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吧 关注:1,554,733贴子:11,420,590
  • 5回复贴,共1

【February·原创】在阅读英文原著方面的一点体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记得我大一的第一本小说是《荆棘鸟》,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了没有简化的《睡谷传奇》,自信心爆棚,然而第一页就看得我昏昏欲睡,但我记性还可以,所以生吞活剥的记住了中文的主要剧情,当然,在第一页上纠结了近一周以后,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第二眼。
寒假的时候刚好地方台在放《禁锢的爱》(根据《荆棘鸟》改编的,但我当时不知道,书也没有带回去,看了一阵子才有所怀疑),我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忽悠得我妹我妈以为我才是编剧(因为我都蒙对了,感谢导演没有改剧情)。自然,我对这部小说兴趣高涨(因为牧师真是帅翻了,Maggie也是美得让人心疼,最后的结局也让人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真是造孽!),所以寒假结束了,就兴冲冲的重新开始看。
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生词,但因为刚好我的泛读老师所持的理念是:泛读一开始不要追求理解,而要追求量大和速度,看得多,看的快,总有能看进去了的,而且那一点虽然单看不多,但日积月累,也会比只精读那点东西要来的多得多,何况接触不同语言难度的材料,也能避免自己眼界过窄,甚至一辈子都陷在某个阶段出不来。
我当时还是比较听话的,所以就按照他的方法(基本上我2楼提供的就是他当时教我的那个思路,只是在具体操作上有所简化),花了大概2个多月的时间,就看完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第5章麦吉的大哥可能是私生子的时候,有段关于the birds and bees让我觉得非常奇怪,于是查了一下字典,从此打开了一扇门——呃,有一阵子我就只挑这种章节反复跳着看(好吧,无意中掌握了跳读)——当然,最后我还是回归正道,老老实实去看她的悲欢离合,而且因为对某些词语印象特别深刻(比如French Letter)所以后来好多地方就直接能猜出来是什么了——兴趣确实是学习的最佳燃料。在我看到最后一页,拉尔夫死在麦吉怀里的时候,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后来证实不过是看完第一本小说以后成就感飙升,自我膨胀了而已),无论是速度还是词汇量,都感觉比以前上了好几个台阶(这个倒是真的,因为我还要上课,课余时间也不可能只看这本书,所以逼得自己拿出快速阅读的方法来速读)。
荆棘鸟我大概看了2遍,但第二遍并没有采用精读法,而是半精读,只查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二年级因为有专四,而且学校也被某位大佬收拾了一顿,所以没有怎么阅读太多的英文书,大概也就是看了4-5来本相当于东方快车谋杀案那个厚度 的小说,重点主要是在应试和阅读名家散文上了。
三年级的时候我看全了John Jakes的南北乱世情和飘,更喜欢南北乱世情一些,但因为买不到,所以没有办法精读(图书馆不允许一本书借太久)。
四年级的时候,我尝试了看一下莎翁的原著,被打击得死去活来——嗯,到现在为止我也还是不怎么能看得懂古英语;然后我就去看了《傲慢与偏见》,虽然我初中就读过王科一先生翻译的中文版,但二年级、三年级看的时候,总是读不快,读着读着就被句法给困住了,只能先抛开(以后你也会意识到,不会断句,见识太少,才是阅读的大忌,至于个别几个单词认不出来,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当然,如果要翻译那单词关也迟早得过),然而还是没有太大进展。
上研以后,有一天突然又动了看《傲慢与偏见》的心思,大概是因为前一阵子考研准备的时候读的比较多,见识了各种奇怪的说法和句型,所以这次居然很顺利的就看完了,然后自然就被奥斯丁的文风和幽默给折服了——最爱的不是第一句,而是达西写给伊丽莎白的那封信,真是情真意切,所以百炼钢化作缠指柔,奈何对方当时还没有转过弯来。
总之,在我没有买电脑之前,阅读一直是我唯一的爱好,因为它可以让我遁入另外一个世界,去体会那些我在现实中无法经历和想象的悲欢离合。
然而,自研二买了第一台电脑,一切都不同了。


IP属地:江苏1楼2021-02-12 05:55回复
    一般而言,看超过400印刷页的,最好做读三遍的打算。
    第一遍看的时候,速度第一,最多标注一下你觉得优美或者重要的句子、结构和单词。
    第二遍就可以针对性的查字典了,有些能猜出来的,就不必再查了,真想查,自然也没有人拦着(不过,大可等到看第三遍的时候再说)。重点还是动词(特别是短语动词)和句型。此外一些对理解有影响的抽象名词和形容词有时间这一轮最好也查一下。当然,我说的词典指的是英语词典(不是英汉,也不是双解;但手头还是应该有一本比较好的英汉词典的,毕竟有些术语或者动植物的名称,还是直接看英汉最方便)。第二遍,体悟第一,不赶时间,但也不能太慢,最多花费第一遍的三倍时间。
    注意,如果第一遍觉得太难或者不喜欢,一般不建议读第二遍,哪怕这是名著或者上了推荐书单。毕竟,一来阅读是私人的事,别人喜欢的未必就是你喜欢的,而找到自己喜欢的,要远远比去迎合别人要更重要;二来这一遍花费时间最多,相当于从泛读转精读,所以必须是自己真心喜欢或者觉得有用的,不能过于勉强,就不拿结婚做比喻了。
    第三遍,如果有的话,可以回头重读那些精彩片段,达到熟读甚至背诵的地步。一些比较琐碎但有趣的细节也可以在这一遍有意无意的解决。自然这仅适用于你特别喜欢或者觉得十分重要、有用的书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2楼2021-02-12 06:17
    回复
      楼主什么学校的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3-29 12:35
      回复
        字里行间都读出了“纯情”两个字嘎嘎嘎


        IP属地:河南5楼2022-03-29 12:39
        回复
          可惜最近才接触到克拉申的理论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3-29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