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被人遗忘的柏油
柏树为常绿乔木,是顽强生命的象征。它可生长在沙丘崖缝,有千百年的寿命,且有着特殊的生长规律。柏树枝中含有一定的油脂,这种油脂有非常强的抗腐功能,保证了柏木在崖缝中上百年不腐烂。油脂还有另外特殊的用途——杀虫剂、纯天然肥料以及药用,但却逐渐被人遗忘了。

图 / 莜麦
柏油,就是用柏树的枝干提炼的油脂。它的主要用途是拌莜麦种,因它有燥湿、杀虫、灭菌的性能,用它拌种后,可消除种子中一切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同时,柏油中含有莜麦生长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用它拌种种出的莜麦,长势旺、抗倒伏、霉穗少、产量高,是山西高海拔地区农民种莜麦时最好的拌种选料。听老人说,拌莜麦种,每斗用四两柏油,把柏油倒在莜麦种上,拌得差不多了,还要用手搓,搓得每一颗麦种油光闪亮才下种。
柏油还有另外一种用途:搽疥、搽癣。骆驼、牛、羊等家畜有了疥癣,都用柏油搽,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纲目拾遗》记载:柏枝可以烧油膏,可搽秃疮、治癣、头面耳上黄水疮、赤游丹。在医学不太发达的年代,柏油治疗疥癣这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病,突显神奇。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柏油这种神奇功效的记忆,已渐渐消散在了岁月的长河中。
柏油是怎么制作的?
柏油是烧制的。
大概在在太行山支脉的银河山,有一银河大峡谷,顺峡谷而上十余华里有三个村庄,分别是黄草洼村、岭东村、寺儿村,这三个村都属于河北阜平县吴王口乡,这一带有天然野生柏树几千亩。烧柏油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几百年、上千年?无从考证,年代不详。
根据笔者的记忆和对一些年岁较大的人的专访,特此叙一叙乡愁,忆一忆柏油文化、柏油往事。黄草洼村烧柏油,那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走访了几位老人,才了解到它的悠久历史。
黄草洼村村西是大山花石脉,悠久年代的分化,生就了一面大砂坡,本地人就称它为砂岭。砂岭上生有上千亩天然野生的柏树林。解放前,它的所有权属于我们村几家富裕户。建国后,随着社会所有制度的变革,它的所有权就属于黄草洼全体村民了。从我记事起,每年冬闲时就烧柏油。在我开始能参加集体劳动时,还做过看守柏油窑的伙计。
黄草洼村村正中流水的小河沟,有一个不知传了多少代的柏油窑。坐北朝南,用坚石垒砌,口大底小。口圆形,直径有六七尺,深度大概在四尺多;窑底直径有二尺,向正南方有约三十度角倾斜的一个面,正南方窑壁上留有一个约十几公分的小洞通出窑外,称为流油孔。孔外有一个像大盆、直径约一点五尺的坑,没有任何建筑材料抹制,就凭多年柏油漏渗,形成了一个不漏一滴油而且非常坚硬的天然小坑。每年夏天雨水季,整个窑和盛油坑都被雨水冲刷的泥沙全部淤积。冬季需烧窑的时候,就挖出泥沙,打扫干净,并挑几担水冲刷几次,将窑和盛油坑洗干净;盛油坑还用一个用谷秆穿起来的排子挡风,防止尘土污染。
烧窑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备料
全村所有劳力,都到柏山上去砍柏树,有的背,有的扛。备粗细不等的柏料上万斤,开始砍碴。砍柏碴还是个力气活,都是壮劳力,细一点儿的就全部砍成二三两大小,四五寸粗的就刮成两头尖中间粗、一尺来长的锥形。砍好后开始装窑,先支起很密的篦子状的一个平排,这个篦子不用柏木,用一般木头即可;中间先排放几层那些锥形的粗柏料,缝隙要填实,再放那些砍碎的柏碴堆成一个立锥形,像粮堆一样,要尽量装得实着,最外面披上一层很碎的碴沬,便于点燃。
早上点窑
装好后,点窑一般选择早上,也是一个很热闹的场面。点窑当天,孩子们早早起来看热闹。要用好几百斤柴禾,才能将柏碴堆全部点燃,点着后火光冲天,冲起几丈高。有一个没着好的地方,还要重放些柴再烧一下。全点着后,用草木灰,将窑全部蒙上。第一窑的草木灰是从全村各家各户收集来的,往后再蒙窑就可以用第一窑从窑顶铲出的灰,就不需要再收集了。草木灰蒙窑要不让一处冒烟,烟全从下面那个流油孔出去。一窑柏碴要烧六七天,全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两人看守,叫作看窑。也是三班倒,分早、中、夜班。看窑的工作就是不让窑内一处冒烟,定时要把太厚的灰用一个用柏木杠刮成的像宝剑式的木板向上推。火化得快,碴烧得快,才出油多。如果光保持它不冒烟,不把灰往薄里刮就是不负责任。
紧窑是个技术活
烧窑还要保证全窑都是白色的灰,如果有的地方发黑,就叫阴窑,可能就是火着得不好了,就要紧窑。紧窑是个技术活,不是一般看窑人能处理得了的。如果着了明火,就叫放红窑,就会前功尽弃。如果放了红窑,不光出油受到损失,在同行中也是一个很没面子的事儿。紧窑要在早班,要由对烧窑比较内行的人来处理。把有着得不好的地方挖开,把着得好的地方的火挖来一些,倒到此处。再用铁锹平放火堆上,锹把朝上,用脚去踩铁锹,让窑堆达到紧凑的效果。紧窑时窑上就冒出很大的烟雾,这时流油孔就不往外淌油了。窑紧完后,就赶紧用灰蒙好,开始正常看窑操作。窑顶部的灰太多了,就用个铁锹铲出堆在窑边,准备下一次蒙窑时再用。开始窑蒙灰,出油口只冒烟。等开始往外淌柏油了,烟就很少了,往往这看似白色的烟多半是雾气。
柏油也分等级,行话叫水油和甘油
开始柏碴水气大,流出的叫水油;烧过两三天后,柏碴的含水量小了,那些锥形的大料也开始燃着了,流出的就是甘油。听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说,一窑出柏油二百多斤,大概是十斤碴出一斤柏油。到六七天时,窑篦上只剩一个很小的堆了,观淌油量基本上不流了,就是柏碴着完了,就要息窑。铲一些土蒙上,待半天火就灭了。
火灭后将土铲出,还可以出木炭。那木炭应该比现在烧烤用的果木炭不次,敲着有铜音。成块儿的木炭拣完后,就将余灰和土铲着扔出,这就是我们一群孩子抢着拣炭碴的机会了。这大块儿木炭就供公共场合冬天取暖用,比如冬天开会或唱戏戏台上用。在1957、1958年,我入住的幼儿园就用过这柏木炭生火给孩子们烤火取暖。生着后,蓝火苗冒得老高,而且还很耐着。有时谁家媳妇坐月子,给产妇做营养餐也特地给几斤。我爱人七十年代后半叶,坐月子还用过这个柏木炭,很好用,火旺,开锅快,至今老伴提起来还赞不绝口。那时已很有几年没烧柏油了,那柏木炭是多年的库存,是我父亲经大队干部批准,特许买下的,已是很贵重的物品了。
装柏油的容器挺讲究
那年头还没有塑料制品,也不能用瓷器运输,装柏油用的全是柏油篓。
说到这柏油篓的制作,我走访了岭东村一个九十五岁的老人。他说是用兽血糊制,而且多部分是从山西浑源买的,自已做的很少。接着他给我描述了柏油篓的制作方法。这种柏油篓的形状跟一个军用铝水壶差不多,口小、肚大、椭圆,只是说形状,不是说大小。做模具需用上等好麻纸用粘料糊制,定型后外层用山上的荆条编一个很紧凑的外壳。口直径有七八寸大小,用一个木塞盖儿盖好;一篓要装近百十斤柏油。
卖柏油也需要创品牌的
我们这一带的柏油主要走山西,大部分销售在繁峙大营川一带,远的也有走浑源、应县的。那时没有公路车辆运输,又是贵重液体,全靠人背。冬天烧好的柏油还要赶着在春天播种前多销售,种完莜麦卖不完,就只等来年再卖了。所以,柏油一烧好,村里年轻力壮的劳力,就开始背着出去销售了,一出去就是十几天。卖得快不快,主要看你是否“卖下主道”,多年在一个地方卖,客户觉得你有信誉就好卖,否则就不好出手。柏油拌种还有一个注意事项,柏油要纯净,不能掺进生水,要掺了生水拌种种出的莜麦就会出现很多减产的毛病。打不开市场的销售,人家不相信你的货质量好坏,就先赊账,秋后莜麦收成好,说明柏油货好,才会给你如数付款。黄草洼产的柏油,质量好、讲信誉、不掺假,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过去说“卖主道”,用现在的话叫“创品牌”。那时黄草洼的柏油,就是名牌产品。到大营川一说是黄草洼的柏油,都很畅销。
当我问到柏油的销售价格时,岭东那个老人说,反正这种东西过去算值钱东西,但价钱也不一样,也是根据用途和信誉度说话,如给骆驼搽癣要用最好的甘油,一斤可卖到好几个银元。一般时候用作莜麦拌种的,要水油、甘油调合起来出售,每斤可换小米四升(古时用的容器名称,每升小米大约是四斤),换莜麦两升。这是说人家用你的货放心的,如果你打不开市场,不光价格上不去,还要秋天再付给你。所以,“卖主道”也很重要。第一年用着质量好,觉得有信誉的,第二年还愿买,就订下口头协议,现在叫定单,定第二年还要。连用几年后,就叫“卖下主道”,形成了固定客户,长期供货。

柏油让村民度过荒年
民国二十八年,也就是一九三九年,是历史上罕见的灾荒之年。夏季正逢植物生长旺季,连续四五十天滴雨末滴。盼得雨来了,本指望没旱死的庄稼打点粮食吧,它又阴雨连绵四十多天。那时有烧林地的习惯,雨水大了,就引发山洪、泥石流,淹没了不少村庄。旱灾、涝灾、洪灾,一起涌来,粮食几乎没有收成,把太行深山区的父老推向了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深秋季节,人们忙着收集杏叶、山桃叶等能吃的树叶。老人们说,能不能活过今年冬天就看这柏油能不能换回粮食,只有这一条路了。
这年冬天,有柏山的人家都想多烧点柏油,想法儿多换点粮食度饥荒。没有柏山的人家就在其它野坡或大崖上砍些零星的柏树烧柏油。用柏油换粮食,就是这年冬季的主题,谁家换回粮食了,左邻右舍就互相借点儿,解决断顿的粮荒。人没有粮食了,想法儿吃的东西就会很多。除野菜树皮外,秸秆、粗米糠、玉米棒内芯,都上碾轧成粉沫进食。只要能吃进去,能拉出来,就比饿死强。有些家庭把枕头里的荞麦皮都上碾轧成面吃了。这哪是人吃的东西?平常年头喂牲口还不一定吃不吃呢。人吃了这些东西,有些人大便不通,拉不出去也是要丧命的。
在那家无隔夜粮的年代,能有几升粮食进家,那就是天大的喜事。谁敢喝一顿小米粥,谁敢吃一顿小米饭,那真叫吃不起。这点儿粮食就是人命,有它就能多活几天,没它说不定哪天就要饿死。在那野菜、植物、秸秆当主食的饭菜里,撒进几把粮食,有个粮食味儿,人就像过年吃好吃的一样兴奋,顿觉身体添力。哪家有背柏油出去换粮食的了,家里人就掰着指头算,到五六天后,每天就有不少的老人孩子站在后梁的高山上,向铜梯岭方向瞭望,盼望着背粮归来的亲人。远远望见亲人背粮归来,那种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那一年冬天,太行山有不少人死于饥饿。我们村也不是没有饿死的,但比起其它村庄来,饿死的人算是最少的。这些在饥荒中没饿死的人,就永远记着柏树、柏油的救命之恩。
后记
解放后,国家对砍柏树烧柏油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加以限制。但也没完全禁止,政府部门让砍伐一些不成材的柏树或者柏树树桩,也烧一些柏油。毕竟量少,但却一直到文革时期还有柏油向外销售。那时,虽有了赛力散和其它一些现代拌种药,但山西种莜麦的农民还很喜欢用柏油拌种。等到一九七五年我参军退役以后,就再没有烧过柏油了。
历史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迎来的是灿烂的文明世界,带来的是人们对历史的遗忘。遗忘了旧时代繁重的体力劳动,遗忘了灾年逃荒路上的风餐露宿,也渐渐遗忘了柏油曾给人们带来的财富。
回首,回首柏油往事。
记住,记住不老乡愁。
柏树为常绿乔木,是顽强生命的象征。它可生长在沙丘崖缝,有千百年的寿命,且有着特殊的生长规律。柏树枝中含有一定的油脂,这种油脂有非常强的抗腐功能,保证了柏木在崖缝中上百年不腐烂。油脂还有另外特殊的用途——杀虫剂、纯天然肥料以及药用,但却逐渐被人遗忘了。

图 / 莜麦
柏油,就是用柏树的枝干提炼的油脂。它的主要用途是拌莜麦种,因它有燥湿、杀虫、灭菌的性能,用它拌种后,可消除种子中一切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同时,柏油中含有莜麦生长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用它拌种种出的莜麦,长势旺、抗倒伏、霉穗少、产量高,是山西高海拔地区农民种莜麦时最好的拌种选料。听老人说,拌莜麦种,每斗用四两柏油,把柏油倒在莜麦种上,拌得差不多了,还要用手搓,搓得每一颗麦种油光闪亮才下种。
柏油还有另外一种用途:搽疥、搽癣。骆驼、牛、羊等家畜有了疥癣,都用柏油搽,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纲目拾遗》记载:柏枝可以烧油膏,可搽秃疮、治癣、头面耳上黄水疮、赤游丹。在医学不太发达的年代,柏油治疗疥癣这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病,突显神奇。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柏油这种神奇功效的记忆,已渐渐消散在了岁月的长河中。
柏油是怎么制作的?
柏油是烧制的。
大概在在太行山支脉的银河山,有一银河大峡谷,顺峡谷而上十余华里有三个村庄,分别是黄草洼村、岭东村、寺儿村,这三个村都属于河北阜平县吴王口乡,这一带有天然野生柏树几千亩。烧柏油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几百年、上千年?无从考证,年代不详。
根据笔者的记忆和对一些年岁较大的人的专访,特此叙一叙乡愁,忆一忆柏油文化、柏油往事。黄草洼村烧柏油,那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走访了几位老人,才了解到它的悠久历史。
黄草洼村村西是大山花石脉,悠久年代的分化,生就了一面大砂坡,本地人就称它为砂岭。砂岭上生有上千亩天然野生的柏树林。解放前,它的所有权属于我们村几家富裕户。建国后,随着社会所有制度的变革,它的所有权就属于黄草洼全体村民了。从我记事起,每年冬闲时就烧柏油。在我开始能参加集体劳动时,还做过看守柏油窑的伙计。
黄草洼村村正中流水的小河沟,有一个不知传了多少代的柏油窑。坐北朝南,用坚石垒砌,口大底小。口圆形,直径有六七尺,深度大概在四尺多;窑底直径有二尺,向正南方有约三十度角倾斜的一个面,正南方窑壁上留有一个约十几公分的小洞通出窑外,称为流油孔。孔外有一个像大盆、直径约一点五尺的坑,没有任何建筑材料抹制,就凭多年柏油漏渗,形成了一个不漏一滴油而且非常坚硬的天然小坑。每年夏天雨水季,整个窑和盛油坑都被雨水冲刷的泥沙全部淤积。冬季需烧窑的时候,就挖出泥沙,打扫干净,并挑几担水冲刷几次,将窑和盛油坑洗干净;盛油坑还用一个用谷秆穿起来的排子挡风,防止尘土污染。
烧窑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备料
全村所有劳力,都到柏山上去砍柏树,有的背,有的扛。备粗细不等的柏料上万斤,开始砍碴。砍柏碴还是个力气活,都是壮劳力,细一点儿的就全部砍成二三两大小,四五寸粗的就刮成两头尖中间粗、一尺来长的锥形。砍好后开始装窑,先支起很密的篦子状的一个平排,这个篦子不用柏木,用一般木头即可;中间先排放几层那些锥形的粗柏料,缝隙要填实,再放那些砍碎的柏碴堆成一个立锥形,像粮堆一样,要尽量装得实着,最外面披上一层很碎的碴沬,便于点燃。
早上点窑
装好后,点窑一般选择早上,也是一个很热闹的场面。点窑当天,孩子们早早起来看热闹。要用好几百斤柴禾,才能将柏碴堆全部点燃,点着后火光冲天,冲起几丈高。有一个没着好的地方,还要重放些柴再烧一下。全点着后,用草木灰,将窑全部蒙上。第一窑的草木灰是从全村各家各户收集来的,往后再蒙窑就可以用第一窑从窑顶铲出的灰,就不需要再收集了。草木灰蒙窑要不让一处冒烟,烟全从下面那个流油孔出去。一窑柏碴要烧六七天,全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两人看守,叫作看窑。也是三班倒,分早、中、夜班。看窑的工作就是不让窑内一处冒烟,定时要把太厚的灰用一个用柏木杠刮成的像宝剑式的木板向上推。火化得快,碴烧得快,才出油多。如果光保持它不冒烟,不把灰往薄里刮就是不负责任。
紧窑是个技术活
烧窑还要保证全窑都是白色的灰,如果有的地方发黑,就叫阴窑,可能就是火着得不好了,就要紧窑。紧窑是个技术活,不是一般看窑人能处理得了的。如果着了明火,就叫放红窑,就会前功尽弃。如果放了红窑,不光出油受到损失,在同行中也是一个很没面子的事儿。紧窑要在早班,要由对烧窑比较内行的人来处理。把有着得不好的地方挖开,把着得好的地方的火挖来一些,倒到此处。再用铁锹平放火堆上,锹把朝上,用脚去踩铁锹,让窑堆达到紧凑的效果。紧窑时窑上就冒出很大的烟雾,这时流油孔就不往外淌油了。窑紧完后,就赶紧用灰蒙好,开始正常看窑操作。窑顶部的灰太多了,就用个铁锹铲出堆在窑边,准备下一次蒙窑时再用。开始窑蒙灰,出油口只冒烟。等开始往外淌柏油了,烟就很少了,往往这看似白色的烟多半是雾气。
柏油也分等级,行话叫水油和甘油
开始柏碴水气大,流出的叫水油;烧过两三天后,柏碴的含水量小了,那些锥形的大料也开始燃着了,流出的就是甘油。听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说,一窑出柏油二百多斤,大概是十斤碴出一斤柏油。到六七天时,窑篦上只剩一个很小的堆了,观淌油量基本上不流了,就是柏碴着完了,就要息窑。铲一些土蒙上,待半天火就灭了。
火灭后将土铲出,还可以出木炭。那木炭应该比现在烧烤用的果木炭不次,敲着有铜音。成块儿的木炭拣完后,就将余灰和土铲着扔出,这就是我们一群孩子抢着拣炭碴的机会了。这大块儿木炭就供公共场合冬天取暖用,比如冬天开会或唱戏戏台上用。在1957、1958年,我入住的幼儿园就用过这柏木炭生火给孩子们烤火取暖。生着后,蓝火苗冒得老高,而且还很耐着。有时谁家媳妇坐月子,给产妇做营养餐也特地给几斤。我爱人七十年代后半叶,坐月子还用过这个柏木炭,很好用,火旺,开锅快,至今老伴提起来还赞不绝口。那时已很有几年没烧柏油了,那柏木炭是多年的库存,是我父亲经大队干部批准,特许买下的,已是很贵重的物品了。
装柏油的容器挺讲究
那年头还没有塑料制品,也不能用瓷器运输,装柏油用的全是柏油篓。
说到这柏油篓的制作,我走访了岭东村一个九十五岁的老人。他说是用兽血糊制,而且多部分是从山西浑源买的,自已做的很少。接着他给我描述了柏油篓的制作方法。这种柏油篓的形状跟一个军用铝水壶差不多,口小、肚大、椭圆,只是说形状,不是说大小。做模具需用上等好麻纸用粘料糊制,定型后外层用山上的荆条编一个很紧凑的外壳。口直径有七八寸大小,用一个木塞盖儿盖好;一篓要装近百十斤柏油。
卖柏油也需要创品牌的
我们这一带的柏油主要走山西,大部分销售在繁峙大营川一带,远的也有走浑源、应县的。那时没有公路车辆运输,又是贵重液体,全靠人背。冬天烧好的柏油还要赶着在春天播种前多销售,种完莜麦卖不完,就只等来年再卖了。所以,柏油一烧好,村里年轻力壮的劳力,就开始背着出去销售了,一出去就是十几天。卖得快不快,主要看你是否“卖下主道”,多年在一个地方卖,客户觉得你有信誉就好卖,否则就不好出手。柏油拌种还有一个注意事项,柏油要纯净,不能掺进生水,要掺了生水拌种种出的莜麦就会出现很多减产的毛病。打不开市场的销售,人家不相信你的货质量好坏,就先赊账,秋后莜麦收成好,说明柏油货好,才会给你如数付款。黄草洼产的柏油,质量好、讲信誉、不掺假,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过去说“卖主道”,用现在的话叫“创品牌”。那时黄草洼的柏油,就是名牌产品。到大营川一说是黄草洼的柏油,都很畅销。
当我问到柏油的销售价格时,岭东那个老人说,反正这种东西过去算值钱东西,但价钱也不一样,也是根据用途和信誉度说话,如给骆驼搽癣要用最好的甘油,一斤可卖到好几个银元。一般时候用作莜麦拌种的,要水油、甘油调合起来出售,每斤可换小米四升(古时用的容器名称,每升小米大约是四斤),换莜麦两升。这是说人家用你的货放心的,如果你打不开市场,不光价格上不去,还要秋天再付给你。所以,“卖主道”也很重要。第一年用着质量好,觉得有信誉的,第二年还愿买,就订下口头协议,现在叫定单,定第二年还要。连用几年后,就叫“卖下主道”,形成了固定客户,长期供货。

柏油让村民度过荒年
民国二十八年,也就是一九三九年,是历史上罕见的灾荒之年。夏季正逢植物生长旺季,连续四五十天滴雨末滴。盼得雨来了,本指望没旱死的庄稼打点粮食吧,它又阴雨连绵四十多天。那时有烧林地的习惯,雨水大了,就引发山洪、泥石流,淹没了不少村庄。旱灾、涝灾、洪灾,一起涌来,粮食几乎没有收成,把太行深山区的父老推向了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深秋季节,人们忙着收集杏叶、山桃叶等能吃的树叶。老人们说,能不能活过今年冬天就看这柏油能不能换回粮食,只有这一条路了。
这年冬天,有柏山的人家都想多烧点柏油,想法儿多换点粮食度饥荒。没有柏山的人家就在其它野坡或大崖上砍些零星的柏树烧柏油。用柏油换粮食,就是这年冬季的主题,谁家换回粮食了,左邻右舍就互相借点儿,解决断顿的粮荒。人没有粮食了,想法儿吃的东西就会很多。除野菜树皮外,秸秆、粗米糠、玉米棒内芯,都上碾轧成粉沫进食。只要能吃进去,能拉出来,就比饿死强。有些家庭把枕头里的荞麦皮都上碾轧成面吃了。这哪是人吃的东西?平常年头喂牲口还不一定吃不吃呢。人吃了这些东西,有些人大便不通,拉不出去也是要丧命的。
在那家无隔夜粮的年代,能有几升粮食进家,那就是天大的喜事。谁敢喝一顿小米粥,谁敢吃一顿小米饭,那真叫吃不起。这点儿粮食就是人命,有它就能多活几天,没它说不定哪天就要饿死。在那野菜、植物、秸秆当主食的饭菜里,撒进几把粮食,有个粮食味儿,人就像过年吃好吃的一样兴奋,顿觉身体添力。哪家有背柏油出去换粮食的了,家里人就掰着指头算,到五六天后,每天就有不少的老人孩子站在后梁的高山上,向铜梯岭方向瞭望,盼望着背粮归来的亲人。远远望见亲人背粮归来,那种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那一年冬天,太行山有不少人死于饥饿。我们村也不是没有饿死的,但比起其它村庄来,饿死的人算是最少的。这些在饥荒中没饿死的人,就永远记着柏树、柏油的救命之恩。
后记
解放后,国家对砍柏树烧柏油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加以限制。但也没完全禁止,政府部门让砍伐一些不成材的柏树或者柏树树桩,也烧一些柏油。毕竟量少,但却一直到文革时期还有柏油向外销售。那时,虽有了赛力散和其它一些现代拌种药,但山西种莜麦的农民还很喜欢用柏油拌种。等到一九七五年我参军退役以后,就再没有烧过柏油了。
历史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迎来的是灿烂的文明世界,带来的是人们对历史的遗忘。遗忘了旧时代繁重的体力劳动,遗忘了灾年逃荒路上的风餐露宿,也渐渐遗忘了柏油曾给人们带来的财富。
回首,回首柏油往事。
记住,记住不老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