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晨:一九八四年生于北京。芬兰机械系博士,毕业后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采访手记
杨晓晨是个很特别的采访对象。作为机械博士,他有着最典型的理工思维;作为供职于故宫的“钟表匠”,他对人文历史又有着特殊的理解与情怀;作为古迹爱好者,他的知识阅历与科班出身的学生难分上下。
他日常阅读的书籍,并不集中于批量出版的文学作品,而更多涉及那些需要在历史档案馆里查阅的文献古籍、老相册,甚至那些口耳相传的乡土传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游文化盛行的当下,一座座仿古小镇拔地而起,一家家网红餐馆门庭若市,许多时候,已经很难回溯每方水土的故事。然而从杨晓晨这里,我们能明白历史中那些幽微而恒定的部分,历史属于每个人。(本刊编辑修新羽)
嘉宾/杨晓晨文 / 修新羽
平视文学,走进生活
“有没有对你影响比较深刻的小说?”
听到这个问题后,杨晓晨认真想了会儿,还是摇了摇头。在他看来,文学虽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毕竟不是“生活”,而“生活”才是真正有趣有意义的。在文学领域,杨晓晨有着一种更偏直觉的审美。喜欢余华,因为“语言足够平实,没有拿腔拿调,而是在好好说话”,把《活着》反复读了两遍;喜欢苏童,因为他笔下的“香椿树街”能让人想起他在南方出差时见到的破落老街,有种流动的历史感。
他不喜欢电子书,就算出差也要沉甸甸地带着纸书。日常阅读的,除了人物传记,就是各地的县志。前阵子看了本画册,《中国与中国人影像》,是世界纪实摄影先驱约翰·汤姆逊一八六七年到一八七二年在中国拍下来的老照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居庸关西山北侧的关帝庙:照片里它建在巨石之上,恢宏大气,完好无损。而前阵子他刚去居庸关看过一次,那里只剩下一片秃山岗和青青荒草。
二〇〇八年硕士毕业后,杨晓晨选择出国读博。芬兰的冬季,天黑得很快。晚上大家无事可做,聚到一起玩桌游、讲故事,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偶尔,杨晓晨会回到国内做项目,待上几个月,趁周末到各地转一转。探访古墓的时候,他总会把感悟记下来。名为“石仪天下”的新浪博客里,目前共计有博文二百六十七篇,分为“明代墓葬精华”“民国墓葬拾遗”“辽金元墓遗珍”等等;名为“说坟”的公众号里,也已经有了八十八篇原创文章。
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自己就是随便记了点儿流水账;回去后,我挑了篇名最长的文章点开,《七间房村的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贝子丹巴多尔济墓》,里面详细记载了墓主的生平、周围的地势风貌等等,还配有各个角度的图片。
在杨晓晨看来,无论是照片还是文学,它们都承担了一样的任务,就是从生活和历史中截取出一瞬,并将其永远凝固。
摸索历史
喜欢探访古墓建筑的人,在北京还有很多。如冯其利,“清王爷坟研究第一人”,用十多年走遍了京郊、河北现存的八十多座清代贵族墓葬,读完了五百卷的清史,凭一己之力填补了好几项清史研究的空白。“不会骑车,还平足,一走就是七八十里山路”,在一九九六年出版了《清代王爷坟》一书。
正是这本书,吸引了当时正读初中的杨晓晨。他照着书里的记载,利用周末时间,慢慢把北京周围的王爷坟全都访了一遍。语文老师要求大家写周记,他就把探墓的所见所感写进去,深得好评。
杨晓晨和朋友们用以日常交流联络的是两个微信群。“中国坟协”群有一百二十人,群主是摄影师冯方宇,一九九九年大学毕业后,迷上了古建筑,四处拍摄那些被遗忘的空间:“创作不再只是记录建筑本身,时间带给建筑的改造与颓败,以及建筑周边人的生存状态,是我更关心的。”a小些的“慌与冢”群里也有二十人,大家都在北京,时不时就聚一下。群主网名叫“松园”,家住十三陵附近的松园村旁。二〇〇七年,他们在“老北京网”相识;二〇二〇年八月,他们还在永陵附近的农家院里聚餐,筹划着十一期间又要去哪里玩。
群名“慌与冢”是杨晓晨起的。“有时候查了资料,特别期待着要去一处墓葬;真出发了,临到达前心里又会很慌张很忐忑——不知道那地方究竟保存成了什么样。”这些年走南闯北,他还学会了不少方言,“同样是坟,河南话里叫冢,陕西话叫冢疙瘩,安徽话叫古堆。”四处游历的时候,杨晓晨习惯于向当地居民请教“口碑”(口耳相传的历史传说),认为只有通过当地人的引荐才能真正走进这片土地、这段历史。见到激动人心的古迹,也不会大呼小叫,而是静静地拍上几张照片,心里满是敬畏。
杨晓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十三陵是三四岁,被姥爷抱了进去。“一般孩子去地宫那些黑漆漆的地方会哭,我看得却津津有味。”再后来是和爸妈一起去玩的,连十三陵是哪朝的都不知道。后来自己慢慢摸索,才觉出滋味。
如巫鸿等学者提到的那样,墓葬是我们所知的最源远流长的综合建筑和艺术传统。从墓葬的特点中,能窥见几千年前的人都未曾发觉的秘密。“有的围墙看着可精美了,都是雕花的整砖……可破损了你就能看出来,里面都是碎砖或者烂泥。古代工匠也会偷工减料的。”
杨晓晨还常常会注意到文物建筑周围的地貌。“看文物还是要去当地看,要结合那些环绕它的山水、世代居住在它周围的居民来看。把石碑从原有地点挪到博物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可以理解,但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讲是有缺憾的。”有时候,循着别人的指点到了某处遗址前,眼前却只有平平一片空地,必须运用想象来感受当年的风貌。有时候会遇到已经翻新过的古庙,当地村民不懂,把那些木头横梁都涂成崭新的,他看了之后就只剩伤心了。
其实,在故宫研究院工作,也是一个学着和时间相处的过程。把零件慢慢拆卸下来,保养,重新安装回去,整个流程往往需要按周甚至按月计算,时间的尺度被不断拉长,历史的痕迹也越发清晰。
本硕博阶段,杨晓晨的专业都和钟表没什么关系。他在芬兰读了十年书,二〇一六年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才动了要回国修文物的念头。他毕业那年,故宫收了一万多份应聘简历,最后只招了差不多二十人。进去后先是负责指引游客、跑腿送文件等工作,几个月后才逐渐摸索着开始修理小文物。
他负责修缮的是,钟表。那些古董钟表里的发条,几十甚至几百年都没再转动过,上面凝结着机油,拆卸时稍不留神就会把手扎伤。最艰难的经历,是修复一只师父交给他来练手的小座钟。
这只德国洋行顺全隆销售的座钟,经年堆放在脏乱环境中,所有钢制或铁制零件的表层均覆盖锈蚀层。起闸控制杆、打铃控制杆等杆件上的细铜丝由于老化而大部分都断裂了,全部需要重新缠绕……外有钟壳、表盘,内有发条、摆轮,全面考验着修缮者的技艺和耐心。花费三十多个小时,杨晓晨才将它完全搞定。
大地上的事情
杨晓晨的母亲在出版社工作,他从小也就接触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文学作品。印象最深的一本,是散文家苇岸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文集《大地上的事情》。文中有对蚂蚁营巢的观察,有对一片原野、一段溪流的描摹。读这本书的时候,杨晓晨最深的感悟是,人类在大地面前应当心怀感激。
在寻访古墓的时候,无数次,杨晓晨看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去年,他和几个朋友去了蒙古。在恰克图南侧,是个专事对俄贸易的商埠,“恰克图买卖城”,曾被誉为“沙漠中的威尼斯”,如今已经荒草萋萋。保存尚好的,是位于蒙古的庆宁寺。它是蒙古三大佛教寺庙之一,和目前位于内蒙古的善因寺一样,都是雍正当年下令仿照北京的黄寺修建而成。
三座一模一样的寺庙,各有其名。黄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受损,善因寺只剩下山门和钟鼓楼;唯有庆宁寺还静静屹立着草原上,围墙上被人刻了西里尔蒙文版本的“到此一游”。
在蒙古,路像是草原上浅浅的小土沟,足够让所有见识不够的司机目瞪口呆。蒙古司机有经验,开着二手车,蹚着草走。开到最后没路了,就下车步行,走过很深的沼泽。国内基本没人去那边,查攻略时什么都找不到,只能从卫星图片上看到它的大致方位和当前外观。
除了探访墓地,杨晓晨的另一个爱好是收藏各类奖章。保加利亚王国时代勋章、法国远征马达加斯加奖章、比利时王国骑士级利奥波德一世勋章……点开他的朋友圈,能看到各国文字、各种金属和珐琅。目前为止,他已经收藏了上千枚勋章,一枚枚用油纸包好,放进专门的袋子里,装满了五六个大箱子。其中最珍贵的是两枚家传的勋章,建国后颁给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功臣的,一枚“独立自由”,一枚“解放”。随着藏品的日渐丰富,杨晓晨对勋章的工艺稔熟在心,也对各国的历史制度如数家珍:苏联的旧勋章基本是从乌克兰流出来的,一九四三年的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是纯金的,颁发给资格更老的一批军官;一九八五年补发的那批就是银勋章了,大批量颁发给老兵们作为纪念。日本章都没有编号,苏联和蒙古的章都有编号,英国只有早期那些章带着编号。市面上流动的这些勋章,有些会配有荣誉证书;有些荣誉证书上,名字和编号被人故意涂掉;有些只卖勋章,不卖证书。
他往往从代理商手里收购勋章,很少有直接与士兵们打交道的时候。在芬兰,一家店主在售卖勋章时告诉他,这章是城里的谁谁谁把自己爷爷的勋章卖了。——中间隔着一人,这已然是他和售章者最接近的时刻。想到那些士兵因种种原由而出售掉象征荣耀的勋章,杨晓晨心里总会泛起酸楚。但转念一想,“勋章现在传到我手里了,我能替他们保存着、纪念着那段历史,也挺不错的”。
“你觉得,探访墓地和收集奖章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我问他。
“许多奖章都有标号,通过它们可以追溯到某个具体的战役、某个具体的人。这和古墓也是一样的,它们把历史和个人连接了起来,把大地上的事情连接了起来。”
采访手记
杨晓晨是个很特别的采访对象。作为机械博士,他有着最典型的理工思维;作为供职于故宫的“钟表匠”,他对人文历史又有着特殊的理解与情怀;作为古迹爱好者,他的知识阅历与科班出身的学生难分上下。
他日常阅读的书籍,并不集中于批量出版的文学作品,而更多涉及那些需要在历史档案馆里查阅的文献古籍、老相册,甚至那些口耳相传的乡土传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游文化盛行的当下,一座座仿古小镇拔地而起,一家家网红餐馆门庭若市,许多时候,已经很难回溯每方水土的故事。然而从杨晓晨这里,我们能明白历史中那些幽微而恒定的部分,历史属于每个人。(本刊编辑修新羽)
嘉宾/杨晓晨文 / 修新羽
平视文学,走进生活
“有没有对你影响比较深刻的小说?”
听到这个问题后,杨晓晨认真想了会儿,还是摇了摇头。在他看来,文学虽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毕竟不是“生活”,而“生活”才是真正有趣有意义的。在文学领域,杨晓晨有着一种更偏直觉的审美。喜欢余华,因为“语言足够平实,没有拿腔拿调,而是在好好说话”,把《活着》反复读了两遍;喜欢苏童,因为他笔下的“香椿树街”能让人想起他在南方出差时见到的破落老街,有种流动的历史感。
他不喜欢电子书,就算出差也要沉甸甸地带着纸书。日常阅读的,除了人物传记,就是各地的县志。前阵子看了本画册,《中国与中国人影像》,是世界纪实摄影先驱约翰·汤姆逊一八六七年到一八七二年在中国拍下来的老照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居庸关西山北侧的关帝庙:照片里它建在巨石之上,恢宏大气,完好无损。而前阵子他刚去居庸关看过一次,那里只剩下一片秃山岗和青青荒草。
二〇〇八年硕士毕业后,杨晓晨选择出国读博。芬兰的冬季,天黑得很快。晚上大家无事可做,聚到一起玩桌游、讲故事,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偶尔,杨晓晨会回到国内做项目,待上几个月,趁周末到各地转一转。探访古墓的时候,他总会把感悟记下来。名为“石仪天下”的新浪博客里,目前共计有博文二百六十七篇,分为“明代墓葬精华”“民国墓葬拾遗”“辽金元墓遗珍”等等;名为“说坟”的公众号里,也已经有了八十八篇原创文章。
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自己就是随便记了点儿流水账;回去后,我挑了篇名最长的文章点开,《七间房村的喀喇沁左旗札萨克贝子丹巴多尔济墓》,里面详细记载了墓主的生平、周围的地势风貌等等,还配有各个角度的图片。
在杨晓晨看来,无论是照片还是文学,它们都承担了一样的任务,就是从生活和历史中截取出一瞬,并将其永远凝固。
摸索历史
喜欢探访古墓建筑的人,在北京还有很多。如冯其利,“清王爷坟研究第一人”,用十多年走遍了京郊、河北现存的八十多座清代贵族墓葬,读完了五百卷的清史,凭一己之力填补了好几项清史研究的空白。“不会骑车,还平足,一走就是七八十里山路”,在一九九六年出版了《清代王爷坟》一书。
正是这本书,吸引了当时正读初中的杨晓晨。他照着书里的记载,利用周末时间,慢慢把北京周围的王爷坟全都访了一遍。语文老师要求大家写周记,他就把探墓的所见所感写进去,深得好评。
杨晓晨和朋友们用以日常交流联络的是两个微信群。“中国坟协”群有一百二十人,群主是摄影师冯方宇,一九九九年大学毕业后,迷上了古建筑,四处拍摄那些被遗忘的空间:“创作不再只是记录建筑本身,时间带给建筑的改造与颓败,以及建筑周边人的生存状态,是我更关心的。”a小些的“慌与冢”群里也有二十人,大家都在北京,时不时就聚一下。群主网名叫“松园”,家住十三陵附近的松园村旁。二〇〇七年,他们在“老北京网”相识;二〇二〇年八月,他们还在永陵附近的农家院里聚餐,筹划着十一期间又要去哪里玩。
群名“慌与冢”是杨晓晨起的。“有时候查了资料,特别期待着要去一处墓葬;真出发了,临到达前心里又会很慌张很忐忑——不知道那地方究竟保存成了什么样。”这些年走南闯北,他还学会了不少方言,“同样是坟,河南话里叫冢,陕西话叫冢疙瘩,安徽话叫古堆。”四处游历的时候,杨晓晨习惯于向当地居民请教“口碑”(口耳相传的历史传说),认为只有通过当地人的引荐才能真正走进这片土地、这段历史。见到激动人心的古迹,也不会大呼小叫,而是静静地拍上几张照片,心里满是敬畏。
杨晓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十三陵是三四岁,被姥爷抱了进去。“一般孩子去地宫那些黑漆漆的地方会哭,我看得却津津有味。”再后来是和爸妈一起去玩的,连十三陵是哪朝的都不知道。后来自己慢慢摸索,才觉出滋味。
如巫鸿等学者提到的那样,墓葬是我们所知的最源远流长的综合建筑和艺术传统。从墓葬的特点中,能窥见几千年前的人都未曾发觉的秘密。“有的围墙看着可精美了,都是雕花的整砖……可破损了你就能看出来,里面都是碎砖或者烂泥。古代工匠也会偷工减料的。”
杨晓晨还常常会注意到文物建筑周围的地貌。“看文物还是要去当地看,要结合那些环绕它的山水、世代居住在它周围的居民来看。把石碑从原有地点挪到博物馆,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可以理解,但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讲是有缺憾的。”有时候,循着别人的指点到了某处遗址前,眼前却只有平平一片空地,必须运用想象来感受当年的风貌。有时候会遇到已经翻新过的古庙,当地村民不懂,把那些木头横梁都涂成崭新的,他看了之后就只剩伤心了。
其实,在故宫研究院工作,也是一个学着和时间相处的过程。把零件慢慢拆卸下来,保养,重新安装回去,整个流程往往需要按周甚至按月计算,时间的尺度被不断拉长,历史的痕迹也越发清晰。
本硕博阶段,杨晓晨的专业都和钟表没什么关系。他在芬兰读了十年书,二〇一六年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才动了要回国修文物的念头。他毕业那年,故宫收了一万多份应聘简历,最后只招了差不多二十人。进去后先是负责指引游客、跑腿送文件等工作,几个月后才逐渐摸索着开始修理小文物。
他负责修缮的是,钟表。那些古董钟表里的发条,几十甚至几百年都没再转动过,上面凝结着机油,拆卸时稍不留神就会把手扎伤。最艰难的经历,是修复一只师父交给他来练手的小座钟。
这只德国洋行顺全隆销售的座钟,经年堆放在脏乱环境中,所有钢制或铁制零件的表层均覆盖锈蚀层。起闸控制杆、打铃控制杆等杆件上的细铜丝由于老化而大部分都断裂了,全部需要重新缠绕……外有钟壳、表盘,内有发条、摆轮,全面考验着修缮者的技艺和耐心。花费三十多个小时,杨晓晨才将它完全搞定。
大地上的事情
杨晓晨的母亲在出版社工作,他从小也就接触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文学作品。印象最深的一本,是散文家苇岸在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文集《大地上的事情》。文中有对蚂蚁营巢的观察,有对一片原野、一段溪流的描摹。读这本书的时候,杨晓晨最深的感悟是,人类在大地面前应当心怀感激。
在寻访古墓的时候,无数次,杨晓晨看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去年,他和几个朋友去了蒙古。在恰克图南侧,是个专事对俄贸易的商埠,“恰克图买卖城”,曾被誉为“沙漠中的威尼斯”,如今已经荒草萋萋。保存尚好的,是位于蒙古的庆宁寺。它是蒙古三大佛教寺庙之一,和目前位于内蒙古的善因寺一样,都是雍正当年下令仿照北京的黄寺修建而成。
三座一模一样的寺庙,各有其名。黄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受损,善因寺只剩下山门和钟鼓楼;唯有庆宁寺还静静屹立着草原上,围墙上被人刻了西里尔蒙文版本的“到此一游”。
在蒙古,路像是草原上浅浅的小土沟,足够让所有见识不够的司机目瞪口呆。蒙古司机有经验,开着二手车,蹚着草走。开到最后没路了,就下车步行,走过很深的沼泽。国内基本没人去那边,查攻略时什么都找不到,只能从卫星图片上看到它的大致方位和当前外观。
除了探访墓地,杨晓晨的另一个爱好是收藏各类奖章。保加利亚王国时代勋章、法国远征马达加斯加奖章、比利时王国骑士级利奥波德一世勋章……点开他的朋友圈,能看到各国文字、各种金属和珐琅。目前为止,他已经收藏了上千枚勋章,一枚枚用油纸包好,放进专门的袋子里,装满了五六个大箱子。其中最珍贵的是两枚家传的勋章,建国后颁给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功臣的,一枚“独立自由”,一枚“解放”。随着藏品的日渐丰富,杨晓晨对勋章的工艺稔熟在心,也对各国的历史制度如数家珍:苏联的旧勋章基本是从乌克兰流出来的,一九四三年的一级卫国战争勋章是纯金的,颁发给资格更老的一批军官;一九八五年补发的那批就是银勋章了,大批量颁发给老兵们作为纪念。日本章都没有编号,苏联和蒙古的章都有编号,英国只有早期那些章带着编号。市面上流动的这些勋章,有些会配有荣誉证书;有些荣誉证书上,名字和编号被人故意涂掉;有些只卖勋章,不卖证书。
他往往从代理商手里收购勋章,很少有直接与士兵们打交道的时候。在芬兰,一家店主在售卖勋章时告诉他,这章是城里的谁谁谁把自己爷爷的勋章卖了。——中间隔着一人,这已然是他和售章者最接近的时刻。想到那些士兵因种种原由而出售掉象征荣耀的勋章,杨晓晨心里总会泛起酸楚。但转念一想,“勋章现在传到我手里了,我能替他们保存着、纪念着那段历史,也挺不错的”。
“你觉得,探访墓地和收集奖章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我问他。
“许多奖章都有标号,通过它们可以追溯到某个具体的战役、某个具体的人。这和古墓也是一样的,它们把历史和个人连接了起来,把大地上的事情连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