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读了孙华先生2021.11.22的学术报告文章《三星堆埋藏坑与埋藏物--神庙像设、陈设和仪式场所》。在赞同认可,学习崇拜之际,也谈一谈个人的想法,结合我之前推论的文章,做一个最新推论的表述,发表下个人观点与看法,不喜勿喷。
一是,三星堆是埋藏坑。因为,是自己掩埋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埋藏有理有序,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非常有层次。1、2、3、4、7、8坑,器物可拼合(已发现不同坑的同一神树部件等),坑底层深度一致且先做红烧土处理,6坑加上最最早外国人挖的那1个坑,一共是7坑,呈北斗7星状,可见是有规划行为的一次性7坑掩埋。而再说,5、6坑。
5、6坑是打破性掩埋,是在北斗7星的7坑之上,又挖了2个小坑,又小又浅。先不说为什么又挖坑的原因。只说,这两坑是隔代掩埋,同一位置再次掩埋。就是说什么人会过了几代人时间,又知道位置,又会去找到这位置,又不知道详细坑位置,才会去破坏了之前坑,又挖新坑?那,一定是传承人。肯定不是敌人!即使不是隔代掩埋,是挖完北斗7坑后,发现还有需要掩埋的,再临时挖坑,那么从出土的一人身长身宽的千年不腐的好木好棺,内藏丝绸、玉刀,也可猜出是衣冠及配物的珍贵掩埋。玉刀,锋刃极薄,可轻易刺破人手指,而刃尖有损,是多次刻写所导致。这玉刀,或者说玉刻刀,不是纺线所用,纺线所用不需开刃,也不会让刃尖有损,纺线刀常常是不开锋的。玉刻刀,最早是源自石器时代的石制工具,石刀,是用来制作石刻花纹的!从石器时代进入玉器时代后,沿用了此技术,三星堆玉琮上神树花纹,就是用此玉刻刀所刻画的。玉刻刀,是最高身份的象征。是随身携带,用于玉刻,用于身份符号之标记!后世,玉刻刀用于书写古文字,是皇帝御笔的前身!可知其珍贵与贵重性,以及历史的古老性。所以,必须要新挖坑而埋,放入千年木棺而埋!此行为,决不是敌人所为,三星堆不是敌人毁灭后之行为。
第二、我再说下掩埋坑与背后事件相关的。坑旁边的土墙堆堆,即三星堆这三个堆,其年代与位置,跟坑是一致的,方向也是一样的。属于三星堆城最晚的时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坑与堆是三星堆古城最后遗弃之时!所以,事件一定是与弃城相关,又自毁神社神庙及祭祀祖器,那肯定是亡国事件,亡国祭祀祖器掩埋坑!
而孙华院长最后的分析结果,与我还是有出入,但自己掩埋,神庙祭祀器物,这两点是均认同的。孙华院长认为,埋藏坑不大像是祭祀活动的埋藏,更不是敌人将三星堆毁灭之后的掩埋,极有可能是三星堆国家自己人处理自己损坏神庙像设和陈设的行为,可能是内部出现问题,在冲突中,神庙受到损失,然而这些物品极为珍贵,自己人不敢滥用,故而将其毁坏、掩埋。
但是神庙受损说,无法解释诸多现象!比如器物受损程度,受损范围,受损规律,为什么玉器与象牙没有大的损坏?无法解释。而神庙受损后,既然物品极为珍贵而又神圣,又为何二次再次毁坏?无法解释。所以说,我认为是亡国祭祀祖器掩埋坑,才是正解!
再基于已测定的第4坑年代,为不晚于殷商中晚期,即埋坑时年代,而器物为祭祀祖器,长期供奉于国家神社神庙之中,应为夏商时器物,因为制造如此大量且复杂、艺术含量高的青铜器,甚至是良渚玉器,肯定是时间长,时间早,比坑时间要早至少几百年,最迟最迟也是夏末商初。
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商汤灭夏之后,欲“迁夏社”而不得,只得中原另建神社,由夏朝在中原的方国杞国继承并祭祀供奉前朝礼制。但正如后世孔子考察杞国,夏朝祭祀礼仪、祭祀礼器已然失传,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而三星堆,今天却考古发掘出了夏商时期的国家神社神庙,以及祭祀器物。而器物还体现出了黄帝文化的中华龙特征文化,夏朝大禹治水玉璋文化,东方神话太阳金乌华树文化,良渚西王母神人神徽玉器文化,“日鸟”“雒文化”玄鸟中华凤文化,与世界早期文化交流的金器文化和太阳神祭祀文化。这些,充分说明了三星堆文化的时代特征,是上传至黄帝,下传自大禹,而与殷商有交流与传承。
再往后看,三星堆没有殷商文化之中的典型王权特征和北方野蛮特征,没有出土殷商甲骨文字,没有殷商的人殉,没有殷商的酒器,没有殷商的烹人而食,也没有殷商的青铜器铭文…所以,不存在殷商影响三星堆,相反,只存在三星堆影响殷商。
再看看,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河南的洛阳,殷商的“雒邑”,与四川三星堆,广汉的“雒城"。两者,旁边均有“洛水”。形成了鸟崇拜的“雒文化”与“雒姓氏”。而洛阳的解释,雒,为“雒水”。而广汉,包括长江以南的解释,雒,为“雒鸟”。
“雒”字,本义为太阳神鸟,是“日鸟”。
雒字,左边,上“炎”下“日”,右边,“隹”为“雀”,是“日鸟”的意思,代表的是金乌、玄鸟、朱雀、凤凰、太阳神鸟的日鸟崇拜,是由太阳神崇拜演化而来。
那么,我们知道,雒邑的修建,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吸取了殷商的经验,再结合夏朝建都的经验,“定天保”“依天室”,才仿建了一个与夏都一模一样,位置于“日下无影”,如“天室”天穹盆地的地方,这就是洛阳。那么,我们反推,周武王仿效的夏都,在哪里呢?什么地方,夏至日这一天不是日影“一尺5寸”,而是真正的日下无影呢?只有北回归线,北纬30度,这个地方,此时此刻,“日中无影”----三星堆!
一是,三星堆是埋藏坑。因为,是自己掩埋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埋藏有理有序,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非常有层次。1、2、3、4、7、8坑,器物可拼合(已发现不同坑的同一神树部件等),坑底层深度一致且先做红烧土处理,6坑加上最最早外国人挖的那1个坑,一共是7坑,呈北斗7星状,可见是有规划行为的一次性7坑掩埋。而再说,5、6坑。
5、6坑是打破性掩埋,是在北斗7星的7坑之上,又挖了2个小坑,又小又浅。先不说为什么又挖坑的原因。只说,这两坑是隔代掩埋,同一位置再次掩埋。就是说什么人会过了几代人时间,又知道位置,又会去找到这位置,又不知道详细坑位置,才会去破坏了之前坑,又挖新坑?那,一定是传承人。肯定不是敌人!即使不是隔代掩埋,是挖完北斗7坑后,发现还有需要掩埋的,再临时挖坑,那么从出土的一人身长身宽的千年不腐的好木好棺,内藏丝绸、玉刀,也可猜出是衣冠及配物的珍贵掩埋。玉刀,锋刃极薄,可轻易刺破人手指,而刃尖有损,是多次刻写所导致。这玉刀,或者说玉刻刀,不是纺线所用,纺线所用不需开刃,也不会让刃尖有损,纺线刀常常是不开锋的。玉刻刀,最早是源自石器时代的石制工具,石刀,是用来制作石刻花纹的!从石器时代进入玉器时代后,沿用了此技术,三星堆玉琮上神树花纹,就是用此玉刻刀所刻画的。玉刻刀,是最高身份的象征。是随身携带,用于玉刻,用于身份符号之标记!后世,玉刻刀用于书写古文字,是皇帝御笔的前身!可知其珍贵与贵重性,以及历史的古老性。所以,必须要新挖坑而埋,放入千年木棺而埋!此行为,决不是敌人所为,三星堆不是敌人毁灭后之行为。
第二、我再说下掩埋坑与背后事件相关的。坑旁边的土墙堆堆,即三星堆这三个堆,其年代与位置,跟坑是一致的,方向也是一样的。属于三星堆城最晚的时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坑与堆是三星堆古城最后遗弃之时!所以,事件一定是与弃城相关,又自毁神社神庙及祭祀祖器,那肯定是亡国事件,亡国祭祀祖器掩埋坑!
而孙华院长最后的分析结果,与我还是有出入,但自己掩埋,神庙祭祀器物,这两点是均认同的。孙华院长认为,埋藏坑不大像是祭祀活动的埋藏,更不是敌人将三星堆毁灭之后的掩埋,极有可能是三星堆国家自己人处理自己损坏神庙像设和陈设的行为,可能是内部出现问题,在冲突中,神庙受到损失,然而这些物品极为珍贵,自己人不敢滥用,故而将其毁坏、掩埋。
但是神庙受损说,无法解释诸多现象!比如器物受损程度,受损范围,受损规律,为什么玉器与象牙没有大的损坏?无法解释。而神庙受损后,既然物品极为珍贵而又神圣,又为何二次再次毁坏?无法解释。所以说,我认为是亡国祭祀祖器掩埋坑,才是正解!
再基于已测定的第4坑年代,为不晚于殷商中晚期,即埋坑时年代,而器物为祭祀祖器,长期供奉于国家神社神庙之中,应为夏商时器物,因为制造如此大量且复杂、艺术含量高的青铜器,甚至是良渚玉器,肯定是时间长,时间早,比坑时间要早至少几百年,最迟最迟也是夏末商初。
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商汤灭夏之后,欲“迁夏社”而不得,只得中原另建神社,由夏朝在中原的方国杞国继承并祭祀供奉前朝礼制。但正如后世孔子考察杞国,夏朝祭祀礼仪、祭祀礼器已然失传,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而三星堆,今天却考古发掘出了夏商时期的国家神社神庙,以及祭祀器物。而器物还体现出了黄帝文化的中华龙特征文化,夏朝大禹治水玉璋文化,东方神话太阳金乌华树文化,良渚西王母神人神徽玉器文化,“日鸟”“雒文化”玄鸟中华凤文化,与世界早期文化交流的金器文化和太阳神祭祀文化。这些,充分说明了三星堆文化的时代特征,是上传至黄帝,下传自大禹,而与殷商有交流与传承。
再往后看,三星堆没有殷商文化之中的典型王权特征和北方野蛮特征,没有出土殷商甲骨文字,没有殷商的人殉,没有殷商的酒器,没有殷商的烹人而食,也没有殷商的青铜器铭文…所以,不存在殷商影响三星堆,相反,只存在三星堆影响殷商。
再看看,一个很奇特的文化现象。河南的洛阳,殷商的“雒邑”,与四川三星堆,广汉的“雒城"。两者,旁边均有“洛水”。形成了鸟崇拜的“雒文化”与“雒姓氏”。而洛阳的解释,雒,为“雒水”。而广汉,包括长江以南的解释,雒,为“雒鸟”。
“雒”字,本义为太阳神鸟,是“日鸟”。
雒字,左边,上“炎”下“日”,右边,“隹”为“雀”,是“日鸟”的意思,代表的是金乌、玄鸟、朱雀、凤凰、太阳神鸟的日鸟崇拜,是由太阳神崇拜演化而来。
那么,我们知道,雒邑的修建,是周武王灭商之后,吸取了殷商的经验,再结合夏朝建都的经验,“定天保”“依天室”,才仿建了一个与夏都一模一样,位置于“日下无影”,如“天室”天穹盆地的地方,这就是洛阳。那么,我们反推,周武王仿效的夏都,在哪里呢?什么地方,夏至日这一天不是日影“一尺5寸”,而是真正的日下无影呢?只有北回归线,北纬30度,这个地方,此时此刻,“日中无影”----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