亮救援查继佐一事,《查继佐年谱》中亦有记录,其曰:“嗣有周工元亮,道经吾浙江,知先生受诬,偏白其事。至与当事指水为盟。故未尝向先生一通名。其投契与犹龙略同。先生各有诗以志感”。而范韩所述周工亮屡访查继佐不遇等事,检以周工亮平生均相符⑧,范韩所言恐非杜撰。
如范韩所云,范公(即分巡杭严道范印心)撰呈稿交予范韩呈官,又如何发展为查范陆三家同呈,文中自有交待:“斯时学道胡试杭州府,十二月十三日,查苇一陆桂林暨余弟颖公同日进考,三老同砚好友,相晤馆前。语及此事,查陆二老借呈一观,大喜,曰‘吾二人参阅有名’各抄一纸,向余父曰,烦及门王鹤山致署臬熊公存案,余父曰'诺'。然三老人岁暮散去,咸置不问矣。次年正月十七日,熊公谕书吏潘茂之至王掌科处云‘文章之事’我不便存档。潘吏不往覆王,竟至余湖庄。值查先生从西溪看梅归。相晤湖楼,云,既不肯存案,接原呈袖之而去,归置案头高阁矣。二十二日严州司理嵇公(即嵇永福),晨刻过查氏斋索女剧,查覆云:‘女子此时尚未梳妆,即一菜亦不能立办’嵇公坐久,翻阅即三呈,大笑曰'三呈同词何也,悉不合一呈之为妙,此学宪事,阜司未便存案。我当谒学宪,待我索批,作今夕酒资,如何?'嵇公往见学使。语及三姓呈,学使覆云,文章之事,何庸呈案,贵司以为可,即烦贵司代批何如,嵇公逊谢,即索墨笔批,明史一书非奉旨,孰感擅刻,仰湖州府严查确报,以便详宪题参可也。而三人视若平常,亦不问矣”



1楼2010-06-26 22:23回复

    范韩其时二十余岁,有亲率其间,当不是妄论。《得案日记》⑨中载“骧居海宁,治远莫致。其弟文清合词简举,问之杭严熊光裕,不得报。”不知是否指的是上文三老合词检举于署臬熊公。而《查继佐年谱》亦提及的“拟牒当事,从刀笔家称此书不工”,这个所谓的“刀笔家”很可能就是指的主刑狱事的,严州推事嵇永福。
    ①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则记“名士伏法者二百二十一人”,法若真所著《黄山诗留·八十自寿》诗自注说“被祸者七百家”,被株连入狱者三干余人。
    ②参阅人数各说不一,《秋室集》中说“列吴越名士十八人为参阅”《书湖州庄氏狱》中说“参订者二十四人”《范氏记私史事》记“参阅姓氏二十一人”,《得案日记》中亦同二十一人。
    ③”《书湖州庄氏狱》中则载有参阅“胡某逃匿海滨为僧”。
    ④《老父云游始末》中叙“母将予托于二婶,冒称拒石之女,名文姑,杂于诸侄女中。文者,拒兄小字也。仓猝中即以此名应之,故册上有侄孙女文姑年方七岁之语。”故知此时陆莘行方七岁
    ⑤《查继佐年谱》在“供十八人”下有引注,“日记作二十一人”可知此段《年谱》非引自《日记》
    ⑥《印人传》卷二《书陈师黄印章前》:“予辛丑之秋,遇于明圣湖上,相与为重,七夕之会,师黄意气犹自若。”明圣湖即西湖。
    ⑦两人唱酬纪事得诗词颇多,如龚鼎孳《送栎园南还十首》《和栎园送黄济叔出狱南归》等等
    ⑨《得案日记》原书已失传,文中所引用均转引自《查继佐年谱》
    (待续)


    2楼2010-06-26 2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