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育雏
关于孵化过程中一些问题
牡丹鹦鹉一般经过22-24天左右的孵化,雏鸟就会出壳,而孵化期间的温湿度直接影响着胚胎发育的速度和出壳日期。牡丹鹦鹉一般一次生3-5枚卵,有育雏经验的母鸟,前两枚蛋是不会立刻孵化的,因而新手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认为这是雌鸟弃卵,也不要过于频繁的打开巢箱去观察。牡丹鹦鹉的孵化时间是以第三枚卵产出后,孵化才正式开始,一般也就在23天左右。以隔一天产一枚蛋算,从第一枚蛋开始算起,前期进行孵化发育过的蛋,会适当提前1-2天出壳,但他们的实际孵化期只是23天而已。另外,在后期雏鸟快出壳时,雌鸟的孵化又会显的漫不经心,这是雏鸟要出壳的征兆,如果又认为这是雌鸟弃卵的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这里所说的23天,是以母鸟产第三枚蛋这一天开始算起的。当然,有些初次配种繁殖的鸟,在下第一枚卵后,就会开始孵化,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导致一窝蛋的出壳时间会相差很久,而后期出壳的雏鸟,吃到的食物,则是喂养一星期以上雏鸟的流质食物,并且,后出壳的雏鸟,由于在体型上根本无法和早于自己出壳的同窝鸟抢食,一般来说,成活率会非常低。因而有经验的繁殖者,会在母鸟生第一、二枚蛋时,把蛋捡出,并放入做过标记的假(白)蛋,待第三枚蛋产出后,再将前两枚蛋一并与假蛋交换,目是就是控制出壳雏鸟的时间间隔不会太久,同时也是提高雏鸟成活率的很好的办法(牡丹鹦鹉胚胎发育完全停止,具体温湿度,不在此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和本人再行交流)。
另外在前章节内容中说明过,巢箱里要多垫些垫材,至少要5厘米厚吧,而且巢箱内的空间要足够大,一般,我在使用的巢箱是20*20*25的规格,都是自己买的九厘板,放置一段时间后,自己切锯,制作。自己DIY,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当然如果用虎皮的小巢箱繁殖牡丹的话,也能孵化,出壳,不过随着雏鸟的逐渐长大,哈哈,你就知道后果啦!
繁殖期间要注意,不能缺蔬菜噢,另外吃剩下的菜叶等残渣,得及时清理掉。
牡丹鹦鹉在孵化时,一般都是由母鸟进行孵化,公鸟负责警戒和给母鸟喂食。在孵化期间,最好不要惊动母鸟,如果需要验蛋的话,一般放在7-10天左右,以确定是否为受精卵,如果是白蛋的话,也可以考虑拿走。另外,如果要打开巢箱的话,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的话,那么后果很可能是导致母鸟一夜不入巢。除非是那些和你关系非常熟的“老油条”,对你的打扰,根本无所谓,或者已经习以为常。只要你一开巢箱,母鸟就出巢管自己去吃喝拉撒了,等你走了,它又立马回巢孵蛋了,聪明鸟啊!
孵化过程中的温湿度及胚胎发育过程
牡丹鹦鹉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繁殖,随着笼养技术的不断完善,全国各地有不少地区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也都在正常的繁育幼雏。同样,有些地区的鸟友,在此季节繁育结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和孵化期间对胚胎发育影响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有关系。
1,温度:常规亲鸟孵化,会有凉蛋过程,因而整个孵化的过程,温度上下浮动要大些,而电孵的温度控制则分为两种,一种为全程恒温,另一种仿生电孵机,会参照亲鸟自然孵化期间的温度,尤其是孵化后期,会有阶段性进行凉蛋处理。不过,任何一种孵化方式,温度的基本控制还是在36.8-37.8摄氏度之间。过冷会延缓胚胎的发育过程,甚至出现发育不良或畸型雏鸟,直至湿度过大,不出壳。而过热则会出现湿度过小,导致胚胎失水过多,出不了壳。另外,温度超过39.5摄氏度,时间超过3小时,就会出现“烧胚”现象。所孵受精卵会全盘报废。最后一点,破壳期间,温度的适宜度为36.5摄氏度。
2,湿度:湿度相对于温度更难控制,无论是电孵机内湿度计的精控度,还是自然孵化期间,环境湿度的变化(部分季节,温度变化不大,而湿度会变化非常大),这些都会直接涉及到胚胎失水率(胚胎的整个发育过程,正常失水率在13%-21%之间,以16%为宜),这也是部分不能出壳的受精卵,失水率过多,而壳内水分消失殆尽,而有些失水率太低的,则壳内水分过份充沛。孵化期间,正常的湿度控制在42%-60%之间,失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胚胎坏死。另外胚胎出壳期间的湿度在70%最为适合。
3,空气:胚胎在前期发育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量不高,至呼吸系统形成(孵化约14天左右),对氧气的需求与消耗逐步增强,因而至胚胎发育后期,得保证有适量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胚胎呼吸系统的形成,以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的发育。为出壳雏鸟的自主呼吸和自身体温形成做好准备。
牡丹鹦鹉雏鸟发育过程
牡丹鹦鹉出壳后的小鸟其发育过程分为五个时期:绒羽期,针羽期,羽片前期,羽片后期,齐羽期等。饲养方法和食物种类也随发育阶段而变化。
1.绒羽期:出壳一周内的雏鸟,眼未睁开,全身披着在卵内已经形成的稀疏绒羽,头部勉强能抬起,还不能发出乞食声,食后即垂头而睡,这时期的雏鸟最难养,尤其刚出壳2-3天的雏鸟,切记千万不要惊吓。如果发现这阶段成鸟不喂雏鸟,可采用人工
关于孵化过程中一些问题
牡丹鹦鹉一般经过22-24天左右的孵化,雏鸟就会出壳,而孵化期间的温湿度直接影响着胚胎发育的速度和出壳日期。牡丹鹦鹉一般一次生3-5枚卵,有育雏经验的母鸟,前两枚蛋是不会立刻孵化的,因而新手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认为这是雌鸟弃卵,也不要过于频繁的打开巢箱去观察。牡丹鹦鹉的孵化时间是以第三枚卵产出后,孵化才正式开始,一般也就在23天左右。以隔一天产一枚蛋算,从第一枚蛋开始算起,前期进行孵化发育过的蛋,会适当提前1-2天出壳,但他们的实际孵化期只是23天而已。另外,在后期雏鸟快出壳时,雌鸟的孵化又会显的漫不经心,这是雏鸟要出壳的征兆,如果又认为这是雌鸟弃卵的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这里所说的23天,是以母鸟产第三枚蛋这一天开始算起的。当然,有些初次配种繁殖的鸟,在下第一枚卵后,就会开始孵化,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导致一窝蛋的出壳时间会相差很久,而后期出壳的雏鸟,吃到的食物,则是喂养一星期以上雏鸟的流质食物,并且,后出壳的雏鸟,由于在体型上根本无法和早于自己出壳的同窝鸟抢食,一般来说,成活率会非常低。因而有经验的繁殖者,会在母鸟生第一、二枚蛋时,把蛋捡出,并放入做过标记的假(白)蛋,待第三枚蛋产出后,再将前两枚蛋一并与假蛋交换,目是就是控制出壳雏鸟的时间间隔不会太久,同时也是提高雏鸟成活率的很好的办法(牡丹鹦鹉胚胎发育完全停止,具体温湿度,不在此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和本人再行交流)。
另外在前章节内容中说明过,巢箱里要多垫些垫材,至少要5厘米厚吧,而且巢箱内的空间要足够大,一般,我在使用的巢箱是20*20*25的规格,都是自己买的九厘板,放置一段时间后,自己切锯,制作。自己DIY,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当然如果用虎皮的小巢箱繁殖牡丹的话,也能孵化,出壳,不过随着雏鸟的逐渐长大,哈哈,你就知道后果啦!
繁殖期间要注意,不能缺蔬菜噢,另外吃剩下的菜叶等残渣,得及时清理掉。
牡丹鹦鹉在孵化时,一般都是由母鸟进行孵化,公鸟负责警戒和给母鸟喂食。在孵化期间,最好不要惊动母鸟,如果需要验蛋的话,一般放在7-10天左右,以确定是否为受精卵,如果是白蛋的话,也可以考虑拿走。另外,如果要打开巢箱的话,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的话,那么后果很可能是导致母鸟一夜不入巢。除非是那些和你关系非常熟的“老油条”,对你的打扰,根本无所谓,或者已经习以为常。只要你一开巢箱,母鸟就出巢管自己去吃喝拉撒了,等你走了,它又立马回巢孵蛋了,聪明鸟啊!
孵化过程中的温湿度及胚胎发育过程
牡丹鹦鹉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繁殖,随着笼养技术的不断完善,全国各地有不少地区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也都在正常的繁育幼雏。同样,有些地区的鸟友,在此季节繁育结果却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和孵化期间对胚胎发育影响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有关系。
1,温度:常规亲鸟孵化,会有凉蛋过程,因而整个孵化的过程,温度上下浮动要大些,而电孵的温度控制则分为两种,一种为全程恒温,另一种仿生电孵机,会参照亲鸟自然孵化期间的温度,尤其是孵化后期,会有阶段性进行凉蛋处理。不过,任何一种孵化方式,温度的基本控制还是在36.8-37.8摄氏度之间。过冷会延缓胚胎的发育过程,甚至出现发育不良或畸型雏鸟,直至湿度过大,不出壳。而过热则会出现湿度过小,导致胚胎失水过多,出不了壳。另外,温度超过39.5摄氏度,时间超过3小时,就会出现“烧胚”现象。所孵受精卵会全盘报废。最后一点,破壳期间,温度的适宜度为36.5摄氏度。
2,湿度:湿度相对于温度更难控制,无论是电孵机内湿度计的精控度,还是自然孵化期间,环境湿度的变化(部分季节,温度变化不大,而湿度会变化非常大),这些都会直接涉及到胚胎失水率(胚胎的整个发育过程,正常失水率在13%-21%之间,以16%为宜),这也是部分不能出壳的受精卵,失水率过多,而壳内水分消失殆尽,而有些失水率太低的,则壳内水分过份充沛。孵化期间,正常的湿度控制在42%-60%之间,失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胚胎坏死。另外胚胎出壳期间的湿度在70%最为适合。
3,空气:胚胎在前期发育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量不高,至呼吸系统形成(孵化约14天左右),对氧气的需求与消耗逐步增强,因而至胚胎发育后期,得保证有适量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胚胎呼吸系统的形成,以更好的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的发育。为出壳雏鸟的自主呼吸和自身体温形成做好准备。
牡丹鹦鹉雏鸟发育过程
牡丹鹦鹉出壳后的小鸟其发育过程分为五个时期:绒羽期,针羽期,羽片前期,羽片后期,齐羽期等。饲养方法和食物种类也随发育阶段而变化。
1.绒羽期:出壳一周内的雏鸟,眼未睁开,全身披着在卵内已经形成的稀疏绒羽,头部勉强能抬起,还不能发出乞食声,食后即垂头而睡,这时期的雏鸟最难养,尤其刚出壳2-3天的雏鸟,切记千万不要惊吓。如果发现这阶段成鸟不喂雏鸟,可采用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