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徐澜华(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82130056/
波士顿有许多可看之处,但要说到我个人认为最佳,则还是大部分时节的日落。
夏天虽说不上永昼,但太阳也不会在八点半前落下。我经常是打工到八点,一出门来,天空一片壮丽的金红,但也不会每天都有那种地中海一带特有的,仿佛暖黄色滤镜般的,使事物都带上一层不真实感的光线,这种也是要碰运气的。沿着查尔斯河走回去,微澜的河面金光闪闪,让人莫名想起那句(找不到真实出处的)对子“日照龙鳞万点金”。
春秋季节的落日则另有一番味道。我私心,认为春秋时节,落日时的天空是最能令人领会到印象派色彩之妙处的。日照在熄灭的过程中,渐渐的有了颜色,这时的光线,没有平时那么刺眼,并且能使一般的景色都显得可爱得多。这个时候的天空,在西方挂上一抹粉红,与那赤橙的的落日共同送别这一天,又或将那路过的云彩染成绯色,不忘补充些许光影,间以灰色的暗部。而天空仍是蓝的,逐渐的由那淡淡的水蓝,变为湖蓝,而后涂成靛青,靛蓝,绀青,最后停在藏青或墨蓝色上。
有时这些光影色彩彼此之间会起些奇异的化学反应,通常充当好事推手的是波士顿变幻莫测的天气。若是下午突有狂风骤雨,甚至冰雹雪花都可以算数(四月飞雪的波士顿也不稀奇),他们有时识趣地赶在日落前急忙收工,而这时的太阳就会以更动人的姿态送别这一天。这种时候,也许会见到那种巴塞罗那电影般的暖黄色光线。这种光线不用说用来照那些仿英国的红砖、白砖建筑,用来照查尔斯河的波光,即使用来照一条裤衩,都会是有诗意的。又或,老天不打算用渐变这一方式来为日落调色,而是用画笔将那色彩晕染开去。则整片天空,整片天空下面所有的云彩,整片天空下面所有的建筑,所有的人,所有的其他,都被笼罩在那调和了赤、橙、黄、蓝、紫的调色板下。有时也有颇为大胆的用色,譬如我见过几乎完全紫色的落日。话说回来,没有一个画家调色的高明能超越自然本身。
至于冬季?哦,不好意思,不到五点太阳就落了。而且冬季的太阳很是有气无力,故大部分时候不在我的日落推荐名单上。
赏日落的方式有许多种。我最喜欢的是沿着查尔斯河河边小径,一路向西。河水随着光影变幻,展现出百千张面孔,本身已足够可看。又有日落在你左边,引着你去追随。待到太阳一路沉入地平线了,风也凉了,你可以裹紧些衣服,沿着原路回去,一路上欣赏右边的月亮。最近一次出来,赶上大满月(事前并不知道),只觉得从未见过月亮这样大,这样美,又这样近,仿佛挂在一河之隔的树梢上似的。河还是美的。此时的河水是真正的浮光跃金。两岸华灯初上的波士顿和剑桥城也是可爱的,至少在这种时刻不会显得多么冰冷。
平日倘若偷得闲暇,寻一长椅或露台,不用说任何话,只需坐在河边,感受清风拂面,实是美事。可惜现今有许多闲暇,但不具备出门自由,具备出门自由的,大概是加拿大鹅?
赏日落有许多种方式。之前提到,在河边小径赏很好,因为一边有近在咫尺的河水,一边有仿佛近在眼前却永触不到的落日。现在已经算是入夏,河上不时有人泛舟,和大鹅小鹅一起看,也是有意思的景色。
但在河边赏的话,很多时候桥上比单纯在路上要好,因桥上既有稍高些的视角,又可以让你选择看哪一边:西边是落日,东边是灯火灿烂的波士顿和剑桥城。虽说若是在小径上赏,转转头也就完了,但桥将这景一道截为两半,让你更专心致志地体会不同的妙处:一个自然造化,一个人工景观;一个的谢幕,和另一个的升起。
话说回来,许多时候,对于一个自然现象,我们会选择“壮美”或是“温柔”两类词语中的一种去形容。但落日是综合了这两者的,既美得惊心动魄,又不禁令人生出许多柔情。只有蓝白两色的天空,和日落时,那扇面般展现出过渡色彩之美的天空,相比之下实在逊色。蓝和橙本为色谱上一百八十度对立的颜色,此刻在造化的妙手下,竟可一层层平滑的,从蔚蓝到天蓝再到一种清淡娇嫩的蓝灰(有的时候是宝宝蓝,有时是天青蓝,有时是哥伦比亚蓝,这是随着光线而变的),然后便是贝壳白,杏子色。色调红时,后面是珊瑚色(也有说是三文鱼色),火焰色,色调黄时,后面则是柑橘色,南瓜色。
似乎为了单显出这自然妙手调色之卓越,落日光线特意选择弱化世界其他事物的色彩——在逐渐弱下去的光线中,这世界变成一个剪影,此时再去看人,看物,不见细节,只见线条和黑影。此点于地平线格外明显。那些凸起的建筑轮廓,此时变成了昼夜的明暗交界线,而建筑本身则成为了暗部。云彩起伏成天上延绵的山脉,灰色的,远的近的,一层层的立在河湾上。
来了波士顿四年,我对这座城市的气质印象,一向是冷静克制中带着点儿古怪,带着点儿“奇情奇趣”的。这座城市很多时候给我的感觉,犹如其中充斥的高学历人群,言行规矩,礼貌客气间透露着教养的生分,谈吐时又有些野心在蠢蠢欲动。号称美国雅典,算得上头号不反智,学校和博物馆遍地可见。位于新英格兰,气候似足英国,冬日长达六个月,冷风时不时将人吹个透心凉。这么“冷”的地方,却颇是有些骨子里的狂热的,当年列克星敦的枪声,里维尔的夜半飞马报信,港口的倾茶...或许可以说,在冷酷的外表之下,藏着为理想奔走的狂热的灵魂。
作者:徐澜华(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82130056/
波士顿有许多可看之处,但要说到我个人认为最佳,则还是大部分时节的日落。
夏天虽说不上永昼,但太阳也不会在八点半前落下。我经常是打工到八点,一出门来,天空一片壮丽的金红,但也不会每天都有那种地中海一带特有的,仿佛暖黄色滤镜般的,使事物都带上一层不真实感的光线,这种也是要碰运气的。沿着查尔斯河走回去,微澜的河面金光闪闪,让人莫名想起那句(找不到真实出处的)对子“日照龙鳞万点金”。
春秋季节的落日则另有一番味道。我私心,认为春秋时节,落日时的天空是最能令人领会到印象派色彩之妙处的。日照在熄灭的过程中,渐渐的有了颜色,这时的光线,没有平时那么刺眼,并且能使一般的景色都显得可爱得多。这个时候的天空,在西方挂上一抹粉红,与那赤橙的的落日共同送别这一天,又或将那路过的云彩染成绯色,不忘补充些许光影,间以灰色的暗部。而天空仍是蓝的,逐渐的由那淡淡的水蓝,变为湖蓝,而后涂成靛青,靛蓝,绀青,最后停在藏青或墨蓝色上。
有时这些光影色彩彼此之间会起些奇异的化学反应,通常充当好事推手的是波士顿变幻莫测的天气。若是下午突有狂风骤雨,甚至冰雹雪花都可以算数(四月飞雪的波士顿也不稀奇),他们有时识趣地赶在日落前急忙收工,而这时的太阳就会以更动人的姿态送别这一天。这种时候,也许会见到那种巴塞罗那电影般的暖黄色光线。这种光线不用说用来照那些仿英国的红砖、白砖建筑,用来照查尔斯河的波光,即使用来照一条裤衩,都会是有诗意的。又或,老天不打算用渐变这一方式来为日落调色,而是用画笔将那色彩晕染开去。则整片天空,整片天空下面所有的云彩,整片天空下面所有的建筑,所有的人,所有的其他,都被笼罩在那调和了赤、橙、黄、蓝、紫的调色板下。有时也有颇为大胆的用色,譬如我见过几乎完全紫色的落日。话说回来,没有一个画家调色的高明能超越自然本身。
至于冬季?哦,不好意思,不到五点太阳就落了。而且冬季的太阳很是有气无力,故大部分时候不在我的日落推荐名单上。
赏日落的方式有许多种。我最喜欢的是沿着查尔斯河河边小径,一路向西。河水随着光影变幻,展现出百千张面孔,本身已足够可看。又有日落在你左边,引着你去追随。待到太阳一路沉入地平线了,风也凉了,你可以裹紧些衣服,沿着原路回去,一路上欣赏右边的月亮。最近一次出来,赶上大满月(事前并不知道),只觉得从未见过月亮这样大,这样美,又这样近,仿佛挂在一河之隔的树梢上似的。河还是美的。此时的河水是真正的浮光跃金。两岸华灯初上的波士顿和剑桥城也是可爱的,至少在这种时刻不会显得多么冰冷。
平日倘若偷得闲暇,寻一长椅或露台,不用说任何话,只需坐在河边,感受清风拂面,实是美事。可惜现今有许多闲暇,但不具备出门自由,具备出门自由的,大概是加拿大鹅?
赏日落有许多种方式。之前提到,在河边小径赏很好,因为一边有近在咫尺的河水,一边有仿佛近在眼前却永触不到的落日。现在已经算是入夏,河上不时有人泛舟,和大鹅小鹅一起看,也是有意思的景色。
但在河边赏的话,很多时候桥上比单纯在路上要好,因桥上既有稍高些的视角,又可以让你选择看哪一边:西边是落日,东边是灯火灿烂的波士顿和剑桥城。虽说若是在小径上赏,转转头也就完了,但桥将这景一道截为两半,让你更专心致志地体会不同的妙处:一个自然造化,一个人工景观;一个的谢幕,和另一个的升起。
话说回来,许多时候,对于一个自然现象,我们会选择“壮美”或是“温柔”两类词语中的一种去形容。但落日是综合了这两者的,既美得惊心动魄,又不禁令人生出许多柔情。只有蓝白两色的天空,和日落时,那扇面般展现出过渡色彩之美的天空,相比之下实在逊色。蓝和橙本为色谱上一百八十度对立的颜色,此刻在造化的妙手下,竟可一层层平滑的,从蔚蓝到天蓝再到一种清淡娇嫩的蓝灰(有的时候是宝宝蓝,有时是天青蓝,有时是哥伦比亚蓝,这是随着光线而变的),然后便是贝壳白,杏子色。色调红时,后面是珊瑚色(也有说是三文鱼色),火焰色,色调黄时,后面则是柑橘色,南瓜色。
似乎为了单显出这自然妙手调色之卓越,落日光线特意选择弱化世界其他事物的色彩——在逐渐弱下去的光线中,这世界变成一个剪影,此时再去看人,看物,不见细节,只见线条和黑影。此点于地平线格外明显。那些凸起的建筑轮廓,此时变成了昼夜的明暗交界线,而建筑本身则成为了暗部。云彩起伏成天上延绵的山脉,灰色的,远的近的,一层层的立在河湾上。
来了波士顿四年,我对这座城市的气质印象,一向是冷静克制中带着点儿古怪,带着点儿“奇情奇趣”的。这座城市很多时候给我的感觉,犹如其中充斥的高学历人群,言行规矩,礼貌客气间透露着教养的生分,谈吐时又有些野心在蠢蠢欲动。号称美国雅典,算得上头号不反智,学校和博物馆遍地可见。位于新英格兰,气候似足英国,冬日长达六个月,冷风时不时将人吹个透心凉。这么“冷”的地方,却颇是有些骨子里的狂热的,当年列克星敦的枪声,里维尔的夜半飞马报信,港口的倾茶...或许可以说,在冷酷的外表之下,藏着为理想奔走的狂热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