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看,写赵到如此程度,颇不易,算是入了门了。行书,楷书,小楷三者兼修,《胆巴碑》要好些。
我认为如果在某一家书法上获得快速进步,通临不及选字,多临不及精临。三者中至少小楷可以先放弃,就算是精力充沛也不行,因为常常多体之间学习时由于习惯没有养成,各体之间有时免不了冲突,虽然都是赵,反过来修得一家好,另两家也会跟进。
必须认真比对,才能查到不足。大略看一下大体,叫好声一片,其实没有用。得自己去细品,无外用笔结字两个方面。赵用笔是湿润并且干脆,儒雅而能果决。你现在能放得开,在速度上比较可喜了,但依然还要在精准度上严格要求自己。
你所临与原帖的差别,用笔上还是显得拙笨,轻快没有达到,右军书法的不二法门是干净与有锋。干净指行笔不能出毛刺,不能拖泥带水。有锋指的是入笔必须有棱角,不蒇锋,多尖入。
因为用笔生结构,所以用笔到位,结构也会生辉,比如“赋”的斜钩,比如“闲”的外框,都还差些姿态。如果肯下功夫哪怕几天就把这两个字写好,再它其它字时你都会发现改变了,所谓“一处变,处处变”,“一节升,节节升”,就是这个道理。
胡说一气,供参考,说错请恕。祝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