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之松,新甫之柏”,历史悠久的新甫山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便有了记载。新甫山不仅自然景观独具特色,以山秀、石奇、林翠、水美而称誉,更是流传着不少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新甫山的石究竟“奇”在哪里?下面就跟着小编从“风动石”的故事开始了解吧。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3fe5e8395160924dc25a213e406359b/dc9a084c510fd9f962296cbc602dd42a2934a48f.jpg?tbpicau=2025-03-02-05_70eecb536ff322ed98e4dd9a52997f6a)
提到“风动石”,还要从新甫山著名景点“罗汉推车”说起。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新甫山前的村民,要在山下给观音菩萨建庙。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老百姓干活靠肩扛人抬,非常辛苦,这使得观音菩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就派了一位大力罗汉来帮忙。罗汉力气大便推车子运石头,因他没有推过当地的独轮车,推起来摇摇晃晃,走到这里时脚下一滑,一屁股蹲在石梁上,如今还可见清晰的车辙痕迹和屁股蹲印呢。而一车石头自然也不可避免地歪倒了,化成了一座小山,其中一块石头不偏不倚直立在那里,成了现在的“风动石”。
新甫山·风动石
风动石危然立于石岩之上,底部着地面积很小,风吹而动,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风动石还和新泰的非遗“独杆跷”(又称“独脚跷”)的诞生有渊源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 独杆跷
清朝年间,新泰羊流是驿道上的重镇,这一带民间庙会活动多,杂耍汇集,高跷队高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有一支高跷队的传承人为了取胜绞尽脑汁,却还是难敌对手。一日,他行至新甫山,见到风动石着地面积小而不倒,感叹之余顿时有了灵感,石头尚可独“脚”而立,高跷岂不是异曲同工?于是他便独辟蹊径,排练出了几个单腿跷的动作,在庙会当日独树一帜,博得众彩。这便是“独杆跷”的由来。
为保持和突出这一绝技,独杆跷的第二代传承人王家络改进了造型,第三代王兆杰更是将单一表现技艺的“独杆跷”与流行乡里的小戏曲“刘海戏金蟾”进行了融合创新, 编创了独杆跷“刘海戏金蟾”这一经典剧目,将独杆跷的发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独杆跷从道具、扮相、乐器到技艺表演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套路,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新泰“独杆跷”非遗魅力,更是为新甫山风动石染上了传奇色彩,很多游客来此游玩会抚摸一下这块奇石,一面感受大自然之神奇,一面求开“窍”获得智慧。
新甫山·风动石
以上便是新甫奇石“风动石”的故事啦,还有更多神秘的奇石等你一起解锁哦。
新甫山的石究竟“奇”在哪里?下面就跟着小编从“风动石”的故事开始了解吧。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3fe5e8395160924dc25a213e406359b/dc9a084c510fd9f962296cbc602dd42a2934a48f.jpg?tbpicau=2025-03-02-05_70eecb536ff322ed98e4dd9a52997f6a)
提到“风动石”,还要从新甫山著名景点“罗汉推车”说起。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新甫山前的村民,要在山下给观音菩萨建庙。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老百姓干活靠肩扛人抬,非常辛苦,这使得观音菩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就派了一位大力罗汉来帮忙。罗汉力气大便推车子运石头,因他没有推过当地的独轮车,推起来摇摇晃晃,走到这里时脚下一滑,一屁股蹲在石梁上,如今还可见清晰的车辙痕迹和屁股蹲印呢。而一车石头自然也不可避免地歪倒了,化成了一座小山,其中一块石头不偏不倚直立在那里,成了现在的“风动石”。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e465dcf34c24ab18e016e13f05fbe69a/2d2e430fd9f9d72ad65a29c8912a2834359bbb8f.jpg?tbpicau=2025-03-02-05_6410d36b77ffc2694804959f050b97c6)
风动石危然立于石岩之上,底部着地面积很小,风吹而动,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风动石还和新泰的非遗“独杆跷”(又称“独脚跷”)的诞生有渊源呢。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71505c1ee18972ba33a00c2d6cc7b9d/666dcbf9d72a6059922ed8cf6d34349b023bba8f.jpg?tbpicau=2025-03-02-05_4ffdf15d3bce7d3979121ff79b213f63)
清朝年间,新泰羊流是驿道上的重镇,这一带民间庙会活动多,杂耍汇集,高跷队高手如林,竞争异常激烈。有一支高跷队的传承人为了取胜绞尽脑汁,却还是难敌对手。一日,他行至新甫山,见到风动石着地面积小而不倒,感叹之余顿时有了灵感,石头尚可独“脚”而立,高跷岂不是异曲同工?于是他便独辟蹊径,排练出了几个单腿跷的动作,在庙会当日独树一帜,博得众彩。这便是“独杆跷”的由来。
为保持和突出这一绝技,独杆跷的第二代传承人王家络改进了造型,第三代王兆杰更是将单一表现技艺的“独杆跷”与流行乡里的小戏曲“刘海戏金蟾”进行了融合创新, 编创了独杆跷“刘海戏金蟾”这一经典剧目,将独杆跷的发展推向了另一个高峰。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独杆跷从道具、扮相、乐器到技艺表演都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套路,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新泰“独杆跷”非遗魅力,更是为新甫山风动石染上了传奇色彩,很多游客来此游玩会抚摸一下这块奇石,一面感受大自然之神奇,一面求开“窍”获得智慧。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127a7fdd22bd40742c7d3f54b889e9c/ee9bc52a6059252d6c2924d1719b033b5ab5b98f.jpg?tbpicau=2025-03-02-05_95736b2a70d9856c4474c7123b32c961)
以上便是新甫奇石“风动石”的故事啦,还有更多神秘的奇石等你一起解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