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遇见过这样的事情,当你以为孩子做了一件比较糟糕的事情,身边所有的人也都认为孩子是错的,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去听一下孩子的声音,问孩子这件事情真的是你做的吗?
记得有次和朋友讨论这样的一个话题:“你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被别人冤枉过?”
朋友说:记得有次家里丢了一百块钱,妈妈始终怀疑是我偷的,还专门给我上了一堂课,说偷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这钱)真的不是我偷的。
每个人都有被冤枉的时候,我随机又问朋友,“如果下一次再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做?”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e8209238f22720e7bcee2f24bca0a3a/754198b20f2442a76e4651e4c643ad4bd113023d.jpg?tbpicau=2025-02-28-05_b31758327043a6c06d4da23891b1a5aa)
朋友告诉我,我会给爸爸妈妈分析,找到原因,而不仅仅只说“不是我”,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现在这套理论我也实践在孩子身上,我会给孩子辩驳的机会,不只是仅凭自己的主观思想就认定这是孩子做的。
给孩子辩驳的机会
有些家长喜爱自以为是,不接受孩子的定见,以为孩子还没成熟不接受孩子的辩驳。可是假如给孩子一个辩驳的机会,就会发现其实孩子分析地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能训练孩子的思维才干。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面对父母,我们要清楚地告诉父母这件事情不是我们做的。
然后我们再利用先有的线索为自己辩驳,而不仅仅只靠哭去解决问题。
最后父母也一定要告诉孩子,虽然你可以为自己辩驳,但是不能蛮不讲理。
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利用家长的权威,去强迫孩子去听话,这样只会扼杀孩子的个性,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没有个人见解、不敢向权威挑战的懦夫,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里是不会有立足之地的。
另外,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尽量不要使用“管教”一词,如果改为平等的“沟通”,那样孩子会更愿意接受你的一些建议,教育效果自然会更好。
记得有次和朋友讨论这样的一个话题:“你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被别人冤枉过?”
朋友说:记得有次家里丢了一百块钱,妈妈始终怀疑是我偷的,还专门给我上了一堂课,说偷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这钱)真的不是我偷的。
每个人都有被冤枉的时候,我随机又问朋友,“如果下一次再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做?”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e8209238f22720e7bcee2f24bca0a3a/754198b20f2442a76e4651e4c643ad4bd113023d.jpg?tbpicau=2025-02-28-05_b31758327043a6c06d4da23891b1a5aa)
朋友告诉我,我会给爸爸妈妈分析,找到原因,而不仅仅只说“不是我”,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现在这套理论我也实践在孩子身上,我会给孩子辩驳的机会,不只是仅凭自己的主观思想就认定这是孩子做的。
给孩子辩驳的机会
有些家长喜爱自以为是,不接受孩子的定见,以为孩子还没成熟不接受孩子的辩驳。可是假如给孩子一个辩驳的机会,就会发现其实孩子分析地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能训练孩子的思维才干。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面对父母,我们要清楚地告诉父母这件事情不是我们做的。
然后我们再利用先有的线索为自己辩驳,而不仅仅只靠哭去解决问题。
最后父母也一定要告诉孩子,虽然你可以为自己辩驳,但是不能蛮不讲理。
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利用家长的权威,去强迫孩子去听话,这样只会扼杀孩子的个性,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没有个人见解、不敢向权威挑战的懦夫,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竞争社会里是不会有立足之地的。
另外,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尽量不要使用“管教”一词,如果改为平等的“沟通”,那样孩子会更愿意接受你的一些建议,教育效果自然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