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证与思维本...吧 关注:56贴子:592
  • 0回复贴,共1

清凉月老师讲《永嘉大师证道歌》(之二)思维本体学26分钟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凉月老师讲《永嘉大师证道歌》(之二)

思维本体学
26分钟前
关注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法身觉了无一物,首先这个没有能观与所观,同时法身是什么?法身就是自观自在,当下“观”你当下的“心”,你当下的“心”自观自在的,不对任何境,这是在自观自在的时候,这是法身。以后大家会看到谈这个时还有一个是“报身”,报身是因他起用,也就是说,“自受用”和“他受用”这是“报身”。也就是说你在“自观自在”的时候,那么因为你不显相,所以其他的人根本就看不到的。那么到报身的时候,它是因他起用,所以它可以显现一种身相,但这种身相又建立在如来藏的基础上,他的心非常非常的非常非常的深沉,就是那个大悲心,它没有那种造作的执着的心,所以这种身相又是非常好的,这就是法身觉了无一物,你不显任何相,其他人根本看不到。

然后本源自性天真佛,这就是自观自在的时候,一切都是非常灵活的,“天真”两个字表明了一点是什么?不是傻傻的、愣愣的,不像我们平时有的人把那种定的境界、愣神的境界当做了如来藏,他也觉得“哎呀!那一刹那没有念头,山河大地平陈、浑身清凉、没有任何念头”,愣在那里了,但他对这一切是清楚的,于是他认为是这个是如来藏状态了,当然在这种状态下他是一点都不敢肯定的,他仅仅是猜测,但他得到这种境界了,他就要这样认为,但事实上不是这样。
这个“天真”两个字就说明什么?非常活泼的,咱们形容小孩子就很天真,但小孩子是愣在那里吗?不是的,是非常活泼的。因此我们的如来藏状态是非常活泼的,定中也没有这样活泼,定中虽然思维也不是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是没思维,也有思维,但定中的思维还不是很活泼的,因为什么?它住于一种观念,它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怎样解决念头的问题”,他一直在做这个工作,所以它不是活泼的。如来藏状态就不是这样,所以在这个地方就形容的非常好。

本源自性天真佛,用“天真”两个字来形容如来藏,这一点可以说就是形容的非常恰当。这就像那个丹霞大师当年开悟之后,骑在那个佛像的脖子上,别的和尚都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怎么骑到佛的脖子上,一点都不恭敬”,让他下来他不下来,还是那样玩,于是大家就把方丈喊来,方丈一看就知道这回事了,方丈就说“我子天然。”,后来丹霞就此为号,称“丹霞天然”,也就是说自性天然,天然而成,天真佛和这个地方天真一样,丹霞天然。
按:《五灯会元@丹霞天然禅师》
  邓州丹霞天然禅师,不知何许人也。初习儒学。将入长安应举。方宿于逆旅。忽梦白光满室。占者曰:“解空之祥也。”偶一禅客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曰:“选佛当往何所。”禅客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见马大师,以手托幞头额。马顾视良久曰:“南岳石头是汝师也。”遽抵南岳,还以前意投之。石头曰:“著槽厂去。”师礼谢入行者房。随次执爨役凡三年。忽一日石头告众曰:“来日铲佛殿前草。”至来日,大众诸童行各备锹镬铲草。独师以盆盛水净头。于和尚前胡跪。石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又为说戒法,师乃掩耳而出。便往江西,再谒马师。未参礼,便入僧堂内。骑圣僧颈而座。时大众惊愕,遽报马师。马躬入堂视之曰:“我子天然。”师即下地礼拜曰:“谢师赐法号。”因名天然。马师问:“従什么处来。”师云:“石头。”马云:“石头路滑,还弛倒汝么。”师曰:“若弛倒,即不来。”乃杖锡观方。居天台华顶峰三年。往余杭径山礼国一禅师。

下面是五蕴浮云空去来,自然界的一切的这些烦恼、这些无常,就算平时说的那执着力作用下的因果,这些当它无法发起作用的时候,也就是在如来藏状态你的心无法沾染,失去了这种执着力,它无法发起作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能够显现,也就是说不能够产生它本来的那种作用。但是如果你没在那种状态,那么它一定是存在的,这是其中一点;
第二点,即使在如来藏状态,那么你认为你就消灭了那个因果吗?不存在消灭的问题。因为因果有一个共性的和一个如来藏的妙用,所以它不存在一个消灭不消灭的,人不可能永远自观自在,一直就这样观着自己,他还要去对待平时的这种六道的人啊等等,因为这是如来藏的妙用,所以他要解脱他们、救助他们,但是事实上又没这回事,因为他们都是一种幻化的“心力”,但他还要这样去做的时候呐,那么这些【五蕴】它就像浮云一样来来去去发不起作用。这个五蕴浮云在一般人它是显现作用的,虽然没实体,但显现作用;但在如来藏状态它不显现作用,但它并不等于它消灭。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看三毒水泡虚出没,这个也是因为不发起作用,和那个是一回事的,所以这个就是关于五蕴浮云、关于无常、三毒水泡、因果等等,这些统统建立在执着力的作用上,在你回归如来藏,消灭了我执,没有了这种执着,所谓的执着就是发起作用,将来在你从如来藏出来的时候,你会觉得一个心力一下子就升起,你就是一下子就让它现形、现前了,也就是一下子,比如说这些爱呀、恨呀、喜欢、厌恶呀等等、等等,我与他啊这些觉受啊等等,那么统统能发起作用,所以这个就是执着,用另一个词来说就是发起作用问题,就是发起作用,你就简单这样理解,如果要不然的话,你不知道这个执着究竟是什么,因为你现在一直生活在执着中,你执着的心去破除执着这都是不行的。
因为什么呢?不可能有那种心动,将来到那种情况下之后你自然就体会到一种心动;那么定中也没有这回事,定中哪怕你观到“空”,观到那个“无”,观到“我见”和“他见”这个对立念出现,因为这个观无我也能观到这一点,从如来藏出来还能观到这一点,所以那个观无的时候,他从那个无的境界出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心动,他也是自然退失的,将来大家到那个地方体会一下,到了一定程度它自然就会退,它不是如来藏状态,如来藏状态是不存在这回事的,不存在退的,它必须是你这样去努力地去做,让它发起作用,然后它才能。所以这个就是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就是不发起现形、不发起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03 16: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