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字长卿。他小名犬子,由于仰慕[战国]时期以完璧归赵、将相和衷而大名鼎鼎的蔺相如,因而改名相如。然而,他所生活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正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日益巩固和发展的时代,[战国]时群雄割据的现象已经逝去,蔺相如折冲尊俎的业绩也难以重演。所以,历史使司马相如把聪明才智转向了文学。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司马相如是一个俊雅倜傥的风流才子。诚然,司马相如仪表堂堂,风度潇洒,多才多艺,确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才士;他琴挑卓文君,赢得这位美女芳心的故事,更是传为千古美谈。但是,如果仅仅将他视为“风流才子”,那就是皮相之见了。事实上,除了一表人才,满腹诗书之外,司马相如有胆有识,敢作敢为,堪称一代伟丈夫。与寡居的卓文君自由结合,固然是惊世骇俗之举;婚后生活拮据,夫妻二人开店卖酒,他让卓文君当垆,自己穿上酒保的衣服,涤器市中,旁若无人,也是一般儒生做不到的。更为难得的是,身为汉赋大家,他在汉武帝身边十几年,却从来不把献赋当作向最高统治者献媚取宠的手段,从来不与那些阿谀逢迎、鲜廉寡耻之徒为伍,不愿作没有灵魂的御用文人;而是有条件时争取有所作为,难有作为便努力保持自己的节操,“故其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常称疾闲居,不慕官爵。”(《汉书?司马相如传》)所以,他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终其一生,除了出使西南临时挂过“中郎将”衔以外,长期担任的不过是“郎”、“孝文园令”等低级闲职。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俸禄从比三百石到比六百石不等。另据司马贞《史记索引》引《百官志》:“陵园令,六百石,掌案行扫除也。”而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六百石到一千石,由此可见相如官职之卑微。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而一则寂寥,一则被刑。盖雄于文者,常桀骜不欲迎雄主之意,故遇合常不及凡文人。”这才是独具只眼的高明之论。
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凭着雄放的气魄和富赡的才华,勇于创新,锐意开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而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有赋29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天子游猎赋》(一般称之为《上林赋》,不当)、《哀二世赋》、《长门赋》、《大人赋》等几篇。这几篇作品,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几个“第一”。首先,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在内容上,它以宫殿、园囿、田猎为题材,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既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形式上,它摆脱了模仿楚辞的俗套,以“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结构宏大,层次严密,语言富丽堂皇,句式亦多变化,加上对偶、排比手法的大量使用,使全篇显得气势磅礴,形成铺张扬厉的风格,确立了汉代大赋的体制。鲁迅先生指出:“盖汉兴好楚声,武帝左右亲信,如朱买臣等,多以楚辞进,而相如独变其体,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与当时甚不同。”(《汉文学史纲要》)这就概括了司马相如在文体创新方面的非凡成就。正是这种成就,使司马相如成为当之无愧的汉赋奠基人。其次,《哀二世赋》是整个赋史上第一篇直斥秦朝暴政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全文只有158个字,写得情致蕴藉,感既深沉,警策凝炼,与《天子游猎赋》的铺排夸张、雄浑宏丽形成对照,开后代抒情小赋的先河。再次,《长门赋》是赋史上第一篇描写被锁闭深宫中的妇女的作品,通过表现她们的孤独和哀愁,暴露了封建宫庭的阴森黑暗,可谓文学史上宫怨体的滥觞。作品善于描写景物,烘托气氛,以情景交融的笔触,把人物感情的起伏跌宕写得维妙维肖,委婉动人,对后代的宫怨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几个“第一”加在一起,足以使司马相如成为汉赋的第一大家.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司马相如是一个俊雅倜傥的风流才子。诚然,司马相如仪表堂堂,风度潇洒,多才多艺,确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才士;他琴挑卓文君,赢得这位美女芳心的故事,更是传为千古美谈。但是,如果仅仅将他视为“风流才子”,那就是皮相之见了。事实上,除了一表人才,满腹诗书之外,司马相如有胆有识,敢作敢为,堪称一代伟丈夫。与寡居的卓文君自由结合,固然是惊世骇俗之举;婚后生活拮据,夫妻二人开店卖酒,他让卓文君当垆,自己穿上酒保的衣服,涤器市中,旁若无人,也是一般儒生做不到的。更为难得的是,身为汉赋大家,他在汉武帝身边十几年,却从来不把献赋当作向最高统治者献媚取宠的手段,从来不与那些阿谀逢迎、鲜廉寡耻之徒为伍,不愿作没有灵魂的御用文人;而是有条件时争取有所作为,难有作为便努力保持自己的节操,“故其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常称疾闲居,不慕官爵。”(《汉书?司马相如传》)所以,他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终其一生,除了出使西南临时挂过“中郎将”衔以外,长期担任的不过是“郎”、“孝文园令”等低级闲职。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俸禄从比三百石到比六百石不等。另据司马贞《史记索引》引《百官志》:“陵园令,六百石,掌案行扫除也。”而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六百石到一千石,由此可见相如官职之卑微。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而一则寂寥,一则被刑。盖雄于文者,常桀骜不欲迎雄主之意,故遇合常不及凡文人。”这才是独具只眼的高明之论。
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凭着雄放的气魄和富赡的才华,勇于创新,锐意开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而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有赋29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天子游猎赋》(一般称之为《上林赋》,不当)、《哀二世赋》、《长门赋》、《大人赋》等几篇。这几篇作品,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几个“第一”。首先,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在内容上,它以宫殿、园囿、田猎为题材,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既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形式上,它摆脱了模仿楚辞的俗套,以“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结构宏大,层次严密,语言富丽堂皇,句式亦多变化,加上对偶、排比手法的大量使用,使全篇显得气势磅礴,形成铺张扬厉的风格,确立了汉代大赋的体制。鲁迅先生指出:“盖汉兴好楚声,武帝左右亲信,如朱买臣等,多以楚辞进,而相如独变其体,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与当时甚不同。”(《汉文学史纲要》)这就概括了司马相如在文体创新方面的非凡成就。正是这种成就,使司马相如成为当之无愧的汉赋奠基人。其次,《哀二世赋》是整个赋史上第一篇直斥秦朝暴政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全文只有158个字,写得情致蕴藉,感既深沉,警策凝炼,与《天子游猎赋》的铺排夸张、雄浑宏丽形成对照,开后代抒情小赋的先河。再次,《长门赋》是赋史上第一篇描写被锁闭深宫中的妇女的作品,通过表现她们的孤独和哀愁,暴露了封建宫庭的阴森黑暗,可谓文学史上宫怨体的滥觞。作品善于描写景物,烘托气氛,以情景交融的笔触,把人物感情的起伏跌宕写得维妙维肖,委婉动人,对后代的宫怨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几个“第一”加在一起,足以使司马相如成为汉赋的第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