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止状态开始分析下工作过程。
假设动力活塞固定不动,配气活塞(移气器)处于中间位置,工作腔和调压腔压力一致,处于稳定状态。
热端温度升高,超过平衡点,工作腔 压力增加,由于配气活塞(这里指中间轴)的作用,移气器会向左侧移动,工作腔里的气体工质 会流向右侧热端,压力持续升高直到配气活塞移动到最左侧,在移动的过程中,配气活塞(干脆叫移气器吧,下同)会通过弹簧带动阻尼块向左移动,由于弹簧和阻尼块的相互作用,阻尼块会落后半个周期或者四分之一周期(这一点不太确定多少相位),移气器到左端后,阻尼块会由于惯性继续通过弹簧带着移气器向左端保持不动,此时工作腔压力大到最大值,调压腔也达到最大值(这个数值是多少只能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阻尼块到达左侧顶点后,由于弹簧的作用会反向右移,越过临界点时(这个是存在的,我无法分析出具体位置)胡,就会带动移气器向右移动工作腔内的工质会流向左侧冷端,工作腔压力会下降,调压腔配气活塞(中间轴)也会起作用,使得移气器迅速右移,更多的工质流向冷端,加剧工作腔压力下降,使得移气器迅速右移到最右侧,在这个过程中,阻尼块依旧落后一部分周期,维持移气器保持在右侧,工作腔压力达到最低。
膜片弹簧的作用就是使得移气器能够在左侧和右侧都有一个止点,不至于碰撞外围腔体。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移气器定中。
阻尼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到达右止点后悔左移,越过临界点,会带动移气器左移,开始下一个周期。
这个设计的关键点就在于调压腔容积的计算和阻尼块质量和弹簧谐振频率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