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韵教育吧 关注:28贴子:737
  • 0回复贴,共1

模仿是把双刃剑,这些家长一定要注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儿童方面,儿童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可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外部模仿和内部模仿等多种类型。
1
模仿,是一把双刃剑
前不久,湖南株洲一所小学,孩子收到了模仿名画的作业。在全校性的美术课上,老师考虑孩子年龄还无法理解名画,就布置了特殊的作业:模仿一幅名画。想让孩子通过名画模仿,加深画作的印象并帮助其理解。

老师要求从外貌、神情、动作上尽可能还原著作。孩子积极参与到作业中,利用家中有限的道具,一面按原著模仿,又发挥奇思妙想进行创新,把一幅幅名画模仿得生动又有趣。
可是最近,又出一起因模仿角色受伤的新闻。
河北一对小兄妹因模仿游戏中的角色,从家中四楼楼顶跳下。
兄妹俩全身多处骨折,虽无生命危险,但哥哥的面部塌陷,眼睛也保不住。
9岁的妹妹说:“哥哥说游戏中从楼上跳下不会摔伤,就拉着我一起跳了。”原来,孩子是在模仿《迷你世界》和《和平精英》中的角色。
同样是模仿,有的孩子学到了知识,但有的却受到伤害。
胡适说:“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
2
模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宋庆龄在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谈话中说:
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
大人欺骗孩子,孩子也学会了欺骗;
大人打孩子,孩子也学会了打人;
大人大公无私、团结友爱、艰苦朴素、诚实勇敢,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从一岁开始就会主动去模仿父母的行为和语言,父母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习惯,尽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记得有一个公益广告就是在讲孩子的模仿力。清晨,孩子学着爸爸的样子刷牙,穿衣,吃早餐。这样温馨的画面,让人看了都觉得幸福。可是画面一转,爸爸翘着二郎腿点了根烟;儿子随即也效仿着这位父亲翘着二郎腿,点着了烟火。
这样的画面,让每个做家长的看了,相信大家心中都会有各自的体会吧。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的确是超强的,而这模仿力就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做家长的,把这模仿力用好了,就是把好剑,用不好,毁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3
引领孩子在模仿中学习
恰当模仿,能让孩子收益不少,但也需要为孩子的模仿“保驾护航”。
引导孩子模仿角色正能量的一面
得到父母的支持,孩子在模仿角色上会更有信心和热情。为避免孩子误用热情,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模仿角色正能量的一面。
孩子认识事物非黑即白,不能把角色的长处和短处区分开来。如果孩子对于角色的正、负面行为全盘接收,容易造成他行为的偏差。
因此,父母需要告诉孩子,模仿也需要取人之长,而不是学人之短。
不随意打断孩子的模仿
孩子的模仿,可能发生在任何场合,父母不要随意打断。
在某运动会上,一位身穿迷彩服的小男孩,执意要坐在兵哥哥身边。原来,男孩想模仿兵哥哥的威武庄严。

他端坐在椅子上,把手中旗子调整到和旁边兵哥哥一致,连手指头都规规矩矩地并拢,认真模仿也不嫌干坐枯燥了。见孩子认真了,原本打算带他离开的爸爸,也只好作罢。
让孩子在模仿中自主,他就能更多尝试到成功后的喜悦,同时也让孩子有持续的兴趣,自发自愿的模仿,才会更加有益。
叶圣陶说:“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
不止是艺术,任何行业的起步都是模仿,逐渐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才走向成功,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
模仿不是让孩子默守陈规,而是为了让他有更独到的创新。
保护好孩子模仿的意愿,因它是孩子创造人生的起点。
愿每个孩子,在模仿中创造出独特的自己,拥有美好又特别的人生。


1楼2020-09-14 10: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