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有人对《鸡肋编》记载的时间节点有质疑,提出“刘太傅一军在池阳”不是在绍兴三年,而是建炎三年: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7667addc33f8794d3ff4826e21b0ead/e6c648a7d933c895e460011ec61373f08302009f.jpg?tbpicau=2025-02-28-05_1c273a8665d4f896a12f729ea00cc4a3)
那么,我再补充些材料论证,《鸡肋编》卷中:
(一)“绍兴中,以财用窘匮,武臣以军功入仕者甚众,俸给米麦,虽宗室亦减半支给。其后半复中损,至于再三,遂至正任观察使才请两石六斗。唯统兵官依旧全支。若刘、韩二开府,张俊太尉、王(缺)承宣等,乃为统兵官。如殿前马步三帅,皆不得预。”
(二)绍兴三年八月,浙右地震……方韩、刘自建康镇江更戍。既而,刘移屯池州,韩复分军江宁,王(缺)往湖南,岳飞自江外来行在,即至九江,郭仲荀赴明州,老小之行,已数十万人也。
(三)绍兴中,统兵有神武五军及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帅,都计无二十万众。而刘军不及三之一,月费米三万石,钱二十八万贯。比之行在诸军之费,米减万余石而钱二三万缗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发见,庄绰对当时诸军的移屯分驻情况是比较了解的,也直接提到了刘光世绍兴三年移屯池州事。而第三则对刘光世军的军费用度的记述,与卷下“刘太傅一军在池阳”条的数目几无差别,前条是二十八万贯,后条接近二十七万。此外,庄绰指出刘光世军人数不及行在周围诸军总数的三分之一,但从叙事结构上理解,刘军也不会比这个数少很多,假设诸军总数十八九万,那么刘光世军有四、五万人是比较合理的。可见二十七、八万的军费是用以供应刘光世四、万人马的。
还有,查刘光世第一次置军池州时间仅为建炎三年闰八月至九月,旋即移屯江州;第二次的时间为绍兴三年九月到绍兴四年九月,接近大半年。作者庄绰自述:“建炎三年七月,余寓平江府长洲县彭华乡高景山北白马涧张氏舍。时山上设烽火,夕举以报平安。留月余,即过浙东……是年冬金人犯杭、越。明年春,由平江以归。”刘光世第一次短暂驻扎池州的时间,庄绰正在浙东等地迁转旅居,他如何能得知刘光世军在池州的详细情形呢?倒是第二次驻军池州,时间较长,庄绰可能出任官职,得以从容访查刘光世军队的各种情况。
综上,“刘太傅一军在池阳”仍应以绍兴三年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