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背母探妻》说起. 西关老一代人
民国初期,评剧《杨三姐告状》在全国公演,并广为传唱。因剧中滦县帮审“牛成”原型人物牛楚贤系枣强人,该剧一度在枣强禁演。殊不知,当时一起遭到禁演的还有一出戏,这就是根据清光绪年间发生的一起“烈妇谋杀亲夫案”而改编的《背妻探母》---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今133年,枣强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冀南各县的“烈妇谋杀亲夫案”,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年,该县李庄村大财主李二德家的三儿子李应适,娶该县西关村南街张家胡同大财主张元善的女儿张大女为妻,本是一档子门当户对的大喜事,可不料结婚后夫妻俩经常发生口角,有一次竟大打出手,张大女的一颗上门牙被打落。张大女自小性格刚烈,一气之下跑回娘家,从此夫妻俩有了隔阂。张元善为这事儿费尽了口舌,可几经劝说也不见效。
农历十一月初九这天,在本县卷子镇银号学徒的李应适回家取衣服,晚上瞒着家人偷偷来到岳父家。张元善一看女婿主动找上门来了,就摆上酒席准备再次调解。孰料正在气头上的李应适因饮酒过度,与妻子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后来竟与岳父吵了起来,越闹越凶,夫妻俩的矛盾非但没有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
这天夜里,喝得烂醉如泥的李应适住在了岳父家的西耳屋里。自小刚烈的张大女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半夜时分,她趁丈夫熟睡之际,叫来长工王二,俩人合伙,先用蓝布门帘蒙住李应适的头,再用准备好的麻绳猛抽李应适的脖子,可怜大醉不醒的李应适就这样白白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为抛尸灭迹,他俩把李应适的尸体装进大口袋里,本想扔到村西的索泸河中,可转念一想,索泸河离家太近而近期水又太浅,便令王二用毛驴将尸体拉到县域东几十里外的清凉江,去破冰抛尸。王二不敢违命,颤惊惊独自上路了。由于出发时已是后半夜,当王二赶着毛驴赶到故城县界时,东方开始发亮,村里鸡鸣狗吠,路上也渐渐有了行人,加之天寒地冻,尸首慢慢发直僵硬,毛驴开始摇晃,王二又不敢大声吆喝,只好走走停停。正所谓做贼心虚,不多时,王二汗毛都竖了起来。
一看在天亮前怎么也赶不到目的地了,做贼心虚的王二干脆把大口袋往下一推将尸首扔在了道旁。本想“打道回府”,可一想回去东家问起来肯定交不了差,他一不做,二不休,赶着牲口就逃跑了。不多时,附近村里过来一个拾粪的老头,发现了道边的大口袋,打开一看装的是个死人,顿时吓了一跳。这时,行人越聚越多,大家随即给故城县衙报了案。
再说卷子镇银号已近春节,生意正忙,派人到李庄催李应适回店上。李庄村里没人,又去西关找人,西关竟回说没见着。李二德家慌了神,听说故城境内发现了一具尸体,便前去辨认。因正值冬天,人还没走样,上前一看正是三子李应适,不由嚎啕大哭。仔细再看,发现裹在三儿头上的蓝布门帘是他们结婚时备下的东西,李二德随即请人写好诉状,于十一月廿日告到枣强知县姚为霖门下。
此时,当事者之一的王二早已不知去向,县衙便把张大女抓来问案,但张大女拒不交代。期间,李家又于十一月廿八、十二月初三和十二月初八三次向姚知县递交状子,也迟迟定不了案。李二德痛子惨死而患病,叫四子李魁于十二月十三和翌年正月廿八、二月初八先后三次到冀州告状,依然未果。万般无奈之下,李魁去了保定府门前击鼓鸣冤。审讯期间,县、州、府官都曾动用了多种酷刑,甚至动用了对女子最严酷的刑罚,但始终没能“撬”开张大女的嘴。在保定一次审讯中,面对如此刚烈的女子,知府下令对张大女施用“烙刑”,让她赤脚在烧红的十二个烙子上来回走了三圈,张大女被烫得皮开肉绽,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在座的府衔们吓的都用双手捂着脸不敢看,却依旧只字不招,还发狠地说:“不行让你姑奶奶再来两圈!”只气得知府一时没了主意。因缺乏口供不能定罪,案件陷入了僵局。
李家一状接一状告得很紧,监守在张大女身上费得时间很长,下得工夫也最大,但就是审不出结果来。知府心生一计,叫一个女监乔装打扮,装作女囚接近张大女,一来二去两人拜了干姊妹,吃在一起,睡在一块,日久天长,心里的话无所不谈。如此两年有余,两人情同手足,女监也渐渐从张大女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她的脾气禀性,并摸清了她的短处和弱点。这位在酷刑面前令男子也咋舌的烈性女子原来最怕的是蝎子、蚰蜒、长虫之类的小动物!掌握了张大女的致命弱点,府衙再次开审,提前派人捉来数目可观的“毒物”,放在一个大缸里乱动乱爬,令人不寒而栗,张大女顿时吓得瘫倒在地。最后一道精神防线被突破,她终于慢慢吐出了实情,交代了她和长工王二杀害李应适的全过程。几天后,张大女在保定被处以绞刑。
其后,又过了些年,有人将这一故事编成了一出戏,取名《背母探妻》,经常有戏班来枣强演出,一同上演的还有当时刚刚公演的《杨三姐告状》。由于这两出戏均涉及枣强的人是人非,给枣强人脸上蒙了灰,被当事家族,三街牛家、李庄李家,联合南关村王家(当时枣强县颇有名望的家族)出面制止了。
据当地人们回忆,从那时起,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关村和李家村两村虽相隔仅有一华里,却始终没有通过婚,沸沸扬扬的“烈女谋杀亲夫案”一度成为两村正常交流的一个历史“结症”。
为教育后代,警示家族汲取这一教训,李家在递交县、州、府状子时都留下了抄件,保存至今。
民国初期,评剧《杨三姐告状》在全国公演,并广为传唱。因剧中滦县帮审“牛成”原型人物牛楚贤系枣强人,该剧一度在枣强禁演。殊不知,当时一起遭到禁演的还有一出戏,这就是根据清光绪年间发生的一起“烈妇谋杀亲夫案”而改编的《背妻探母》---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今133年,枣强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冀南各县的“烈妇谋杀亲夫案”,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年,该县李庄村大财主李二德家的三儿子李应适,娶该县西关村南街张家胡同大财主张元善的女儿张大女为妻,本是一档子门当户对的大喜事,可不料结婚后夫妻俩经常发生口角,有一次竟大打出手,张大女的一颗上门牙被打落。张大女自小性格刚烈,一气之下跑回娘家,从此夫妻俩有了隔阂。张元善为这事儿费尽了口舌,可几经劝说也不见效。
农历十一月初九这天,在本县卷子镇银号学徒的李应适回家取衣服,晚上瞒着家人偷偷来到岳父家。张元善一看女婿主动找上门来了,就摆上酒席准备再次调解。孰料正在气头上的李应适因饮酒过度,与妻子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后来竟与岳父吵了起来,越闹越凶,夫妻俩的矛盾非但没有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
这天夜里,喝得烂醉如泥的李应适住在了岳父家的西耳屋里。自小刚烈的张大女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半夜时分,她趁丈夫熟睡之际,叫来长工王二,俩人合伙,先用蓝布门帘蒙住李应适的头,再用准备好的麻绳猛抽李应适的脖子,可怜大醉不醒的李应适就这样白白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为抛尸灭迹,他俩把李应适的尸体装进大口袋里,本想扔到村西的索泸河中,可转念一想,索泸河离家太近而近期水又太浅,便令王二用毛驴将尸体拉到县域东几十里外的清凉江,去破冰抛尸。王二不敢违命,颤惊惊独自上路了。由于出发时已是后半夜,当王二赶着毛驴赶到故城县界时,东方开始发亮,村里鸡鸣狗吠,路上也渐渐有了行人,加之天寒地冻,尸首慢慢发直僵硬,毛驴开始摇晃,王二又不敢大声吆喝,只好走走停停。正所谓做贼心虚,不多时,王二汗毛都竖了起来。
一看在天亮前怎么也赶不到目的地了,做贼心虚的王二干脆把大口袋往下一推将尸首扔在了道旁。本想“打道回府”,可一想回去东家问起来肯定交不了差,他一不做,二不休,赶着牲口就逃跑了。不多时,附近村里过来一个拾粪的老头,发现了道边的大口袋,打开一看装的是个死人,顿时吓了一跳。这时,行人越聚越多,大家随即给故城县衙报了案。
再说卷子镇银号已近春节,生意正忙,派人到李庄催李应适回店上。李庄村里没人,又去西关找人,西关竟回说没见着。李二德家慌了神,听说故城境内发现了一具尸体,便前去辨认。因正值冬天,人还没走样,上前一看正是三子李应适,不由嚎啕大哭。仔细再看,发现裹在三儿头上的蓝布门帘是他们结婚时备下的东西,李二德随即请人写好诉状,于十一月廿日告到枣强知县姚为霖门下。
此时,当事者之一的王二早已不知去向,县衙便把张大女抓来问案,但张大女拒不交代。期间,李家又于十一月廿八、十二月初三和十二月初八三次向姚知县递交状子,也迟迟定不了案。李二德痛子惨死而患病,叫四子李魁于十二月十三和翌年正月廿八、二月初八先后三次到冀州告状,依然未果。万般无奈之下,李魁去了保定府门前击鼓鸣冤。审讯期间,县、州、府官都曾动用了多种酷刑,甚至动用了对女子最严酷的刑罚,但始终没能“撬”开张大女的嘴。在保定一次审讯中,面对如此刚烈的女子,知府下令对张大女施用“烙刑”,让她赤脚在烧红的十二个烙子上来回走了三圈,张大女被烫得皮开肉绽,发出吱啦吱啦的声音,在座的府衔们吓的都用双手捂着脸不敢看,却依旧只字不招,还发狠地说:“不行让你姑奶奶再来两圈!”只气得知府一时没了主意。因缺乏口供不能定罪,案件陷入了僵局。
李家一状接一状告得很紧,监守在张大女身上费得时间很长,下得工夫也最大,但就是审不出结果来。知府心生一计,叫一个女监乔装打扮,装作女囚接近张大女,一来二去两人拜了干姊妹,吃在一起,睡在一块,日久天长,心里的话无所不谈。如此两年有余,两人情同手足,女监也渐渐从张大女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到她的脾气禀性,并摸清了她的短处和弱点。这位在酷刑面前令男子也咋舌的烈性女子原来最怕的是蝎子、蚰蜒、长虫之类的小动物!掌握了张大女的致命弱点,府衙再次开审,提前派人捉来数目可观的“毒物”,放在一个大缸里乱动乱爬,令人不寒而栗,张大女顿时吓得瘫倒在地。最后一道精神防线被突破,她终于慢慢吐出了实情,交代了她和长工王二杀害李应适的全过程。几天后,张大女在保定被处以绞刑。
其后,又过了些年,有人将这一故事编成了一出戏,取名《背母探妻》,经常有戏班来枣强演出,一同上演的还有当时刚刚公演的《杨三姐告状》。由于这两出戏均涉及枣强的人是人非,给枣强人脸上蒙了灰,被当事家族,三街牛家、李庄李家,联合南关村王家(当时枣强县颇有名望的家族)出面制止了。
据当地人们回忆,从那时起,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关村和李家村两村虽相隔仅有一华里,却始终没有通过婚,沸沸扬扬的“烈女谋杀亲夫案”一度成为两村正常交流的一个历史“结症”。
为教育后代,警示家族汲取这一教训,李家在递交县、州、府状子时都留下了抄件,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