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攻入格罗兹尼城内的俄军部队并非只有独立摩步第131旅和近卫摩步第81团。在格罗兹尼战役中,进入城内的是整个俄军北部集群和东北集群的一部分,他们分别是独立摩步第131旅(装备T-72A)、近卫摩步第81团(装备T-80BV)、近卫摩步第255团(装备T-72A/AV)、摩步第276团(装备T-72B/B1)。
2.电影《炼狱》的情节实际上是集中了四支俄军部队的所有黑点拍摄而成的。电影中俄军和车臣抢夺医院的情节源于近卫摩步第255团,因巷战损失惨重被车臣端掉了一个又一个据点反映的是摩步第276团,出镜的武器装备则还原了近卫摩步第81团,最后字幕上出现的俄军番号却是独立摩步第131旅。
注:电影中的俄军装备的是T-80BV主战坦克以及BTR装甲输送车,并且除了支援的特种部队机枪手出镜了一挺RPK之外,其余俄军机枪手几乎是清一色的PKM,这些都还原了近卫摩步第81团的装备,该团作为原驻德集群近卫坦克第90师的下属部队,装备T-80和BMP,但在车臣还混编了24辆BTR,这也是进入格罗兹尼的俄军当中唯一装备T-80和BTR的部队,由于是驻德集群坦克师麾下的摩托化步兵,因此班用机枪为PKM也是一大特点。
3.在格罗兹尼被包围的俄军是近卫摩步第81团,而非独立摩步第131旅。近卫摩步第81团在成功拿下格罗兹尼机场后,按照俄军的计划是该团南下进入城区,负责进攻车臣总统府,同为北部集群的独立摩步第131旅和摩步第276团则负责控制郊区。当然了,之后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近卫摩步第81团被车臣包围,解围的摩步第276团和近卫摩步第81团一样被纠缠在巷战中,增援近卫摩步第81团的独立摩步第131旅莫名其妙地被命令进攻火车站,然后在火车站夜间集结时遭遇伏击被集火打击,损失惨重。
4.俄军格罗兹尼损失最惨重的不是巷战。陷入巷战的俄军摩步第276团以及在城内被包围的近卫摩步第81团损失的所有坦克加一块也就只有11辆,损失的所有BMP加一块也就47辆,对比当时俄军的装备情况,这两个团装备的坦克、步战车加一块有接近300辆,可想而知这个损失虽然也不小,但远远地低于人们想象中的全军覆没。真正损失惨重的是独立摩步第131旅,该旅损失惨重跟巷战关系不大,主要是在火车站夜间集结时遭遇伏击导致的。
5.独立摩步第131旅旅长伊万·萨文并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因为打光了所有重武器在医院突围时阵亡的。而是因为在格罗兹尼火车站撤退时,搭乘的BMP-2在途中遭遇RPG攻击被击毁,下车后在交火中阵亡,而且伊万·萨文上校现实中也不是胖子、更不是独眼龙……
6.关于俄军的人员伤亡情况,格罗兹尼战役,俄军共有2个独立摩步旅、7个摩步团和4个空降团编成的4个集群共37972人参战,在1994年12月31日-1995年1月1日间,车臣方面宣称消灭俄军约800-1000人,俄方公布阵亡人数则为534人。注意,这是整个格罗兹尼战役全部俄军的损失,所以网络上什么“摩步第131旅全军覆没,一千人阵亡八百人”、“近卫摩步第81团仅残余1名军官和10名士兵”的说法可以歇歇了,就算信不过俄方公布数据,对比车臣宣称的消灭俄军人数这个也对不上。
7.关于俄军的装备损失情况,
在火车站夜间集结遭遇伏击的独立摩步第131旅麾下26辆T-72A中共损失20辆(彻底损毁15辆)、
进攻车臣总统府被包围的近卫摩步第81团麾下1辆T-80B和30辆T-80BV中共彻底损毁6辆、
在格罗兹尼巷战中损失惨重的摩步第276团麾下31辆T-72B/B1中共损失5辆、
在格罗兹尼医院由于通讯原因遭遇己方炮火误击的近卫摩步第255团麾下7辆T-72A中共损失1辆(在1990年欧常条约签订后,不少苏军部队装备按照每个连裁减一个排的装备整体削减三分之一或者每个营只保留一个连整体削减三分之二的方式进行限制,因此装备情况乱七八糟)、
在格罗兹尼市中心与北部集群汇合的近卫摩步第129团麾下近卫独立坦克第133营共3辆T-80B和37辆T-80BV中共彻底损毁12辆(其实近卫摩步第129团本身也有31辆T-80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只带了自身2个摩步营来车臣,因此该团的T-80都是同样来自列宁格勒军区临时加强的近卫独立坦克第133营)、
负责给北部集群解围的西部集群的近卫摩步第503团和近卫摩步第693团各损失2-3辆T-72B/B1(这两个团均隶属于北高加索军区摩步第19师,由于吸收了原苏军驻德集群近卫坦克第12师,摩步第503团和摩步第693团分别继承了原驻德集群近卫摩步第200团和近卫坦克第353团的荣誉,因此这两支部队此时都有近卫军的称号)。
按照后来俄军官方宣布在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4月1日共阵亡1426人、负伤4630人、损失49辆主战坦克、132辆步兵战车和98辆装甲输送车的说法来看,除疑似没有带坦克参战的摩步第33团(装备T-80BV)和作为预备队的近卫独立摩步第74旅(装备T-72B)情况不明之外,上面的这些损失基本上是对得上的。
2.电影《炼狱》的情节实际上是集中了四支俄军部队的所有黑点拍摄而成的。电影中俄军和车臣抢夺医院的情节源于近卫摩步第255团,因巷战损失惨重被车臣端掉了一个又一个据点反映的是摩步第276团,出镜的武器装备则还原了近卫摩步第81团,最后字幕上出现的俄军番号却是独立摩步第131旅。
注:电影中的俄军装备的是T-80BV主战坦克以及BTR装甲输送车,并且除了支援的特种部队机枪手出镜了一挺RPK之外,其余俄军机枪手几乎是清一色的PKM,这些都还原了近卫摩步第81团的装备,该团作为原驻德集群近卫坦克第90师的下属部队,装备T-80和BMP,但在车臣还混编了24辆BTR,这也是进入格罗兹尼的俄军当中唯一装备T-80和BTR的部队,由于是驻德集群坦克师麾下的摩托化步兵,因此班用机枪为PKM也是一大特点。
3.在格罗兹尼被包围的俄军是近卫摩步第81团,而非独立摩步第131旅。近卫摩步第81团在成功拿下格罗兹尼机场后,按照俄军的计划是该团南下进入城区,负责进攻车臣总统府,同为北部集群的独立摩步第131旅和摩步第276团则负责控制郊区。当然了,之后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近卫摩步第81团被车臣包围,解围的摩步第276团和近卫摩步第81团一样被纠缠在巷战中,增援近卫摩步第81团的独立摩步第131旅莫名其妙地被命令进攻火车站,然后在火车站夜间集结时遭遇伏击被集火打击,损失惨重。
4.俄军格罗兹尼损失最惨重的不是巷战。陷入巷战的俄军摩步第276团以及在城内被包围的近卫摩步第81团损失的所有坦克加一块也就只有11辆,损失的所有BMP加一块也就47辆,对比当时俄军的装备情况,这两个团装备的坦克、步战车加一块有接近300辆,可想而知这个损失虽然也不小,但远远地低于人们想象中的全军覆没。真正损失惨重的是独立摩步第131旅,该旅损失惨重跟巷战关系不大,主要是在火车站夜间集结时遭遇伏击导致的。
5.独立摩步第131旅旅长伊万·萨文并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因为打光了所有重武器在医院突围时阵亡的。而是因为在格罗兹尼火车站撤退时,搭乘的BMP-2在途中遭遇RPG攻击被击毁,下车后在交火中阵亡,而且伊万·萨文上校现实中也不是胖子、更不是独眼龙……
6.关于俄军的人员伤亡情况,格罗兹尼战役,俄军共有2个独立摩步旅、7个摩步团和4个空降团编成的4个集群共37972人参战,在1994年12月31日-1995年1月1日间,车臣方面宣称消灭俄军约800-1000人,俄方公布阵亡人数则为534人。注意,这是整个格罗兹尼战役全部俄军的损失,所以网络上什么“摩步第131旅全军覆没,一千人阵亡八百人”、“近卫摩步第81团仅残余1名军官和10名士兵”的说法可以歇歇了,就算信不过俄方公布数据,对比车臣宣称的消灭俄军人数这个也对不上。
7.关于俄军的装备损失情况,
在火车站夜间集结遭遇伏击的独立摩步第131旅麾下26辆T-72A中共损失20辆(彻底损毁15辆)、
进攻车臣总统府被包围的近卫摩步第81团麾下1辆T-80B和30辆T-80BV中共彻底损毁6辆、
在格罗兹尼巷战中损失惨重的摩步第276团麾下31辆T-72B/B1中共损失5辆、
在格罗兹尼医院由于通讯原因遭遇己方炮火误击的近卫摩步第255团麾下7辆T-72A中共损失1辆(在1990年欧常条约签订后,不少苏军部队装备按照每个连裁减一个排的装备整体削减三分之一或者每个营只保留一个连整体削减三分之二的方式进行限制,因此装备情况乱七八糟)、
在格罗兹尼市中心与北部集群汇合的近卫摩步第129团麾下近卫独立坦克第133营共3辆T-80B和37辆T-80BV中共彻底损毁12辆(其实近卫摩步第129团本身也有31辆T-80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只带了自身2个摩步营来车臣,因此该团的T-80都是同样来自列宁格勒军区临时加强的近卫独立坦克第133营)、
负责给北部集群解围的西部集群的近卫摩步第503团和近卫摩步第693团各损失2-3辆T-72B/B1(这两个团均隶属于北高加索军区摩步第19师,由于吸收了原苏军驻德集群近卫坦克第12师,摩步第503团和摩步第693团分别继承了原驻德集群近卫摩步第200团和近卫坦克第353团的荣誉,因此这两支部队此时都有近卫军的称号)。
按照后来俄军官方宣布在1994年12月31日至1995年4月1日共阵亡1426人、负伤4630人、损失49辆主战坦克、132辆步兵战车和98辆装甲输送车的说法来看,除疑似没有带坦克参战的摩步第33团(装备T-80BV)和作为预备队的近卫独立摩步第74旅(装备T-72B)情况不明之外,上面的这些损失基本上是对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