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主要是用激素类药物或手术的方法来治疗,但不管是激素类药物还是手术治疗都会对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很多患者更愿意选择中医来治疗,那么中医在治疗此病时会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1、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中医学上“症瘕”的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血瘀,而血瘀的形成又与脏腑功能失调、血气失调和外邪入侵有关,所以中医在治疗时主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并兼顾清热解毒和健脾利湿。而由武汉李小平中医发明的专利中药妇炎丸就能够满足中医的治疗原则,其配方是由柴胡、白术、山药、苍术、黄苓、茯苓、桃仁、红花、金银花等五十几味中药成分组成的,而这些中药成分就使妇炎丸具备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健脾利湿的功效,因此其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证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轻度患者服用1~3个疗程后即可见效或治愈,中重度患者需服用3~6个疗程后方能见效或治愈。
2、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可使药物经肠道吸收后直接作用于子宫并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常用的灌肠方为:毛冬青60克、败酱草60克、忍冬藤60克,番泻叶50克和枳壳50克。将上述药材浓煎后取汁15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每天1次,月经期停用。
3、针灸疗法
针灸时主穴取:足三里、地机、三阴交、血海、委中和承山;若患者肝肾亏损,则配穴取太溪;若患者肾阳虚,则配穴取命门、志室;若患者肝郁气滞,则配穴取太冲、行间;若患者痰湿偏盛,则配穴取丰隆;若患者脾虚,则配穴取气海;若患者便秘,则配穴加支沟、曲池;若患者肛门坠胀疼痛,则加艾条悬灸百会。具体操作方法是:用药饼灸腹部、腰骶部穴位,并用毫针刺四肢穴位。操作时常规深度进针,得气,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疼痛剧烈足三里、三阴交穴用龙虎交战手法,每穴行针3分钟。针灸治疗一般隔日一次,15次为1个周期,每周期结束后休息一周(一般选择在经后),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治疗3~5个疗程。疼痛剧烈者经前一周一定要开始治疗,经期可继续治疗。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除中药内服以外,其他两种方法多用于辅助治疗,所以患者若想早日恢复健康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中药内服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
1、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中医学上“症瘕”的范畴,其主要病机是血瘀,而血瘀的形成又与脏腑功能失调、血气失调和外邪入侵有关,所以中医在治疗时主要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并兼顾清热解毒和健脾利湿。而由武汉李小平中医发明的专利中药妇炎丸就能够满足中医的治疗原则,其配方是由柴胡、白术、山药、苍术、黄苓、茯苓、桃仁、红花、金银花等五十几味中药成分组成的,而这些中药成分就使妇炎丸具备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健脾利湿的功效,因此其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证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轻度患者服用1~3个疗程后即可见效或治愈,中重度患者需服用3~6个疗程后方能见效或治愈。
2、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可使药物经肠道吸收后直接作用于子宫并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常用的灌肠方为:毛冬青60克、败酱草60克、忍冬藤60克,番泻叶50克和枳壳50克。将上述药材浓煎后取汁15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每天1次,月经期停用。
3、针灸疗法
针灸时主穴取:足三里、地机、三阴交、血海、委中和承山;若患者肝肾亏损,则配穴取太溪;若患者肾阳虚,则配穴取命门、志室;若患者肝郁气滞,则配穴取太冲、行间;若患者痰湿偏盛,则配穴取丰隆;若患者脾虚,则配穴取气海;若患者便秘,则配穴加支沟、曲池;若患者肛门坠胀疼痛,则加艾条悬灸百会。具体操作方法是:用药饼灸腹部、腰骶部穴位,并用毫针刺四肢穴位。操作时常规深度进针,得气,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疼痛剧烈足三里、三阴交穴用龙虎交战手法,每穴行针3分钟。针灸治疗一般隔日一次,15次为1个周期,每周期结束后休息一周(一般选择在经后),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一般需治疗3~5个疗程。疼痛剧烈者经前一周一定要开始治疗,经期可继续治疗。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除中药内服以外,其他两种方法多用于辅助治疗,所以患者若想早日恢复健康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中药内服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