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倒影吧 关注:214贴子:12,385
  • 8回复贴,共1

西方古典音乐大师简介(下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海顿 HAYDN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个厨娘,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这 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会的儿童合 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强活了 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 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庭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 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海顿的性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这些性格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他还热心关怀青年音家,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并且尊称他为“我们的父亲”。
     海顿的音乐风格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他的音乐就象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来歌颂大自,歌颂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乐曲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歌剧、 神剧、清唱剧、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内乐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 纪》和《皇帝四重奏》等。这些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并对后代音乐家的创作产生 了巨大影响。海顿晚年两次访问伦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创作了《伦敦交响曲》。海顿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亨德尔 HANDEL
     格奥尔格•弗雷德里克•亨德尔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少见的天才多产作曲家之一。
     亨德尔于1685年2月23日生于德国的哈勒。他的父亲是一位理发师 兼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亨德尔从小就喜爱音乐,在这方面他有着超乎寻常的聪慧和敏感。七岁时,已弹得一手极为出色的风琴。但亨德尔的父亲 一直希望他学习法律,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然而,当魏森费尔斯的一位公爵听了年方七岁的小亨德尔弹风琴后,立刻对他的父亲提出正告,嘱咐他注意不 要妨碍这个孩子显著的音乐才能。从此,他的父亲对亨德尔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了转变。他为亨德尔请了当时哈勒城中最好的音乐教师——风琴家察豪。在察豪的精心 教育下,亨德尔在音乐上逐渐地成熟。他努力学习管风琴演奏技术和音乐理论课程,并写下了初期的大量作品。
     亨德尔十七岁时,开始担任哈勒一个教堂的风琴师。与此同时,他也开始 在一个学院里教授音乐课程。这时的亨德尔已写下了几百部清唱剧。1703年,亨德尔迁居汉堡,担任了当地一家歌剧院的小提琴手。此时他的第一部歌剧完成并 上演了。1706年他离开汉堡周游欧洲,在汉诺威担任宫廷乐长。1711年和1712年,他两次访问英国,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久便成为英国音乐界的领 袖人物。后来亨德尔加入了英国籍,成为德裔英国作曲家。



1楼2010-06-23 17:18回复

         亨德尔虽然与巴赫同为巴洛克风格作曲家,但他又与巴赫有着明显的不 同。巴赫是一位著名的复调音乐大师,而亨德尔则比较偏重于主调音乐。他喜欢创作戏剧音乐,曾创作了五十余部歌剧。后来他舍弃了歌剧创作而研究神剧,写下了 大量的神剧和清唱剧作品。这些神剧和清唱剧的剧情大多取材于《圣经》故事,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弥赛亚》、《以色列 人在埃及》、《参孙》等等。
         亨德尔除创作戏剧作品外,还写作了大量的器乐作品,这些作品旋律纯 朴、流畅,风格庄严而有气势,其创作手法在当时是十分大胆的。其中著名的有《水上音乐》、《焰火音乐》、大协奏曲、管风琴曲和小提琴曲等等。这些作品虽然 已经历了几百个春秋,但今天听起来还是那样的鼓舞人心,那优美动听的旋律仍然独具魅力,扣人心弦。
         亨德尔是世界音乐史上一位非常重要而又显赫的人物。他具有很强的时代代表性。在他以后的许多大作曲家无不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示和影响。1791年,亨德尔双目失明;1759年4月14日,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先驱在伦敦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格罗菲 GROFE
         弗特•格罗菲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和钢琴家。他对美国现代音乐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创作风格上,他与另一位美国现代作曲家格什文相近,他们二人同为美国现代杰出的民族作曲家。
         格罗菲的作品富于描写性,音响色彩清澈明朗,具有美国的民族风格。他把古典音乐和美国爵士音乐的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音乐语言洗炼而又通俗易懂,既有美国民族气质又具有欧洲音乐的传统特色。
         格罗菲1892年3月27日生于纽约。父亲是波士顿歌剧团的歌手,母 亲曾在莱比锡学习过器乐演奏。格罗菲幼年时跟母亲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少年时代,他一边从事家庭劳动,一边学习作曲,还经常到咖啡馆里演奏钢琴。他十七岁时 在洛杉矶交响乐团谋到一个中提琴手的职位,一直工作了十几年。在这期间,他继续学习作曲,并依旧到咖啡馆或舞厅演奏。1910年,格罗菲被聘请到怀特曼爵 士乐队担任钢琴演奏员、作曲兼配器和乐队副指挥。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音乐感觉和他在交响乐团与爵士乐队的实践经验,努力创作出古典音乐与爵士 音乐相结合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4年,他成功地为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作了管弦乐配器。这一成功使他名声大震,奠定了他作为作 曲家的牢固地位。同年,他又创作了第一首大型管弦乐曲《百老汇之夜》。1931年创作了《大峡谷组曲》。他的主要作品除上述几部外,还有《密西西比组 曲》、《大都会》、《好莱坞组曲》、《加利福尼亚组曲》以及获得学院奖的电影音乐《游吟歌手》等作品。
         1972年3月27日,格罗菲逝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终年八十岁。
         ——格里格 GRIEG
         爱德华•格里格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作曲家。他是挪威民族乐 派的主要创立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钢琴演奏家。格里格于1843年6月15日诞生在那威卑尔根城的一个商人家庭里。他的父亲虽是个商人,但却非常喜 欢音乐;他的母亲是一个 很有修养的钢琴家。格里格从小受到家庭音乐环境的熏陶,很早便显露出了惊人的音乐才能。他五岁时就在钢琴上发现了九和弦,并开始对和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六岁起,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通过母亲的严格教导,他的音乐才能迅速增长。他在学习中大量接触了莫扎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等人的 音乐作品。1852年,九岁的格里格创作了钢琴曲《德国主题变奏》。这首乐曲是他的处女作。
    


    2楼2010-06-23 17:18
    回复

           1858年,他在著名小提琴家奥列•布尔面前演奏了自己的作品。这位 著名音乐家一眼便看出少年格里格的超人音乐才华。奥列•布尔说服格里格的父母,送他到莱比锡去继续深造。1853年至1862年期间,格里格一直在莱比锡 音乐学院学习。在这期间,门得尔松及舒曼的作品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63年,格里格在丹麦会见了作曲家加代,他们之间的接触使格里格受到很大的启 发。1865年至1870年的五年间,格里格两度访问意大利,并在那里结识了大音乐家李斯特。李斯特听了格里格的作品后对他大加赞赏,并亲自演奏了他的作 品,这对年轻的格里格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1879年,他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音乐会上演出自己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获得成功。
           格里格的早期创作风格受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很深,但自从他与挪威国 歌作者、作曲家诺尔德拉克结识后,便逐渐对挪威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认识。诺尔德拉克鼓励他钻研民族音乐,从挪威民歌中挖掘素材去创作富有那威民族风格的音 乐作品,格里格对诺尔德拉克的观点十分赞同。此后他便刻苦地钻研挪威民族音乐,创作出多部具有北欧独特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在格里格一生最成功的作品中, 都能够感觉到那清新动人淡雅恬美的北欧特色,其美丽的旋律和别致的色彩令人感叹不已。
           格里格创作的钢琴和歌曲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以“小”为特 点,因此有“小品大师”的美称。但是格里格也写过几部非常成功的大型音乐作品,如《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第一、二组曲等作品。除此之外,他 还写有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首大提琴奏鸣曲和钢琴组曲《霍尔堡》以及大量的艺术歌曲和室内乐作品。他的作品已成为挪威乃至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因而他被 人们誉为“北欧音乐的巨星”。
           1907年9月3日,格里格在自己的家乡卑尔根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格什文 GERSHVIN
           乔治•格什文是美国现代作曲家和钢琴家。1898年9月26日生于纽 约布鲁克林,1937年6月11日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格什文少年时曾随查尔斯•汉别泽学习钢琴,跟爱德华•克兰伊学习作曲理论。十六岁时,他被生 产音乐影片的莱密克公司雇用,成为一名专写“电影插曲的人”。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流行歌曲,赢得听众的好评,并逐渐成为百老汇和好莱坞的著名作曲家。 1924年,他为保尔•怀特曼的爵士音乐会创作了钢琴与爵士乐队的《蓝色狂想曲》。作品演出后大获成功,格什文一举成为全世界知名的作曲家。此后,他又拜 鲁宾•戈德马克为师,学习乐队配器法,接着他写了《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第二狂想曲》、《古巴序曲》等著名作品,1935年又创作了描写黑人生活的歌剧 《波基与贝丝》。这段时间是他短短一生中的创作黄金时期。
           格什文的音乐,几乎完全采用美国黑人舞曲和爵士音乐风格的独特旋律以及配器手法来进行创作的。他凭借自己的天赋,把爵士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并使爵士乐这种通俗音乐和交响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格什文是美国第一位民族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只留下为数不多的作品,但他却创立了美国所独具的音乐风格,成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德沃夏克 DVORAK
           安东•德沃夏克是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于1841年9月8日诞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近郊的一个贫苦家 庭里。他的童年是伴随着辛勤的劳动度过的。十三岁时,他便沿袭父亲的道路,当了屠户学徒。但是少年德沃夏克是一个十分上进,他刻苦自学,并逐渐显露出音乐 才能。他最先跟本村的乐师学习小提琴,十六岁时进入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这所音乐学校是他成为音乐家的摇篮。1859年,德沃夏克以优异的成绩从布拉格风 琴学校毕业,此后他便开始在捷克国家剧院里担任中提琴师。在此期间,他广泛地吸取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西欧古典主义和浪漫乐派作曲大师们的创作经 验,并且迈上自己的音乐创作道路。他是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对捷克民族乐派的伟大创始人斯美塔那所倡导和致力发展的民族音乐文 化事业由衷地赞赏和拥护。在捷克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下,他为发展民族音乐作出了自己的很大贡献。
      


      3楼2010-06-23 17:18
      回复

             作为作曲家,早在1859年,十八岁的德沃夏克就发表了自己的作品。 1865年,他的第一交响曲《茨洛尼斯的钟声》问世,此后便开始了他源源不断的音乐创作。1878年,他创作的《斯拉夫舞曲》获得很大成功,从此奠定了他 作为作曲家的地位。1892年,德沃夏克来到美国,担任了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当时德沃夏克已经六十岁高龄了。
             德沃夏克在自己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始终把民族性这一重要因素放在首 位,无论在歌剧、交响乐或室内乐作品中,他都努力把将民族性、抒情性和欧洲古典音乐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境地。他在美国任教期间,以美国黑 人音乐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黑人四重奏)和他那光辉的代表作《新大陆交响曲》。
             德活夏克一生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很广。他共创作了十二部歌剧,十一部 神剧和清唱剧,九部交响曲,五部交响诗,六部协奏曲,三十二首室内乐重奏曲,此外还有大量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序曲和歌曲等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e小 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中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与煤工》等等。
             1904年5月1日,德沃夏克因中风在布拉格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德彪西 DEBUSSY
             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德彪西于1862年8月22日出生在巴黎近郊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虽然他并非出身音乐世家,也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但他却十分热爱音乐,幼年时就显露出显著的音乐才能。他七岁开始学习钢琴,十一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显露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
             1880年,德彪西到俄国担任了柴科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 琴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非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这位大师的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
             1884年,德彪西以大合唱《浪荡儿》荣获罗马大奖。从此,他的创作活动逐渐频繁起来,同时,他还广泛结交当时欧洲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作曲家,并对瓦格纳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90年以后,德彪西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结识,他加入了以马拉美为首的巴黎文艺沙龙。在这里,德彪西结识了许多青年艺术家。他经常参加他们的艺术讨论聚会,这些艺术家们的一些全新的艺术观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德彪西。他开始欣赏他们的诗,并为这些诗歌谱曲。这时,他的音乐已开始带有“印象主义”色彩,并逐渐发展成为他最后总的艺术风格。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运。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他的作品每首都有其突出的特色。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典范,其中著名的有:歌剧《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三首交响素描《大海》,钢琴曲《版画集》等,此外还有一些声器乐和室内乐作品。
        


        4楼2010-06-23 17:18
        回复

               由于鲍罗廷的专业是化学,因此作曲只能在业余时间里进行,他自称是“ 星期日作曲家”。在鲍罗廷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有歌剧《伊戈尔王》、《第二交响曲》、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他的《第三交响曲》没有写 完,后来由作家格拉祖诺夫配器出版,因此称之为《未完成交响曲》。
               鲍罗廷的全部作品加起来不过几十部,因此另一位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遗憾地说道:“象这样一位音乐天赋极高的人,不能专心致于作曲事业,实为乐坛的一大憾事。”但历史上唯有他这位作曲家能以这么少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1887年2月27日,鲍罗廷在彼得堡逝世,终年五十三岁。
               ——勃拉姆斯 BRAHMS
               在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史中,勃拉姆斯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 是继贝多芬以后的德奥古典音乐的直接继承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和德国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约翰尼斯•勃拉姆斯于1833年5月7日出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市 民家庭里。父亲约翰•雅克是一位职业乐师,他能够演奏多种管弦乐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勃拉姆斯受父亲影响,自幼便喜爱音乐,向父亲学习小提琴、大 提琴和圆号,在父亲的教导下走上了音乐事业的道路。
               勃拉姆斯童年生活贫困,十三岁时就在酒店里为人伴奏,以帮助父亲增加 一些家庭收入。这时的勃拉姆斯已经开始显露出不同寻常的音乐才华,就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尝试作曲,并写下了一百五十多首乐曲。这些作品虽然是勃拉姆斯为生 活所迫而写,但它们却锻炼了勃拉姆斯的写作能力,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勃拉姆斯在十四、五岁时,已能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并开始了以音乐为职业 的独立生活。作为一个青年作曲家,他已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作品。1853年,二十岁的勃拉姆斯离开了家乡汉堡,同小提琴家雷门尼一同前往欧洲各地旅行演 出。在这次旅行中,经雷门尼介绍,勃拉姆斯结识了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接着又在魏玛结识了李斯特,在杜塞尔多结识了舒曼。这些会见,对勃拉姆斯 以后的创作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从这些前辈音乐家那里得到了许多帮助。特别是舒曼,他首先发现了勃拉姆斯的惊人音乐天才并向公众热情地介绍这位天才青年 音乐家。
               勃拉姆斯的创作生涯较为曲折的。在十九世纪中期,新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已开始蓬勃发展,勃拉姆斯的艺术观点则倾向于古典主义,他努力保持和继承贝多芬式的古典音乐传统,在创作上也力求形式的完整。
               勃拉姆斯音乐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风格也较为庄重严肃。他的写作技巧极为高超,和声和配器手法丰富多彩。他的交响曲气势宏伟,而抒情小品又极为优雅动听。
               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到音乐形式的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四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几首管弦乐序曲、二十多首匈牙利舞曲以及《德意志安魂曲》和许多室内乐。
               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处处存在着德奥民间音乐的因素,这种纯洁、质朴的民间音乐元素在他的笔下达到了神化的境地。
               勃拉姆斯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作曲家,由于他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奥古典音乐,音乐史上常把他和巴赫、贝多芬并列,称为近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三B”。
               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因患癌症在维也纳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比才 BIZET
          


          6楼2010-06-23 17:18
          回复

                 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 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 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 (1748-1798)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
                 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 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 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 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常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交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 兴演奏)的地位。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
                 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两 位前辈。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 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 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出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法 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初步确定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他曾在自已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 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芬 创作的誓言,他的创作实现了这些誓言,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实现了他的“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革命英雄主义理想。这集中地表 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里,特别是《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团结友爱。 乐圣贝多芬是最富于独创精神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响音乐,其中又以九部交响曲占首要地位。贝多芬的创作构思宽广、形象宏伟、感 情深邃、对比鲜明,这使他偏重于采用并扩充奏鸣曲式;同时由于创作的形象丰富多样,运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鸣曲式又各有特点。贝多芬的其它管弦乐作品有《小提 琴协奏曲》、五部钢琴协奏曲,两首序曲、钢琴乐队、合唱幻想曲、两首小提琴与乐队浪谩曲等。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 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 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 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 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 段。
            


            8楼2010-06-23 17:18
            回复

                   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一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 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努力探寻的目标。 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合唱曲有两部弥撒(C大调和D大调)、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第 九交响曲》等。 戏剧作品有歌剧《菲德里奥》、戏剧配乐《爱格蒙特》、《斯泰芬王》、《雅典的废墟》、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等。 室内乐有七重奏、钢琴和管乐五重奏、弦乐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十六首及《大赋格曲》、弦乐三重奏四首,长笛、小提琴、中得琴小夜曲,钢琴三重奏六首,单簧 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大提琴奏鸣曲五首和圆号奏鸣曲以及很重要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等。
                   歌曲有声乐套曲《致远方爱人》,女高声和乐队场景《啊!不忠的人》以及其它声乐与钢琴曲等。
                   从乐派归属来说,贝多芬基本上是古典的,但其后期明显具有浪漫因素, 因此似该归为浪漫派。其代表作:第三、五、六、七、九交响曲(Op.55、67、68、92、125),序曲《爱格蒙特》(Op.84)、序曲《林利奥 兰》(Op.62)、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Op.7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61)、C大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第三号(Op.59-3)、c小调 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2)、F大调第五钢琴奏鸣曲《春天》(Op.24)、F大调第二 浪漫曲(Op.50)。
                   贝多芬的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
              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的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
              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显著恶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和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 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 (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 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 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而又 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9楼2010-06-23 17:18
              回复
                复习下上学期的音乐鉴赏


                11楼2010-06-23 21:32
                回复
                  很有用,谢楼主了~~


                  青铜拳手
                  贴吧拳王争霸赛中累计获取30场胜利,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12楼2010-09-27 13: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