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杨布衣吧 关注:15贴子:1,233
  • 7回复贴,共1

隋末唐初众生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是一个非常令人神往的朝代。也许三百年的时间比不上周八百年的长寿,但是三百年的时间,已经足够展现它的风采。三百年的唐朝是一个华丽雄奇的舞台,上演了一出生动的活剧,活剧里的人,或英武,或机智,或风流,或慷慨,或儒雅,或豪迈,或卑鄙,或强悍,或残忍,人物脸谱之众多丰富,盖过了任何一部可以演出的戏剧。
一个朝代总有兴衰。三百年的大唐,同样有着兴起、强盛、繁华、动乱,也有着衰败。安史之乱前的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高峰。要达到这个高峰,就要有一段登峰之路。下面让我们一起,一边仰着头,一边歌唱着,随着历史的脚步,随着不同人物的转换,慢慢的走一遍初唐的路……



1楼2009-10-27 08:35回复
    薛氏父子 
    薛氏父子,即薛举和薛仁果,号称西秦.关于薛仁果的名字,新旧唐书是写作"仁杲"的,而礼泉的昭陵石刻等则写为仁果.这支父子兵和李氏父子的目标一样,也是要进兵长安.结果,他们晚了一步,只好加紧围攻扶风.有一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关中一地不容二虎,所以薛氏父子是李氏父子最大的威胁,反过来,李氏父子也是薛氏父子最大的进攻目标. 
    既然两家都互相视为仇敌,那自然打仗没商量了.唐与西秦之间的战争是三部曲,有点像"三局两胜",前两场各有胜负,第三场则是一战而定成败.第一场是薛仁果大战李世民,结果被打的大败.这场仗把薛举打的有点怕了,甚至问起部下"有没有投降的天子".不过马上他们时来运转,第二次大仗就赢回来了.这一次薛举亲自出马,唐朝方面仍是李世民为主帅.这次打仗出了点事,就是李世民忽然病了,结果刘文静和殷开山两人按书中的说法便是擅自出兵,然后搞得大败而归.这个不听号令可能还有商榷,但两个事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李世民的确病倒了,二是唐军的确大败,而且败的非常惨:死者十之有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都被俘虏.于是郝瑗劝薛举说:"今唐兵新破,关中骚动,宜乘胜直取长安."然而薛举却在此时病死掉了,被迫出局.如果他能够坚持打到长安的话,那么也许李渊就得亲自出马了.薛举死后,薛仁果继承了他的王位,于是第三次大战又开始了.这一次唐朝主帅仍为李世民,而这一次他采取的方法是后来他常用的坚壁不出,后发制人.消耗了六十天,终于把薛仁果的粮食耗尽了,因此李世民命人在浅水原引诱薛仁果,然后分兵两路进攻.西秦将领宗罗睺大败,只好逃跑.最后在折墌城,薛仁果看到大势已去,便开城投降了. 
    战后,按例是李世民一番分析,然后便是处理降兵降将之类的事了.李渊的意思是,因为薛仁果的人当初杀了很多唐朝将士,因此要把他们全杀掉.这时站出来劝阻的人是李密,他认为正因为薛仁果杀了这么多人所以才会灭亡,"怀服之民,不可不抚".可见李密其实还是很想在唐朝好好做事的,奈何李渊之城府非李密所能料--由此可见,李密也是有点没头脑,李渊会对那些敌将起杀心,也同样会对他起杀心,但是他却没想到.不过李渊这次倒真听了他的意见,放过了其他人,但谋首也就是薛仁果仍然被斩首. 
    于是薛氏父子就是这样被灭亡了.


    3楼2009-10-27 08:41
    回复
      李轨 
      关中一带,除了李渊,薛举之外,还有一个李轨.李轨的称王,也是根据谶语,被人推举上来的--由此可见隋末"李氏将兴"的传言的确是存在的. 
      李渊攻打薛举之前,联络李轨,通鉴上写是"共图秦陇",想来多半也是许了个牙疼咒之类的话,约好给他一些好处,而且李渊又祭起亲善的法宝,称李轨为"从弟"(堂弟).这样的买卖李轨当然愿意做,于是派弟弟李懋到长安入贡.李渊授他大将军的封号,而且拜李轨为京州总管,而且封为凉王.这样的待遇可是比李密那个光禄卿好了很多倍.李轨倒是想接受,怎奈有个曹珍反对去帝号,因此不接受唐的封赏,而回信中又弄了个不伦不类的自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实在是很可笑,不过李渊却是气的来不及笑了,决定武力解决这个不识抬举的"皇从弟". 
      杀鸡焉用牛刀,李轨势力本来在三方当中就是最弱的,何况李轨鸩杀了谋主梁硕以来,内部也一直不大团结.最后在安修仁与安兴贵的合谋兵变下,被俘,送至长安后被斩. 
      李轨被灭后,关陇一带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势力,李唐王朝终于在此站稳了脚跟.


      4楼2009-10-27 08:42
      回复
        刘武周 
        李唐王朝好容易在关中站稳了脚跟,却没想到后院失火,当初自己发迹的地方如今却被别人占领了.抢了李氏的家的人,便是刘武周. 
        刘武周,传说他的母亲怀他时梦见了一只雄鸡入怀.古时有很多这种传说,大凡兴过一点浪的人都有个不平常的来历,不过一般多是日月入怀,要么龙或者鱼都是有的.在禽鸟类中,最典型的是后世的岳飞,不过他出生时是真的有一只大鸟飞到了屋顶上,他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只不过他的父亲有没有认准那鸟就是他想象中的鹏则是另一回事了.鹏是很威风的,可是鸡就不然了,即使是雄鸡也一样.刘武周怎么会选这样一只动物真是匪夷所思. 
        大业十三年,刘武周在马邑杀了王仁恭,自称太守,然后投靠了突厥,封为定杨可汗--想来幸亏刘武周没有建立什么朝代,不然他比后晋的石敬塘唯一好的地方就是,他还没有自称"儿皇帝".不过投靠突厥在当时好像是比较流行的,即使是李唐此时也是有求于突厥,但,说几句臣服的话对李渊来讲也不过是发个牙疼咒(至此已经是三个牙疼咒了),但他并未接受突厥的封号,这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了. 
        主张入侵太原的,是宋金刚.宋金刚可谓大将,善用兵,他被窦建德打败后投奔刘武周,刘武周很高兴,封他为宋王,委以军事重任,并且家产也分了他一半,还把妹妹嫁给了他.这种信任程度可以说相当深了,仅次于翟让的让位. 
        武德二年四月,刘武周进军黄蛇岭,唐齐王李元吉派张达率军驱逐,结果全军覆没.于是刘武周攻占石州,平遥,介州之后,可以说已经包围了太原.于是李渊派出姜宝谊,李仲文迎战,又是大败.然后,李渊任命亲信裴寂为主帅,不想被宋金刚切断了水源,导致再一次的大败.眼看太原就要守不住了,李元吉非常有英雄气概的对司马刘德威说:"你用弱兵守城,我带着强兵出战."然后连夜带着家人逃到了长安,把李渊气的直想杀人.这种情况下,李唐的王牌军终于登场了. 
        在十一月的寒风中,李世民率部踏着冰渡过了黄河,屯兵柏壁.然后又是相持.百姓听说是秦王李世民到了,于是莫不归附--这个,嘿嘿,说实在的,当时李世民除了很能打以外并没有什么政绩,百姓为什么要归附呢 不管是真的归附也好,是四处抓人也好,反正来的人越来越多了,然后便"渐收其粮食".有点"抢"的意思,但却是非常客气的抢,因此史家此处用了一个很能体现这种客气的动词"收".不管怎样,反正唐这边的粮食问题是解决了,李世民又用对峙后发制人的方法,开始消耗刘武周的粮食.粮食总有耗尽的一天,没吃的了就只好逃,敌人逃了就只有追.于是,宋金刚一路逃了下去,而李世民则是追了一路.双方都是强行军的速度,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不光如此,双方还要交战数十合.这样一来吃饭的时间是没有了,即使想吃,粮草也追不上来,所以谁都没法吃,即使是李世民,也是两天没吃饭,三日没解甲.在雀鼠谷唐军抓到了一只堪称世界上最悲惨的羊,把它分吃了--其实也就是喝羊汤,从后来大家在介休城里一起狼吞虎咽的情况来看,好像不存在谁独吞了羊肉的情况.宋金刚那边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更惨,他们在士气上又输了一筹,不过这也许有助于逃跑速度的加快……最后果然刘武周和宋金刚逃跑的更快些,没有让李世民抓到,都逃到了突厥,可是最后又都为突厥所杀,客死他乡. 
        刘武周一灭,唐的王业之基也夺了回来,然而李唐王朝并不甘心就此作罢.他们想当的,不是偏安一隅的唐王,而是真正一统天下的大唐皇帝.


        5楼2009-10-27 08:42
        回复
          这时怎么看窦建德都是非常有利的.可是谁又知道和李密的意思差不多,窦建德也是一战而败,败的一塌糊涂,自己都成了人家的俘虏. 
          本来王窦之间是敌国关系,可是洛阳被围,危急之下王世充只好求助于窦建德.中书舍人刘斌认为应该援助王世充,而且唐郑两军都已经疲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渔翁得利的时机.刘斌的看法应该说是没有错的,像后世有人说窦建德不应该来只怕并不恰当.因为一旦唐朝占领了洛阳,那么据有长安,洛阳东西二京的唐实力可说是大增,其地盘再也无人可及,而且那样的话李世民得以全力以赴的攻打窦建德,窦若再想取用是难上加难.这个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不过答应王世充后,窦建德并不急于出兵,而是派人给李世民写了封信,劝他回去.信里自夸了一通,然后又展望了一番唐军前景:"彼(就是指唐军)则外无救援,内绝军粮,将听楚歌之声,方见崤陵之哭",文采是有了(此信当然不是窦建德亲写,是孔德绍写的),可惜也只是大话.想想真是可笑,李世民哪能凭他一封信就给吓回去呢 李渊写信李世民尚且没有退兵,何况窦建德.但窦建德同意出兵帮助王世充,对李世民压力也不小.好在窦建德一时也不能出兵,因为他正在对付孟海公. 
          时间拖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武德四年,王世充眼里的救星窦建德总算发兵了.此时夏军新破孟海公,可谓士气正盛,而且三方对比一下,的确夏方最有利.假如我们回到当初猜测一下此战的结果,只怕能料到最后那样一个结局的人不多. 
          夏出兵了,李世民必须决定相应措施.当时唐军中展开一场大辩论.正方一辩郭孝恪立论,说应该打而不该撤兵,因为这样可以一举灭掉两国.正方二辩薛收发言认为"洛阳乏粮,无法守太久,窦建德来援则是要置我方于死地,因此不能让他们合力攻击,否则就麻烦了.所以要分兵据守成皋,以逸待劳,先破窦建德,王世充自然不难收降".反方一辩,二辩,三辩萧瑀,屈突通,封德彝一起发言,认为"吾兵疲老,世充凭守坚城,未易猝拔,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吾腹背受敌,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最后正方三辩李世民拍板决定:"世充兵摧食尽,上下离心,不烦力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海公,将骄卒惰,吾据武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险争锋,吾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旬月之间,世充自溃.城破兵强,气势自倍,一举两克,在此行矣.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两贼并力,其势必强,何弊之承 吾计决矣!"千百年而下,当我们再看这场辩论时,不得不佩服李世民当时的果断和勇气. 
          既然决定分兵,那么事不疑迟,立刻动身.李世民率三千五百骑兵奔赴虎牢关,刚一去就亲自出战,连设三道埋伏,然后以自己为饵引诱窦军出击,结果五百人对战五千人居然获得了胜利.开头就败了一阵,而且人家还是以少胜多,窦建德一定郁闷之极. 
          此后两军相持,直到四月,窦建德军中谋臣凌敬进言劝窦建德去攻打太原.这是有点围魏救赵的意思了.但是窦建德没听.后来窦建德失败,有人归罪于此,这个后面再说.那么既然没听,只好相持. 
          这样又到了五月,李世民认为时机成熟,于是出兵与窦建德会战.从早晨开始李世民严阵以待,夏军虽然占据人数上的优势,但双方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大举出战,窦建德的这个优势显示不出来.到了中午,夏军又渴又饿,而且还很累--看来夏军的素质确实没有唐军高,唐军别的不说,这个耐饥大概是早就练出来了,经历了追刘武周时三天两夜的不吃饭,这次这个根本不算什么.就在中午这会,李世民准确抓住了时机,带兵猛攻.当时窦建德正在接受大臣们的朝拜--真是太凑巧了,简直让人怀疑他内部是不是奸细出卖情报.结果窦建德混乱之中也无法指挥,十余万人得不到有效组织,于是大乱,被俘虏了五万人.窦建德没办法,只好突围,中了一槊,在牛渚口落下马来.唐将白士让下手要杀他,这时人的求生本能发挥了作用,窦建德大呼:"我是窦建德……" 
          被俘的窦建德被带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问他:"我们打王世充与你何干,你何苦大老远的来这里犯我兵锋 "窦建德说:"今不自来,恐烦远取."--反正我们迟早都会打一仗,即使我不来,你将来也要去找我麻烦,既然如此,何不早些决一雌雄 窦建德本来是为了救援王世充,没想到自己比王世充更早一步落入敌人手中.围城打援的极致,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吧.虎牢关之战可说是唐朝开国之初非常经典而且精彩的战役,经此一战,唐基本上平定了天下. 
          


          10楼2009-10-27 09:03
          回复
            他自己的粮道却不能保证安全.不错,那样的话唐军是有被前后切断的危险,但前后夹击的危险也将困绕着窦建德.这是一场狭路相逢的战争,虎牢关前是这样,太原城前也是这样.现在假设窦建德出兵太原,有人觉得他胜率大,但出兵救郑之前又何尝不是如此 若以用兵之"奇正"之说,则窦建德当属"正",而不善"奇".既然狭路相逢,则勇者为胜,这是个比"奇"的时候,谁更能用"奇",胜率就更大.李世民于出兵虎牢之前,想的是先据守虎牢,等待洛阳自毙,但当他发现有机会胜窦建德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攻击.临机而变,窦建德显然不如李世民.因此,窦建德手下将军们说凌敬之言是书生之见,的确是有道理的.


            12楼2009-10-27 09:03
            回复
              刘黑闼 
              从时间上说,刘黑闼不是最后被消灭的,但刘黑闼却可以算是李唐立国最后一个障碍。此后的辅公佑、梁师都等人都只是大唐平定天下的余波,但这个真正的余波反倒更有危胁。说刘黑闼是"余波",是因为他并非在隋末起兵成为反王,而是在窦建德失败后其余部共同叛乱推举了他作首领。 
              隋末刘黑闼辗转了几次,终于在被李世绩生擒之后,作为俘虏献给了窦建德。由于过去是朋友,窦建德立即任用他为将军。窦建德失败之后,刘黑闼像其他没被杀掉的人一样,解甲归田了。 
              然而打败王、窦之后,唐军乃至唐廷的政策都比较怪。一般情况下李世民并不杀很多人,然而攻下洛阳之后,他却杀了一批洛阳的将军,如段达、杨公卿、朱粲、单雄信……其中朱粲是吃人魔王天怒人怨实在该杀(朱粲死后,很多积怨甚久的百姓向他的尸体抛掷砖瓦,按书上的话就是"须臾若冢",可见杀他实在是大快人心),而单雄信按说一向不计前嫌的李世民也不会计较,若是解释为怕他反覆无常倒也还过的去,但是其他人就没有必杀的理由了。或许是李渊的密令?此前李渊也曾对宇文士及有过"归语尔王:今取洛阳,止欲息兵。克城之日,乘舆法物,图籍器械,非私家所须者,委汝收之。其馀子女玉帛,并以分赐将士"的口头诏令,但这里是只是提了物品图籍和子女玉帛的分配方式,并未涉及到战后俘虏的问题,应当是另有分付吧。否则以李世民一向的作风,实难理解为什么要非杀不可,但这倒是很符合李渊的风格。李世民将王、窦等人献俘之后,李渊又下令要窦建德的将军们到长安来,这便惊动了他们,使窦的旧部以为李渊要大举清洗--事实上只怕也真是如此。李渊这样做自有他的考虑,如果他们真的来的话,那么自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杀掉了;如果不来的话,那必然会谋反,这样就可以用正大光明的理由派军剿灭。总之,无论怎么个杀法,都无疑会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唐初河北(河北不是今天我们说的河北省,而是比河北省要大的多的地区,就好比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兄弟们并不是在山东省一样)一直是李唐不大控制的来的地区,这一方面和家族之类的有关(后来唐修族谱,便要刻意降低山东士族的身份,而提高关陇贵族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和窦建德实在太得人心有关,直至后来河北都有人祭祀窦建德。因此如果能借机将窦的余部一网打尽无疑是最让李渊省心的方法了。 
              既然如此,那么窦的余部就不客气的选择了后者。刘黑闼也是在这种情况,担任了起兵的首领。说来这也和占卜有关,隋末不是流行了好一阵李氏将兴吗,窦的旧部占卜时占出来应立刘姓之人,所以想到了刘黑闼。刘黑闼一听说要起兵为窦建德报仇,十分高兴,杀掉了耗牛和大家一起大饱餐了一顿。刚开始时只有百余人,竟然袭破了一个县,可见这支队伍从一开始就不同凡响。此后又渐渐发展,人数也越来越多,唐的几个刺史都不是刘黑闼的对手。 
              那么朝廷此时就要插手了,李渊派李神通去平定。李神通曾经败在窦建德的手中,李渊这次让他去平定刘黑闼很可能是想给他一次复仇挣回面子的机会,要说李渊对自己的宗室真不是一般的好,可惜李神通实在有点不争气,但也不能全怪他,因为刘黑闼实在是难对付。那么可想而知,李神通又被打的大败,而且是和李艺一起败的。李艺此前对付窦建德还是有一套的,但刘黑闼就对付不过来了。打到宗城的时候,刘黑闼碰到了一个"老朋友",李世绩。当初就是李世绩把刘黑闼送到了窦建德那里。上一次是李世绩获胜,而这一次却是他的惨败:步卒五千人,皆殁于阵,世绩与武通仅以身免(很是奇怪,那时好像很多全军覆没的战斗,主帅却能仅以身免)。李世绩一定十分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杀了他呢? 
              刘黑闼的起兵使李渊终于认识到了河北实力的雄厚,并不是一个李神通就能应付的。这时李世民请战,恐怕他不请战李渊也得派他去了。总之,是李世民大军一到,就挫败了刘黑闼的几次进攻--注意,也只是挫败而已。这使得两人都必须重新估量一下对手,李世民还好说,看刘黑闼一上来几次挑战,显然是低估了李世民。 
              


              15楼2009-10-27 09:30
              回复

                就是对付刘黑闼的时候,唐军损失了一员大将,即罗士信。他应该就是后来小说中罗成的原型了吧,只不过罗成是在李建成、李元吉手下被逼上阵战死的,而真正的罗士信却是在李世民手下为了守洺水而死。本来若说战阵之间的勇武,罗士信并没有输,但是困守在吸引着刘军主力的城中,罗士信当然不好过,不巧的是,天降大雪,打乱了李世民的计划,无法按时援救洺水,也算是罗士信运气不好吧。 
                迟到的唐军到达洺水之后,仍用坚守不战的方法拖垮刘军。最后双方在洺水会战。这场战斗柏杨先生认为是一场不知名的残酷的"集体谋杀",最主要的原因是李世民没有提到"半渡而击",也就是说,柏杨先生理解为他的命令含义是在双方混战之际决水。当时看着虽然感觉有股寒气,但也是比较赞同的。可如今看来却有问题了,《资治通鉴》中是没提到半渡,但是新旧唐书上却是有的。至于司马光为什么没写半渡的字样,大概他以为那是个常识,所以不用写了吧。总之,借助水的冲击力,刘军被冲了个促不及防。刘黑闼逃到了突厥那里,这样他的第一次起兵,就此告终。 
                打完刘黑闼,李世民接着进攻徐圆朗。可是不知为什么,李渊突然让李世民回长安一趟。至今其原因我们都不得而知,很多人猜测是李渊生了疑心,可此时父子兄弟间的矛盾并不十分明显,而且这时李渊对李世民还是比较亲近的,疑心之说不免让人疑心。但除此之外,又能有什么理由呢?在长安说明形势后,李世民又回来接着打徐圆朗。 
                徐圆朗势力小,因此就得在实力之外下点功夫了,比如见风使舵,比如顺风而倒,总之,哪方有利投靠哪方。当听到刘黑闼大败,徐圆朗大惧,不知道该怎么好。有人提议让他让位给刘世彻(如此看来当时让位也是很风行的,很多反王竟然都是让位得来的),后来考虑到翟让的下场,徐圆朗便干掉了刚到来的刘世彻。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 
                后来刘黑闼卷土重来,这一次李建成主动请战,于是太子、齐王征讨刘黑闼。第二次刘黑闼又杀唐军一员大将,同时也是唐朝一位郡王级别的烈士,李道玄。李道玄本来很勇武,和李世民一起打洛阳的时候连李世民都赞叹不已。李道玄很欣赏李世民那种亲自上阵深入敌军东冲西撞的作风,于是也学着李世民的样子深入敌军。可是他却忘了李世民是全军的统帅,手下有若干忠心不二的将军,别人不说,单说尉迟敬德就从乱军阵中救了李世民好几次,而且接应部队决不敢怠慢堂堂秦王殿下。这些条件李道玄是没有的,而且要命的是他和副将史万宝不大合协,结果他深入敌军后史万宝想的却是以他为诱饵诱敌深入。那么李道玄的结果可想而知,但史万宝的盘算也落空了,唐军大败。 
                不过刘黑闼第二次兴兵已无第一次强劲,加之粮尽,何况唐当时基本上已经是天下之主了,刘军兵败是必然。这一次李建成听取了魏征的建议,宽大处理了河北叛军,一下子从人心上瓦解了刘军的斗志。当然,所谓的宽大是针对别人而言,刘黑闼则是被李建成就地正法了。临刑前,刘黑闼埋怨当初劝他起兵的人,看起来似乎更愿意去种田--但已举过一次兵,那么唐朝肯定不会容他,第二次再举兵也实属无奈。 
                刘黑闼死后,徐圆朗也宣告失败,遁逃的徐成为了唐初又一个被"野人"杀掉的人。 
                隋末起兵的英雄豪杰也好,投机倒把者也好,在武德朝基本上已被平定。还有一个梁师都是在贞观朝平定的,他是有突厥的撑腰,勉强苟延残喘。大唐当然不容许有这么一个障碍物在眼前,于是李世民利用梁师都势危援孤的困境,打算招降,但不知是不是因为看到了很多人被李渊杀掉的事实,梁师都很很顽强的拒不从命,那就只好打了。唐军打败了来援的突厥兵,包围住了梁师都。我们已经不知道如果梁师都投降的话李世民会不会饶过他,因为梁师都在被围的时候就被自己的堂兄杀掉了。被自己人杀掉的反王,梁师都算是仅有的。至此大唐实现了完全的统一。


                16楼2009-10-27 0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