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澡时看了下荣格讨论死后世界的部分,他坚持觉得人的梦和现实具有某种匪夷所思的"交互性"(例如在他某朋友死前就做过相关的预知梦) ,这种交互性暗示了精神或许是可以不依赖于肉身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而独立存在的,以至于灵和肉的结构大致可以理解成:"精神"在不停地依照一个方法来形成"我是我自己" 这样的概念(这个方法被他称为"人的原型", 人的母版,永恒的人之形象),这整个过程构成了"自性",有形体的肉身像是自性为了进入三维世界而不得不穿上的衣服,一个例子是老年人(将死之人)更加频繁地借助回忆和反思来将现世中的自己与意识中的自己区别开来,仿佛是肉体收到了某种暗示开始为进入另一个世界而做准备,所以基本上,按照荣格的思路,死后的世界会类似于或接近与一个老人的精神世界。荣格比较确定的一点是,那里不会是一个"乐园"一样的状态,因为如果乐园是绝对真实的,人就不会本能的惧怕死亡,虽然也不一定是种"地狱"图景,但至少是某种冰冷和安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