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时隔多年后,我已经渐渐不再记得那夜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具体细节。
而对他的再多印象也就是只有那副不论是何时都能挂着不安分笑意的脸庞。
那夜的风的确是很大,漆黑的夜慕像厚厚的帘子遮去了眼前一切,只有那模模糊糊的几声铜铃声响透过无边无际的黑暗,纵使是隔了多年却依旧回响在耳边。
第一章
我第一次见到甘宁是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夏口与黄祖的一次对战。
战前部署的很充分,进攻路线,资源补给,统帅士卒,无不精密筹备,军中上下到处洋溢着必胜的信心与决心——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孙权早就想展开这场决战了,初平二年的时候,黄祖在与孙策、孙权的父亲孙坚交战时,将孙坚射死,杀父之仇,自然不共戴天,非但孙权,曾经跟随过孙坚的旧部们都早已对夏口这头虎视眈眈的卧虎仇恨已久。
先锋则一向为凌操,我的父亲。他一贯骁勇善战,大小战役,无论胜算差距多么悬殊也均未有过丝毫畏惧。为人侠义,百姓威服,江东上下之人无不有所耳闻目睹其英勇风姿。
却不曾料想,这竟是他最后一次为前锋冲阵在先了。
——建安八年十一月——
孙权率领精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率余兵为其断后才得以保全黄祖身家姓命,他还于败退途中射杀破贼校尉凌操——当时还是少年的凌统的父亲,是以孙军不敢再追,甘宁立下大功,于军内外名声大噪,孙权军上下皆知。
而那家伙当时身着一身极其张扬的锦衣,是上等的蜀锦吧——只肖一匹便可教一寻常人家几月不愁吃喝,就这样暴殄天物般被他三裁两裁当作了普通衣物。
他腰悬几枚古铜色的铃铛,声音清脆,即使是在浴血扬沙的战场上相隔着数米,也听得极为清楚。手上持一只张牙舞爪的弓。弓身被漆成了夺目的金红色,背上几只野雉羽毛箭,尖锐的箭头反射着寒芒,这样一身别样的装扮,在这风沙弥漫的战场上很是惹眼。
长天如同泼墨画一样阴的压抑,漠漠的看不到尽头,仿佛漫无边际的低雾,西方一点红光如血入画,远处重重叠叠的峰峦尽消失在血红色的尽头,扬尘滚滚,追兵直捣黄祖老巢,厮杀声震天。
退到岸边后,黄祖的军队就不能再一昧撤退了,那样无异于将自家后院拱手让人,因而两军博弈的主战场就成了岸边,一方乘胜追击,一方则拼死相搏,但人数依然少的可怜——逃跑的和殒命的已几乎一样多。
身为将领一员的甘宁却没直接参与这一场面对面的生死博弈,他在斜后方指挥着这一队的作战,胯下战马受周围嘈杂环境的影响有些焦躁的刨了刨地,却因为主人的控制而原地不定,他始终漫不经心的眯着眼扫视前方,从箭筒中抽出支箭后却只捻在手里不急着射出。
擒贼先擒王。
他悄无声息地将虚着举起来的弓慢慢转了个角度,视线超越了眼前的战况而死死锁住了更远处的一点,接着他不曾移动半寸目光,双手急速弯弓搭箭,直到那弦已经崩的可以听见勒紧到极致的声音了后,拉弦的手才悄然放松。
至此,还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很不起眼的举动。
但是很快就不一样了。那只猛然出鞘的箭旋即巧妙的穿过了重重的人影与马匹,准确无误的贯入了正奋勇当先,浴血斩敌的凌操的身体中,于千军之中直取上将,不偏不倚,箭法精准,混若天成。
一声不详的惊呼首先从那一角四散传开,接着演变成了众人惊恐的瞪视。而当我转过头时,正看到那支绑着羽毛的箭矢直直地钉进凌操的胸前。我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奔过去,也没来得及见凌操表情凝固前的最后一面,他就直直倒下了。
我已经不记得那一瞬间我是怎样奔过去的,怎样握住的他的手,不敢置信的望着他前一秒还鲜活的面孔,父亲就这样轻率的……战死了?那支箭依然保持着它射入这一具躯体时的最后的样子,我猛的转头循着那只箭射来的轨迹望向他。
恰好甘宁转去了头上马,弓和箭都背在腰间了,几个士兵向他围过去道贺,不住称赞他箭法的出神入化——仅仅是看那些千篇一律的表情就能猜到。那一回头,我只能看到他的侧颜。红日的一抹阳光照在他身上,淡淡的影子拉长了投在地上,红的刺眼,轮廓都变成了金黄色,让人觉得像是什么天之骄子,他面对着那些人侧了侧头,好像正畅快的大笑着。
眉目都是那么刺眼。我于是在平生首次,憎恨自己在关键时刻的无能。
然而那时上天却如同在开玩笑一样地告诉我这个事实:我只能目送着他的离去,无法马上报仇,因为此时凌操战死,军中斗志马上便失了大半,追下去只是徒劳,也没有什么意义,不久,这场来式浩大的战役就草草结束了。
时隔多年后,我已经渐渐不再记得那夜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具体细节。
而对他的再多印象也就是只有那副不论是何时都能挂着不安分笑意的脸庞。
那夜的风的确是很大,漆黑的夜慕像厚厚的帘子遮去了眼前一切,只有那模模糊糊的几声铜铃声响透过无边无际的黑暗,纵使是隔了多年却依旧回响在耳边。
第一章
我第一次见到甘宁是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夏口与黄祖的一次对战。
战前部署的很充分,进攻路线,资源补给,统帅士卒,无不精密筹备,军中上下到处洋溢着必胜的信心与决心——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孙权早就想展开这场决战了,初平二年的时候,黄祖在与孙策、孙权的父亲孙坚交战时,将孙坚射死,杀父之仇,自然不共戴天,非但孙权,曾经跟随过孙坚的旧部们都早已对夏口这头虎视眈眈的卧虎仇恨已久。
先锋则一向为凌操,我的父亲。他一贯骁勇善战,大小战役,无论胜算差距多么悬殊也均未有过丝毫畏惧。为人侠义,百姓威服,江东上下之人无不有所耳闻目睹其英勇风姿。
却不曾料想,这竟是他最后一次为前锋冲阵在先了。
——建安八年十一月——
孙权率领精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率余兵为其断后才得以保全黄祖身家姓命,他还于败退途中射杀破贼校尉凌操——当时还是少年的凌统的父亲,是以孙军不敢再追,甘宁立下大功,于军内外名声大噪,孙权军上下皆知。
而那家伙当时身着一身极其张扬的锦衣,是上等的蜀锦吧——只肖一匹便可教一寻常人家几月不愁吃喝,就这样暴殄天物般被他三裁两裁当作了普通衣物。
他腰悬几枚古铜色的铃铛,声音清脆,即使是在浴血扬沙的战场上相隔着数米,也听得极为清楚。手上持一只张牙舞爪的弓。弓身被漆成了夺目的金红色,背上几只野雉羽毛箭,尖锐的箭头反射着寒芒,这样一身别样的装扮,在这风沙弥漫的战场上很是惹眼。
长天如同泼墨画一样阴的压抑,漠漠的看不到尽头,仿佛漫无边际的低雾,西方一点红光如血入画,远处重重叠叠的峰峦尽消失在血红色的尽头,扬尘滚滚,追兵直捣黄祖老巢,厮杀声震天。
退到岸边后,黄祖的军队就不能再一昧撤退了,那样无异于将自家后院拱手让人,因而两军博弈的主战场就成了岸边,一方乘胜追击,一方则拼死相搏,但人数依然少的可怜——逃跑的和殒命的已几乎一样多。
身为将领一员的甘宁却没直接参与这一场面对面的生死博弈,他在斜后方指挥着这一队的作战,胯下战马受周围嘈杂环境的影响有些焦躁的刨了刨地,却因为主人的控制而原地不定,他始终漫不经心的眯着眼扫视前方,从箭筒中抽出支箭后却只捻在手里不急着射出。
擒贼先擒王。
他悄无声息地将虚着举起来的弓慢慢转了个角度,视线超越了眼前的战况而死死锁住了更远处的一点,接着他不曾移动半寸目光,双手急速弯弓搭箭,直到那弦已经崩的可以听见勒紧到极致的声音了后,拉弦的手才悄然放松。
至此,还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很不起眼的举动。
但是很快就不一样了。那只猛然出鞘的箭旋即巧妙的穿过了重重的人影与马匹,准确无误的贯入了正奋勇当先,浴血斩敌的凌操的身体中,于千军之中直取上将,不偏不倚,箭法精准,混若天成。
一声不详的惊呼首先从那一角四散传开,接着演变成了众人惊恐的瞪视。而当我转过头时,正看到那支绑着羽毛的箭矢直直地钉进凌操的胸前。我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奔过去,也没来得及见凌操表情凝固前的最后一面,他就直直倒下了。
我已经不记得那一瞬间我是怎样奔过去的,怎样握住的他的手,不敢置信的望着他前一秒还鲜活的面孔,父亲就这样轻率的……战死了?那支箭依然保持着它射入这一具躯体时的最后的样子,我猛的转头循着那只箭射来的轨迹望向他。
恰好甘宁转去了头上马,弓和箭都背在腰间了,几个士兵向他围过去道贺,不住称赞他箭法的出神入化——仅仅是看那些千篇一律的表情就能猜到。那一回头,我只能看到他的侧颜。红日的一抹阳光照在他身上,淡淡的影子拉长了投在地上,红的刺眼,轮廓都变成了金黄色,让人觉得像是什么天之骄子,他面对着那些人侧了侧头,好像正畅快的大笑着。
眉目都是那么刺眼。我于是在平生首次,憎恨自己在关键时刻的无能。
然而那时上天却如同在开玩笑一样地告诉我这个事实:我只能目送着他的离去,无法马上报仇,因为此时凌操战死,军中斗志马上便失了大半,追下去只是徒劳,也没有什么意义,不久,这场来式浩大的战役就草草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