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地专业化预冷设施匮乏
据统计,我国果蔬预冷率约为 20%,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冷库进行的。冷库不会配置专业化的预冷设施,多数建在批发市场内,导致预冷不及时、预冷时间长、预冷效率低。例如,海南省蔬菜预冷和冷藏周转率平均为 9 d,气温高、采后不能及时预冷、预冷时间长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蔬菜品质。目前,产地预冷装备的专业化程度和数量都远无法满足果蔬产地预冷生产的需求。预冷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等,构成了制约预冷技术装备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冷藏运输装备匮乏
保温车和冷藏车占我国现有公路冷藏运输装备总量的 85%,而保鲜车仅占 15% 且占比呈下降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生鲜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长,相应冷藏运输需求增大,保温车、保鲜车、冷藏车的合理比例应为 20%、30%、 50%。目前我国拥有冷藏运输车辆约 1.8×105 辆,虽然冷藏车保有量逐年递增,但相比发达国家在保有量(特别是人均保有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生鲜农产品产销量的增长,冷藏运输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但冷藏运输车数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三)速冻技术装备落后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速冻机生产厂家研制出了多种形式的速冻机,占据了国内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国产速冻机在制造水平和设计水平上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制造工艺、自动控制、材料、可靠性、清洗装置等方面。国产速冻设备的主要问题是能耗大、故障率高,制冷系统能耗占据食品冷冻冷藏企业能耗的大部分,而速冻设备的能耗约占冷冻食品加工厂总能耗的 30%~50%。
(四)关键技术研发滞后
我国冷链体系建设既有“后发优势”,也面临“后发陷阱”。“后发优势”指可以学习并应用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与市场需求、资本投入、完整的工业制造及工程建造体系共同构成我国冷链建设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发陷阱”意味着可能形成技术路径依赖,反而不去探索更加符合国情的技术发展体系。我国冷冻冷藏行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除了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等个别技术环节,没有形成与发展总量相匹配的技术突破,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的一个关键因素。
(五)冷冻冷藏设施建设不规范
我国冷冻冷藏行业几乎全部采用蒸汽压缩制冷技术,相关制冷剂多是危化品。大量的多层土建冷库采用氨冷排管,氨制冷剂充注量往往多达数十吨甚至上百吨 ,如果同时存在建造不合标、设施老旧、管理不善等问题,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较高 。受经济利益驱使,实际设施完全符合全程冷链要求的比例并不高,冷藏温度不达标、冷链“断链”、无任何卫生防护措施等现象比比皆是;即使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也会损害食品品质。
(六)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冷链的流通效率与全程冷链体系依赖于完备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公路、铁路、水运网络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缺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储运设备机械化、包装自动化等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体系 ,使得冷链“断链”现象严重且难以避免。
宣传企业、宣传产品、找客户、了解冷链行业最新动态
盛 邀 参 展
2022年中国(江苏)国际冷链产业博览会
(预冷设备-冷库仓储-冷藏车运输-冷库仓储-终端风幕柜。冷柜-冷藏输送箱)
2022年中国长三角冷链食品博览会
(9月28日-30日)
参展/参观:13072522990(同微信)Mr 陈
据统计,我国果蔬预冷率约为 20%,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冷库进行的。冷库不会配置专业化的预冷设施,多数建在批发市场内,导致预冷不及时、预冷时间长、预冷效率低。例如,海南省蔬菜预冷和冷藏周转率平均为 9 d,气温高、采后不能及时预冷、预冷时间长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蔬菜品质。目前,产地预冷装备的专业化程度和数量都远无法满足果蔬产地预冷生产的需求。预冷设备自动化程度低、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等,构成了制约预冷技术装备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冷藏运输装备匮乏
保温车和冷藏车占我国现有公路冷藏运输装备总量的 85%,而保鲜车仅占 15% 且占比呈下降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生鲜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长,相应冷藏运输需求增大,保温车、保鲜车、冷藏车的合理比例应为 20%、30%、 50%。目前我国拥有冷藏运输车辆约 1.8×105 辆,虽然冷藏车保有量逐年递增,但相比发达国家在保有量(特别是人均保有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生鲜农产品产销量的增长,冷藏运输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机遇,但冷藏运输车数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三)速冻技术装备落后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速冻机生产厂家研制出了多种形式的速冻机,占据了国内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然而,国产速冻机在制造水平和设计水平上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制造工艺、自动控制、材料、可靠性、清洗装置等方面。国产速冻设备的主要问题是能耗大、故障率高,制冷系统能耗占据食品冷冻冷藏企业能耗的大部分,而速冻设备的能耗约占冷冻食品加工厂总能耗的 30%~50%。
(四)关键技术研发滞后
我国冷链体系建设既有“后发优势”,也面临“后发陷阱”。“后发优势”指可以学习并应用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与市场需求、资本投入、完整的工业制造及工程建造体系共同构成我国冷链建设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发陷阱”意味着可能形成技术路径依赖,反而不去探索更加符合国情的技术发展体系。我国冷冻冷藏行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除了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等个别技术环节,没有形成与发展总量相匹配的技术突破,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的一个关键因素。
(五)冷冻冷藏设施建设不规范
我国冷冻冷藏行业几乎全部采用蒸汽压缩制冷技术,相关制冷剂多是危化品。大量的多层土建冷库采用氨冷排管,氨制冷剂充注量往往多达数十吨甚至上百吨 ,如果同时存在建造不合标、设施老旧、管理不善等问题,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较高 。受经济利益驱使,实际设施完全符合全程冷链要求的比例并不高,冷藏温度不达标、冷链“断链”、无任何卫生防护措施等现象比比皆是;即使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也会损害食品品质。
(六)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冷链的流通效率与全程冷链体系依赖于完备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冷链运输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公路、铁路、水运网络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缺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储运设备机械化、包装自动化等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体系 ,使得冷链“断链”现象严重且难以避免。
宣传企业、宣传产品、找客户、了解冷链行业最新动态
盛 邀 参 展
2022年中国(江苏)国际冷链产业博览会
(预冷设备-冷库仓储-冷藏车运输-冷库仓储-终端风幕柜。冷柜-冷藏输送箱)
2022年中国长三角冷链食品博览会
(9月28日-30日)
参展/参观:13072522990(同微信)Mr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