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兰,男,山东郯城县王桥村人。1918年出生,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7 年3月,时任邹县岗山大队大队长的王绍兰在邹县劈石峪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1941年,日军占领郯城县,土匪头子陈建文当上了日伪维持会会长,依仗日军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党组织决定派王绍兰除掉这个恶贯满盈的铁杆汉奸。通过周密侦查,王绍兰获取了陈建文去王桥村伪乡长王居东家认干亲家的消息,立即制定行动计划,作了周密部署。次日晚,王绍兰率领小分队摸进村子,干掉岗哨,直奔陈的住处,经过几十分钟的枪战,将罪大恶极的陈建文和一名乡丁击毙,其余全部交械投降,缴获长枪12支,匣枪1支,战马13匹,为民除了一害。
1942年5月,日军对鲁南地区进行大扫荡。一天,鲁南三地委驻地——苍山县四哨村,突然被数倍于我的日伪军包围,日军用小钢炮向村里猛烈射击,情况十分危急。为保存实力和地委领导同志安全,地委决定派担任警卫排长的王绍兰组织力量掩护突围。王绍兰率领30多名战士,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勇猛阻击敌人,打退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在这次战斗中,王绍兰率领的队伍虽伤亡严重,但终于拖住了敌军,赢得了时间,使地委机关和首长安全突围转移。
1942年冬,王绍兰奉命外出执行任务,当行至邳县幼山附近,突然与3名日军遭遇,躲藏已来不及。王绍兰沉着地向敌军迎面走去,鬼子气势汹汹,指着王绍兰依哩哇啦乱叫。当离日军只有几步远时,王绍兰突然拔出手枪,出其不意向日军连开数枪,3名日军措手不及,当场毙命。王绍兰孤身缴获日军短枪1支,“三八”式长枪2支,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
1947年3月3日上午,驻扎在邹县城东劈石峪的邹县岗山大队,突然被国民党近一个师的兵力包围。为掩护部队撤离,王绍兰率领十几名战士抢占制高点--宝奄山,架起机枪向敌人猛烈射击。顿时,敌人火力集中压向这里,王绍兰和战士们愈战愈勇,打退了敌入多次进攻,大多数同志安全突出重围,而王绍兰却被敌人死死咬住,10多名战士先后负伤或牺牲。王绍兰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和敌人拼命,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落入敌人魔掌。在敌人剌刀面前,王绍兰大义凛然、宁死不降,被残暴的蔣军用石头活活砸死,尸体被抛到十几米深的悬崖中。
人民忠诚的公安卫士王绍兰,为了信仰和追求,永远长眠在那片青山翠谷中,与青松相伴,与日月共眠。
1941年,日军占领郯城县,土匪头子陈建文当上了日伪维持会会长,依仗日军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党组织决定派王绍兰除掉这个恶贯满盈的铁杆汉奸。通过周密侦查,王绍兰获取了陈建文去王桥村伪乡长王居东家认干亲家的消息,立即制定行动计划,作了周密部署。次日晚,王绍兰率领小分队摸进村子,干掉岗哨,直奔陈的住处,经过几十分钟的枪战,将罪大恶极的陈建文和一名乡丁击毙,其余全部交械投降,缴获长枪12支,匣枪1支,战马13匹,为民除了一害。
1942年5月,日军对鲁南地区进行大扫荡。一天,鲁南三地委驻地——苍山县四哨村,突然被数倍于我的日伪军包围,日军用小钢炮向村里猛烈射击,情况十分危急。为保存实力和地委领导同志安全,地委决定派担任警卫排长的王绍兰组织力量掩护突围。王绍兰率领30多名战士,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勇猛阻击敌人,打退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在这次战斗中,王绍兰率领的队伍虽伤亡严重,但终于拖住了敌军,赢得了时间,使地委机关和首长安全突围转移。
1942年冬,王绍兰奉命外出执行任务,当行至邳县幼山附近,突然与3名日军遭遇,躲藏已来不及。王绍兰沉着地向敌军迎面走去,鬼子气势汹汹,指着王绍兰依哩哇啦乱叫。当离日军只有几步远时,王绍兰突然拔出手枪,出其不意向日军连开数枪,3名日军措手不及,当场毙命。王绍兰孤身缴获日军短枪1支,“三八”式长枪2支,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
1947年3月3日上午,驻扎在邹县城东劈石峪的邹县岗山大队,突然被国民党近一个师的兵力包围。为掩护部队撤离,王绍兰率领十几名战士抢占制高点--宝奄山,架起机枪向敌人猛烈射击。顿时,敌人火力集中压向这里,王绍兰和战士们愈战愈勇,打退了敌入多次进攻,大多数同志安全突出重围,而王绍兰却被敌人死死咬住,10多名战士先后负伤或牺牲。王绍兰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和敌人拼命,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落入敌人魔掌。在敌人剌刀面前,王绍兰大义凛然、宁死不降,被残暴的蔣军用石头活活砸死,尸体被抛到十几米深的悬崖中。
人民忠诚的公安卫士王绍兰,为了信仰和追求,永远长眠在那片青山翠谷中,与青松相伴,与日月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