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永远吗 ?
何为永远 ?
就是千回百转之后 ,
我还期望能与君有来生。
——序
『1』
建安十二年 207 [郭嘉]
外面的风肆虐 ,哪有半分暖意
昔日纵马笑谈的知己君臣,凝望彼此 。
了然。
“主公……嘉 不能再同主公饮马黄河,醉酒高歌了。若主公念及臣时,可以酒酹地,需好酒。”
“嘉此生能遇主公”他吃力地睁开眼,缓缓漾出笑意 ,“实为一幸”
风很冷 ,又很燥。在苍白的脸上刮出细细的红晕。
两个酒旗风暖的少年啊,被埋没在了记忆的深处 。他从心底默默诉说 。他笑了 ,因为他知道 。
这些记忆,他不会忘 ,主公更不会 。
----------------
建安十三年 208 [赤壁/曹操]
“哀哉奉孝 !惜哉奉孝 !痛哉奉孝 !”
才一年啊 ,就逢此大败。
或许只有奉孝劝得住自己吧 。
一杯素酒倾倒,石碑上溅起了点点酒痕。
“奉孝,还想喝酒吗。那把我的酒也让给你好了。 ” 他又倒了两杯 ,这酒是你最喜欢的 。
他顿了顿 ,拭净碑上残酒 。
回首,“来生 ,我还是不会放手噢”
----------------
建安十七年 212 『寿春 /荀彧』
“夫智者审于量主”
“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他默念着下一句
奉孝说得有理 ……
可彧不想要功名啊。彧只愿汉室兴旺,国泰民安……这,有错吧。
天下在眼前……主公你忘了最初的誓言吗
“或许是彧的幻觉吧”他轻轻地叹息
酒杯里泛着水光 ,竟比窗外的月光澄澈 。
他一饮而尽 。
“ 魏公,彧让你失望了”他轻嘲。
他用的魏公,不是主公 ,亦不是丞相。
[这是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吧 ]
----------------
建安十九年 214 『荀攸』
那年风很急 ,雪竟在秋天就纷纷扬扬地落在颍川 。 颍川的人都说,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
“令君 ,你说过 。颍川的秋雪很美”
“所以……是你吗 ”
“小叔 ,我来看你了 ……”
荀攸在一个夜晚悄悄地走了。无声无息 。
大家私底下都说 ,沉睡的荀攸多像当年的文若啊。温文尔雅 ,沉稳谦和 。
众人见他手里 紧紧地攥着一个檀香木盒。木盒并不新,但被主人照顾得极好。平整泛着光泽,一如无暇的玉 。盒子里放了一只桂花和一个新鲜的果子 。
背面写着一行字 ,淡淡的墨痕,如点点梅花 晕染 。是公达的字迹。显然是才写上去不久的 ,案上还有未干的墨。
“雪送故人归,何来故人 ”
众人觉得这个盒子和当年魏王送给文若的盒子很像,或许是同一个 。
可这有什么关系吗 ?
许多人不明白 ,许多人似懂非懂 ,而明白的人 不敢说 。
----------------
建安二十五年 220 『曹操 』
“文若,恨我吗 ”
“是我毁了你的理想 ”
“为什么所有人都变了,只有你不变 ”
他用仅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去问 ……
“骗了你很多……可是我答应过你 ,我真的没有称帝”
你听说过永远吗 ?
何为永远 ?
就是千回百转之后 ,
我还希望能与君有来生。
这个世界上 本没有刀
把糖打碎了 也就成了刀
〔End.〕
p.s
1)『有小伙伴在问 写的是不是真的 』只能说,我们写的所有文章应该都有一点点依据/比如说时间人物什么的大体上应该没问题 。但有很多细节是自己创造的 ,权当爽(虐)文来读/别当正史
2)话说荀攸怎么称呼荀彧?(蛤)
文若?
令君?
小叔?
『我也不知道 🌚』
何为永远 ?
就是千回百转之后 ,
我还期望能与君有来生。
——序
『1』
建安十二年 207 [郭嘉]
外面的风肆虐 ,哪有半分暖意
昔日纵马笑谈的知己君臣,凝望彼此 。
了然。
“主公……嘉 不能再同主公饮马黄河,醉酒高歌了。若主公念及臣时,可以酒酹地,需好酒。”
“嘉此生能遇主公”他吃力地睁开眼,缓缓漾出笑意 ,“实为一幸”
风很冷 ,又很燥。在苍白的脸上刮出细细的红晕。
两个酒旗风暖的少年啊,被埋没在了记忆的深处 。他从心底默默诉说 。他笑了 ,因为他知道 。
这些记忆,他不会忘 ,主公更不会 。
----------------
建安十三年 208 [赤壁/曹操]
“哀哉奉孝 !惜哉奉孝 !痛哉奉孝 !”
才一年啊 ,就逢此大败。
或许只有奉孝劝得住自己吧 。
一杯素酒倾倒,石碑上溅起了点点酒痕。
“奉孝,还想喝酒吗。那把我的酒也让给你好了。 ” 他又倒了两杯 ,这酒是你最喜欢的 。
他顿了顿 ,拭净碑上残酒 。
回首,“来生 ,我还是不会放手噢”
----------------
建安十七年 212 『寿春 /荀彧』
“夫智者审于量主”
“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他默念着下一句
奉孝说得有理 ……
可彧不想要功名啊。彧只愿汉室兴旺,国泰民安……这,有错吧。
天下在眼前……主公你忘了最初的誓言吗
“或许是彧的幻觉吧”他轻轻地叹息
酒杯里泛着水光 ,竟比窗外的月光澄澈 。
他一饮而尽 。
“ 魏公,彧让你失望了”他轻嘲。
他用的魏公,不是主公 ,亦不是丞相。
[这是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吧 ]
----------------
建安十九年 214 『荀攸』
那年风很急 ,雪竟在秋天就纷纷扬扬地落在颍川 。 颍川的人都说,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
“令君 ,你说过 。颍川的秋雪很美”
“所以……是你吗 ”
“小叔 ,我来看你了 ……”
荀攸在一个夜晚悄悄地走了。无声无息 。
大家私底下都说 ,沉睡的荀攸多像当年的文若啊。温文尔雅 ,沉稳谦和 。
众人见他手里 紧紧地攥着一个檀香木盒。木盒并不新,但被主人照顾得极好。平整泛着光泽,一如无暇的玉 。盒子里放了一只桂花和一个新鲜的果子 。
背面写着一行字 ,淡淡的墨痕,如点点梅花 晕染 。是公达的字迹。显然是才写上去不久的 ,案上还有未干的墨。
“雪送故人归,何来故人 ”
众人觉得这个盒子和当年魏王送给文若的盒子很像,或许是同一个 。
可这有什么关系吗 ?
许多人不明白 ,许多人似懂非懂 ,而明白的人 不敢说 。
----------------
建安二十五年 220 『曹操 』
“文若,恨我吗 ”
“是我毁了你的理想 ”
“为什么所有人都变了,只有你不变 ”
他用仅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去问 ……
“骗了你很多……可是我答应过你 ,我真的没有称帝”
你听说过永远吗 ?
何为永远 ?
就是千回百转之后 ,
我还希望能与君有来生。
这个世界上 本没有刀
把糖打碎了 也就成了刀
〔End.〕
p.s
1)『有小伙伴在问 写的是不是真的 』只能说,我们写的所有文章应该都有一点点依据/比如说时间人物什么的大体上应该没问题 。但有很多细节是自己创造的 ,权当爽(虐)文来读/别当正史
2)话说荀攸怎么称呼荀彧?(蛤)
文若?
令君?
小叔?
『我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