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转载]名高天下,自当辨襄阳南阳--诸葛亮“躬耕地”揭密
2013-11-04 18:17阅读:26
原文作者:白河潮
诸葛亮(181-234年)是妇孺皆知的大名人,“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是古人对他的确评,“三顾草庐”是众所周知的史实,“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这是一段可以流芳千古的传奇。
然而三顾地在何处?是在当今的湖北襄樊(当时称襄阳)隆中,还是在河南南阳(当时称宛)卧龙岗?从有晋以来一直争吵了一千多年,如治乱丝,如理乱麻,却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为了息争,清代湖北籍的南阳知府顾嘉蘅在南阳武侯祠题写了“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的对联,但这种“和稀泥”的态度于事无补,争吵从未断绝过。直到今天,既为了“还实于史”,也为了各自的地方利益,襄阳和南阳的争吵有愈演愈烈之势。 “襄阳说”认为隆中有诸葛故居是有多处史料为证的无可争辩的事实,诸葛亮自叙中的“躬耕于南阳”指的是南阳郡,隆中在当时属于南阳郡;“南阳说”则认为诸葛亮多次自称“躬耕于南阳”才是最可信的史料,隆中只是他游学时的“寓居地”,并非故居,汉水以北的南阳郡从未管辖汉水以南的隆中。我认为两说都有许多致命的无法解释的缺陷,现各举其一。
一、“草庐”--“襄阳说”无法跨越的梦魇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诸葛亮传》)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诸葛亮文集-黄陵庙记》)
诸葛亮多次自称躬耕时的居室为“草庐”,这应该是毫无争议绝对可信的第一手史料。“庐”字,查各种古汉语字典,通常的解释都是“简陋、临时性的住所”,例如“中田有庐”(《诗经-小雅-信南山》),例如“唯子贡庐於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史记-孔子世家》) ,例如“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上面举的例子可知,“庐”和“家”、“室”、“屋”等住所名称是有明显区别的,即“庐”是住所名称中最低档次的一种称呼,在《艺文类聚-居处部》中“庐”也的确是排在最末位的。如果要追本溯源,“庐”在甲骨文中的本字是“六”,字源意思的确就是和字型一样的只有一个屋 顶几根房梁的简陋住所。“草庐”,翻译成现代汉语,简直就是“民工窝棚”。我们知道,诸葛亮和刘表是世交(《献帝春秋》记载诸葛亮叔父诸葛玄和刘表是好友,诸葛玄被刘表派往豫章当太守,并殉职于西城),还是亲戚,(《襄阳耆旧记》记载襄阳豪族蔡瑁大姐为刘表“后妇”,小姐嫁黄承彦,而黄承彦是诸葛亮岳父,所以刘表实为诸葛亮的姨父),和荆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既是世交又是亲戚,两家又没发生过什么冲突,投靠刘表的诸葛亮姐弟四人,居然住的是“民工窝棚”,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我们不妨把对“襄阳说”有利的关于诸葛亮住所的史料按时间顺序罗列如下:
“晋永兴(304—306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西晋王隐《蜀记》)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避暑台”(东晋习凿齿《襄阳记》)
“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孔明宅,宅有井,深四丈余,广一尺五寸,垒砖如初”(刘宋盛弘之《荆州记》)
“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刘宋盛弘之《荆州记》)
“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萧梁鲍至《南雍州记》)
“沔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从以上的史料可以看出,对诸葛亮住所的称呼历来是“宅”、“家”、“院”、“屋”等,从未出现“庐”字(《水经注》里出现的“草庐”只是引用),有“三间屋地”,有“避暑台”,还能用砖垒个“深五丈广五尺”的水井,这样的居室却居然是“草庐”,未免太匪夷所思。或许另有正房,“草庐”只是偏房?但连续三次都在“草庐”里会见刘备这样尊贵的客人,未免太牵强;又或许诸葛亮有称正常居室为“庐”的特殊习惯?但他给后主上书分明写的是“臣家成都”而非“臣庐成都”。总而言之,诸葛亮自叙中的“草庐”,是“襄阳说”无法跨越的梦魇。
2013-11-04 18:17阅读:26
原文作者:白河潮
诸葛亮(181-234年)是妇孺皆知的大名人,“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是古人对他的确评,“三顾草庐”是众所周知的史实,“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这是一段可以流芳千古的传奇。
然而三顾地在何处?是在当今的湖北襄樊(当时称襄阳)隆中,还是在河南南阳(当时称宛)卧龙岗?从有晋以来一直争吵了一千多年,如治乱丝,如理乱麻,却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为了息争,清代湖北籍的南阳知府顾嘉蘅在南阳武侯祠题写了“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的对联,但这种“和稀泥”的态度于事无补,争吵从未断绝过。直到今天,既为了“还实于史”,也为了各自的地方利益,襄阳和南阳的争吵有愈演愈烈之势。 “襄阳说”认为隆中有诸葛故居是有多处史料为证的无可争辩的事实,诸葛亮自叙中的“躬耕于南阳”指的是南阳郡,隆中在当时属于南阳郡;“南阳说”则认为诸葛亮多次自称“躬耕于南阳”才是最可信的史料,隆中只是他游学时的“寓居地”,并非故居,汉水以北的南阳郡从未管辖汉水以南的隆中。我认为两说都有许多致命的无法解释的缺陷,现各举其一。
一、“草庐”--“襄阳说”无法跨越的梦魇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诸葛亮传》)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诸葛亮文集-黄陵庙记》)
诸葛亮多次自称躬耕时的居室为“草庐”,这应该是毫无争议绝对可信的第一手史料。“庐”字,查各种古汉语字典,通常的解释都是“简陋、临时性的住所”,例如“中田有庐”(《诗经-小雅-信南山》),例如“唯子贡庐於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命曰孔里”(《史记-孔子世家》) ,例如“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上面举的例子可知,“庐”和“家”、“室”、“屋”等住所名称是有明显区别的,即“庐”是住所名称中最低档次的一种称呼,在《艺文类聚-居处部》中“庐”也的确是排在最末位的。如果要追本溯源,“庐”在甲骨文中的本字是“六”,字源意思的确就是和字型一样的只有一个屋 顶几根房梁的简陋住所。“草庐”,翻译成现代汉语,简直就是“民工窝棚”。我们知道,诸葛亮和刘表是世交(《献帝春秋》记载诸葛亮叔父诸葛玄和刘表是好友,诸葛玄被刘表派往豫章当太守,并殉职于西城),还是亲戚,(《襄阳耆旧记》记载襄阳豪族蔡瑁大姐为刘表“后妇”,小姐嫁黄承彦,而黄承彦是诸葛亮岳父,所以刘表实为诸葛亮的姨父),和荆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既是世交又是亲戚,两家又没发生过什么冲突,投靠刘表的诸葛亮姐弟四人,居然住的是“民工窝棚”,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我们不妨把对“襄阳说”有利的关于诸葛亮住所的史料按时间顺序罗列如下:
“晋永兴(304—306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西晋王隐《蜀记》)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襄阳有孔明故宅,有井,深五丈,广五尺,曰葛井。堂前有三间屋地,基址极高,云是避暑台”(东晋习凿齿《襄阳记》)
“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孔明宅,宅有井,深四丈余,广一尺五寸,垒砖如初”(刘宋盛弘之《荆州记》)
“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刘宋盛弘之《荆州记》)
“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萧梁鲍至《南雍州记》)
“沔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从以上的史料可以看出,对诸葛亮住所的称呼历来是“宅”、“家”、“院”、“屋”等,从未出现“庐”字(《水经注》里出现的“草庐”只是引用),有“三间屋地”,有“避暑台”,还能用砖垒个“深五丈广五尺”的水井,这样的居室却居然是“草庐”,未免太匪夷所思。或许另有正房,“草庐”只是偏房?但连续三次都在“草庐”里会见刘备这样尊贵的客人,未免太牵强;又或许诸葛亮有称正常居室为“庐”的特殊习惯?但他给后主上书分明写的是“臣家成都”而非“臣庐成都”。总而言之,诸葛亮自叙中的“草庐”,是“襄阳说”无法跨越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