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对《伤寒论》中药物用量多有疑问,譬如说,杏仁七十个是多少克,半夏半升是多少克?事实上《伤寒论》中药物用量自古就有争议,譬如说,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洗,本云五枚),大枣四枚(擘),芒硝二两
此药方中原本用半夏五枚,半夏五枚是多少重呢?王叔和认为是二十铢,也许是王叔和称量五枚半夏后得出的结论,所以将五枚改作二十铢。
但事实上半夏五枚应该与黄芩等量,所以五枚也是一两之重,为二十四铢。在小柴胡汤中,半夏用半升,为三两,与黄芩等量。在半夏苦酒汤中,用半夏十四枚,应该为三两,一个鸡蛋壳可能容不下十四枚半夏的。
现在的半夏等级分三等,一等为每公斤八百粒之内,二等为每公斤一千二百粒之内,三等为每公斤三千粒之内。但历史上的半夏质量可能更好,最高等级的半夏每枚可达到五六克左右,贡品级半夏每枚达二三克左右。由于半夏个体差异大,王叔和称重五枚半夏为二十铢是在情理之中。以升计量的半夏可能等级比较次,以枚计量的半夏可能等级比较高。
《伤寒论》条文出现问题,可能还容易解析,但药物用量是否有问题,就难以判断了。譬如说,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牡蛎用量是二两,《伤寒论》: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正确的牡蛎用量应该是四两,这是因为在小柴胡汤条文里有提示: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者,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牡蛎与栝蒌根是等量的,都用四两。从小柴胡汤到柴胡桂枝干姜之变化,病症与药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原作交代得非常清楚。
现在通行本《伤寒论》中讹误非常多,不谦真人只是简单举例说明而已。若以为某某传本《伤寒论》是绝对的真理,是一定会出问题,更不要说各种伪本伪书了。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二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洗,本云五枚),大枣四枚(擘),芒硝二两
此药方中原本用半夏五枚,半夏五枚是多少重呢?王叔和认为是二十铢,也许是王叔和称量五枚半夏后得出的结论,所以将五枚改作二十铢。
但事实上半夏五枚应该与黄芩等量,所以五枚也是一两之重,为二十四铢。在小柴胡汤中,半夏用半升,为三两,与黄芩等量。在半夏苦酒汤中,用半夏十四枚,应该为三两,一个鸡蛋壳可能容不下十四枚半夏的。
现在的半夏等级分三等,一等为每公斤八百粒之内,二等为每公斤一千二百粒之内,三等为每公斤三千粒之内。但历史上的半夏质量可能更好,最高等级的半夏每枚可达到五六克左右,贡品级半夏每枚达二三克左右。由于半夏个体差异大,王叔和称重五枚半夏为二十铢是在情理之中。以升计量的半夏可能等级比较次,以枚计量的半夏可能等级比较高。
《伤寒论》条文出现问题,可能还容易解析,但药物用量是否有问题,就难以判断了。譬如说,柴胡桂枝干姜汤中牡蛎用量是二两,《伤寒论》: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正确的牡蛎用量应该是四两,这是因为在小柴胡汤条文里有提示: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者,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牡蛎与栝蒌根是等量的,都用四两。从小柴胡汤到柴胡桂枝干姜之变化,病症与药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原作交代得非常清楚。
现在通行本《伤寒论》中讹误非常多,不谦真人只是简单举例说明而已。若以为某某传本《伤寒论》是绝对的真理,是一定会出问题,更不要说各种伪本伪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