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乐府或指朝廷礼乐机构,或指掌管乐府的官员,但尚未用来指称乐府机构采集、表演和创作的歌辞。大约到了东晋,始用乐府指称乐府歌辞。乐府由官署之名演变成诗体之名,源于人们对“乐府诗”或“乐府歌”的省称。乐府成为诗之一体以后,作为朝廷礼乐机构表演歌辞的含义依然被保留了下来。宋代以前凡称乐府者,一定与朝廷礼乐机构有关:或是朝廷礼乐机构曾经表演的歌辞,或是朝廷礼乐机构正在表演的歌辞,或是希望成为朝廷礼乐机构表演的歌辞。以唐人所说乐府为例,《蜀道难》等拟乐府是前代宫廷礼乐机构表演而唐时已经不再表演的歌辞,《伊州歌》等近代曲辞是朝廷礼乐机构正在表演的歌辞,而元、白新乐府则是希望成为朝廷礼乐机构表演的歌辞。这一特性到宋代才发生变化。宋人开始用乐府指称长短句,元人又用乐府指称散曲。本书所论不包含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