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 特吕弗(1932~1984)
法国电影导演。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 也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1932年2月6日生于巴黎 ,1984年10月21日卒于讷伊 。从小酷爱文学和电影,15岁即在巴黎发起组织电影俱乐部,并在工作中认识了A.巴赞。1953年进入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工作,后在《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任编辑和撰稿人,成为影评家。他曾跟意大利导演R.罗西里尼学习导演,1958年开始从事电影导演。他的影片基本上都是自编、自导,甚至自己还扮演片中角色。从他开始,出现了第一人称电影,第一部这类的影片是他执导的《四百下》,该片也是新浪潮的代表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大奖,以及纽约影评人奖年度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荣誉。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他是“一位安静的革命者,以传统的方式拍摄最不传统的电影”。
在25年的导演生涯中,他执导了23部影片,拍摄速度几乎一年一部。其中13部获得重大国际性电影奖,如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法国恺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作品除《四百下》外还有《朱尔和吉姆》、《偷吻》、《美国之夜》、《阿黛尔·雨果的故事》、《隔壁的女人》、《夫妇生活》、《最后一班地铁》等。
除了当编剧和导演之外,他还经常自己出演电影。同时,他也继续撰写电影评论,并完成了《希区柯克》和《我生命中的电影》两本著作,后者是他的影评自选集。
[1]特吕弗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始人之一,1932年出生在法国巴黎。他从小就喜爱文学和电影,在整个少年时代里,他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是电影导演之中文学素养比较好的。他曾经相当崇拜巴尔扎克,在他的屋子里,悬挂的文化名人照片中,就有巴尔扎克的--这个自称用笔"完成了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的法国作家,很长时间都在从精神上激励少年特吕弗,去投身文化事业。
15岁的时候,特吕弗就在巴黎发起了大众电影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主要是聚合了很多喜欢电影的青年人,一起对电影进行研讨。这可以说是电影天才特吕弗,走向他后来辉煌的电影事业的一个良好开端。在这个俱乐部里,他和伙伴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讨论电影的氛围,纠结了一批热爱电影的死党。
那段时间,对他影响最大、促使他走向电影事业的引路人,当属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他找到了他,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教诲。巴赞对他的电影观和人生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巴赞的具体指导下,特吕弗一步步走向了电影的迷人领域。
1953年,21岁的特吕弗进入了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工作,这个职位主要是拍摄一些关于法国农业的科教纪录片,显然使他无法满意,很快他就辞掉工作,在《电影手册》杂志和《艺术》担任了编辑,这期间,写了大量的电影评论,成为了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评论家。特吕弗是少数从电影评论家转向电影导演,并且取得了成功的人。要知道,一个美食家有时候并不见得是一个好厨师的。
这期间,他撰写了理论文章《论法国电影的倾向》,成为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一个理论宣言。他的观点很大程度上被让.吕克.戈达尔、阿仑.雷乃等所推崇。但是,这个时候,特吕弗显然不愿意只是做一个电影评论家了,1957年,他发表了电影评论《法国电影在虚假中死去》,之后就去了意大利,跟着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罗西里尼,开始学习电影导演技术,于1959年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四百下》,一下子就获得了成功。这部影片讲述了少年安东尼的成长故事,他在学校和父母之间游走,进行很多生活尝试和各种冒险。1979年,他在影片《爱情长跑》之中,又插进来了影片《四百下》中的一些镜头,暗示同一个电影主人公历时性的成长过程。
法国电影导演。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 也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1932年2月6日生于巴黎 ,1984年10月21日卒于讷伊 。从小酷爱文学和电影,15岁即在巴黎发起组织电影俱乐部,并在工作中认识了A.巴赞。1953年进入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工作,后在《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任编辑和撰稿人,成为影评家。他曾跟意大利导演R.罗西里尼学习导演,1958年开始从事电影导演。他的影片基本上都是自编、自导,甚至自己还扮演片中角色。从他开始,出现了第一人称电影,第一部这类的影片是他执导的《四百下》,该片也是新浪潮的代表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大奖,以及纽约影评人奖年度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荣誉。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他是“一位安静的革命者,以传统的方式拍摄最不传统的电影”。
在25年的导演生涯中,他执导了23部影片,拍摄速度几乎一年一部。其中13部获得重大国际性电影奖,如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法国恺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等。作品除《四百下》外还有《朱尔和吉姆》、《偷吻》、《美国之夜》、《阿黛尔·雨果的故事》、《隔壁的女人》、《夫妇生活》、《最后一班地铁》等。
除了当编剧和导演之外,他还经常自己出演电影。同时,他也继续撰写电影评论,并完成了《希区柯克》和《我生命中的电影》两本著作,后者是他的影评自选集。
[1]特吕弗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始人之一,1932年出生在法国巴黎。他从小就喜爱文学和电影,在整个少年时代里,他就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是电影导演之中文学素养比较好的。他曾经相当崇拜巴尔扎克,在他的屋子里,悬挂的文化名人照片中,就有巴尔扎克的--这个自称用笔"完成了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的法国作家,很长时间都在从精神上激励少年特吕弗,去投身文化事业。
15岁的时候,特吕弗就在巴黎发起了大众电影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主要是聚合了很多喜欢电影的青年人,一起对电影进行研讨。这可以说是电影天才特吕弗,走向他后来辉煌的电影事业的一个良好开端。在这个俱乐部里,他和伙伴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讨论电影的氛围,纠结了一批热爱电影的死党。
那段时间,对他影响最大、促使他走向电影事业的引路人,当属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他找到了他,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教诲。巴赞对他的电影观和人生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巴赞的具体指导下,特吕弗一步步走向了电影的迷人领域。
1953年,21岁的特吕弗进入了法国农业部电影处工作,这个职位主要是拍摄一些关于法国农业的科教纪录片,显然使他无法满意,很快他就辞掉工作,在《电影手册》杂志和《艺术》担任了编辑,这期间,写了大量的电影评论,成为了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评论家。特吕弗是少数从电影评论家转向电影导演,并且取得了成功的人。要知道,一个美食家有时候并不见得是一个好厨师的。
这期间,他撰写了理论文章《论法国电影的倾向》,成为了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一个理论宣言。他的观点很大程度上被让.吕克.戈达尔、阿仑.雷乃等所推崇。但是,这个时候,特吕弗显然不愿意只是做一个电影评论家了,1957年,他发表了电影评论《法国电影在虚假中死去》,之后就去了意大利,跟着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罗西里尼,开始学习电影导演技术,于1959年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故事影片《四百下》,一下子就获得了成功。这部影片讲述了少年安东尼的成长故事,他在学校和父母之间游走,进行很多生活尝试和各种冒险。1979年,他在影片《爱情长跑》之中,又插进来了影片《四百下》中的一些镜头,暗示同一个电影主人公历时性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