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4f9b2c0fcf81a4c2632ecc1e72b6029/a84dc31b9d16fdfa879bc65aa38f8c5495ee7b34.jpg?tbpicau=2025-02-28-05_cdfe81743e7fdfb67539b197f539db96)
夏至,位于黄经90°,这天太阳直射点抵达北回归线N23°26′, 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就开始向南退去。古人称夏至为“一阴生”,因为夏至之前为昼涨夜消,夏至之后为夜涨昼消。
夏至这天不仅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而且太阳投射到物体上的阴影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城市,可以在这天的正午看到人的影子位于脚下,比如广州和贵港等城市。而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城市,影子将位于南方,比如我国的海南及南沙群岛。而在北方,白昼比南方更长,到北极圈以北地区则处在完全没有黑夜的极昼中。
夏至分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三候。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丌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时五月的中气,五月对应的地支是午,其节气卦象是天风姤卦,代表的意思是阳极始衰,一阴始生,昼至长而减,夜至短而增,万物已荣,生气渐消,光热已极,暑气入地。午在八卦中位于正南的离位,是火的正位,阳盛极而衰,所以丙火在此化为丁火,火荣土茂,所以土寄旺于火乡,戊土在此也化为己土。夏至过后,阳气冲天,地气生阴,代表着昼极夜生,光热遁地,光热在天地间汇聚全部转化为暑气,庚金生于小满,沐浴于夏至,过三旬火纯之时,以伏藏于戊己土下以冶炼成真金,立秋后再藏一旬后出伏,以庚金肃杀之气收割万物生气,万物从此结果凋谢,天地不交成否,天气热极而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