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于知乎,一时兴起提了问,“在珠海市景园小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便一鼓作气写了回答,但实际上完全写成了冗长的散文杂感,罪过……
我知道部分玩贴吧的同学可能是真·在读或者还在初高中,可能不理解本文一些内容,大可一笑置之。
希望留下的这些记忆碎片能成为路过朋友所共享的吉光片羽。
下起正文:
Feeling the World since 2004.
虽然生于世纪之交的几年,但让我作为一个人类个体切实拥有记忆与对世界感受的,应该是2004年开始在景园就读的时光。
迄今为止,这仍然是我在时间感上最“漫长”的六年,但留下的记忆却在逐步褪色与消散。在异国的夜晚突发奇想,搜索校名、看其他内容与提问一气呵成,希望能在因特网的一角留下自己的记忆碎片(笑)。
站在今天回望景园的那六年,于我而言最深的感受也许可以归为三个短语,多数时间的沉静、偶尔的跳脱、多元乃至割裂。前两者在儿时即有所得出,第三点完全是回望时得出的结论。
1.多数的沉静
吉大地区本身就是偏静的,所以这一点倒契合地区的氛围。每日午间乃至下午放学后大家总能听见两个街区外九洲大道上交通银行的钟楼报时声,它与周围社区的打铁声、收废品的吆喝,成为了大多数人童年的背景留声。
没有小升初考试与排名的压力,保留了万年的三班编制(意味着学生总数偏少),以及幽静的位置(老小区正中)。在宁静平和的总体氛围下,基本无论哪个年级的同学都没有早到的习惯(笑),大家都是七点半到八点之间一窝蜂到来,为了送读中学的哥哥,而被迫七点出头就被家父载到学校的我,常常一人百无聊赖地在校园中晃过一日又一日。说来也奇怪,小时候醒了居然就不会再趴桌,大抵是家里管的严的缘故吧。
虽然和陈叔、杨伯(两位老门卫大叔,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全国校园报复社会事件增加才出现了新NPC)不熟,但我毫不怀疑我应该是被记住的之一,毕竟连续六年,无论秋夏都这么早的怕是真只有我一个……
图书室小巧但布置得很好,可惜的是书籍偏少,且基本属于不开放的状态。大概率是没有专人维护,每次开放都是集体参观,书也是被撕烂的状态……但在书香中读几本残破的漫画,也确实在我脑海中留下了记忆的痕迹。
植物园在我毕业前就有一次大改,植被减少了很多,在我毕业几年后彻底改成了小操场,实在非常遗憾。大家玩树叶、虫子与“小池塘”的首选地点即是此处,几颗近四楼高的老树是最重要的,鸟叫声构成了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说道这个,很多偏安静的同学(包括我)都喜欢玩沙土,学校好几个地点都有我们的身影(堆土山!)。
在政府强制推行数字电视之前的一二年级,在一个暑假开始前的最后一个在校日,大家把电视打开(啊…想到当年还是用电视作为投影真是感慨时代变化),不知是谁调到了明珠台,在假期前的大多数人兴奋的嘈杂声中,自己和几个同学被明珠播的一个海外纪录片吸引住了,内容应当是关于人类祖先考古的内容,现在回忆口音,大概率是BBC纪录片系列的一部分。在嬉笑与室外的嘈杂中,教室前面坐着两位女同学,一位男同学和坐在教室中间的自己盯着看了大概有小半个钟,夏日的阳光透过植物园洒在午后的室内,把这动中有静一幕深深地刻入我的脑海,直到今日。
宁静的来源的重要一点在于学生与地区的复杂构成,但这一点放在最后谈“多元乃至于割裂”再说吧。
我知道部分玩贴吧的同学可能是真·在读或者还在初高中,可能不理解本文一些内容,大可一笑置之。
希望留下的这些记忆碎片能成为路过朋友所共享的吉光片羽。
下起正文:
Feeling the World since 2004.
虽然生于世纪之交的几年,但让我作为一个人类个体切实拥有记忆与对世界感受的,应该是2004年开始在景园就读的时光。
迄今为止,这仍然是我在时间感上最“漫长”的六年,但留下的记忆却在逐步褪色与消散。在异国的夜晚突发奇想,搜索校名、看其他内容与提问一气呵成,希望能在因特网的一角留下自己的记忆碎片(笑)。
站在今天回望景园的那六年,于我而言最深的感受也许可以归为三个短语,多数时间的沉静、偶尔的跳脱、多元乃至割裂。前两者在儿时即有所得出,第三点完全是回望时得出的结论。
1.多数的沉静
吉大地区本身就是偏静的,所以这一点倒契合地区的氛围。每日午间乃至下午放学后大家总能听见两个街区外九洲大道上交通银行的钟楼报时声,它与周围社区的打铁声、收废品的吆喝,成为了大多数人童年的背景留声。
没有小升初考试与排名的压力,保留了万年的三班编制(意味着学生总数偏少),以及幽静的位置(老小区正中)。在宁静平和的总体氛围下,基本无论哪个年级的同学都没有早到的习惯(笑),大家都是七点半到八点之间一窝蜂到来,为了送读中学的哥哥,而被迫七点出头就被家父载到学校的我,常常一人百无聊赖地在校园中晃过一日又一日。说来也奇怪,小时候醒了居然就不会再趴桌,大抵是家里管的严的缘故吧。
虽然和陈叔、杨伯(两位老门卫大叔,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全国校园报复社会事件增加才出现了新NPC)不熟,但我毫不怀疑我应该是被记住的之一,毕竟连续六年,无论秋夏都这么早的怕是真只有我一个……
图书室小巧但布置得很好,可惜的是书籍偏少,且基本属于不开放的状态。大概率是没有专人维护,每次开放都是集体参观,书也是被撕烂的状态……但在书香中读几本残破的漫画,也确实在我脑海中留下了记忆的痕迹。
植物园在我毕业前就有一次大改,植被减少了很多,在我毕业几年后彻底改成了小操场,实在非常遗憾。大家玩树叶、虫子与“小池塘”的首选地点即是此处,几颗近四楼高的老树是最重要的,鸟叫声构成了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说道这个,很多偏安静的同学(包括我)都喜欢玩沙土,学校好几个地点都有我们的身影(堆土山!)。
在政府强制推行数字电视之前的一二年级,在一个暑假开始前的最后一个在校日,大家把电视打开(啊…想到当年还是用电视作为投影真是感慨时代变化),不知是谁调到了明珠台,在假期前的大多数人兴奋的嘈杂声中,自己和几个同学被明珠播的一个海外纪录片吸引住了,内容应当是关于人类祖先考古的内容,现在回忆口音,大概率是BBC纪录片系列的一部分。在嬉笑与室外的嘈杂中,教室前面坐着两位女同学,一位男同学和坐在教室中间的自己盯着看了大概有小半个钟,夏日的阳光透过植物园洒在午后的室内,把这动中有静一幕深深地刻入我的脑海,直到今日。
宁静的来源的重要一点在于学生与地区的复杂构成,但这一点放在最后谈“多元乃至于割裂”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