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饮恨而吞声吧 关注:47贴子:5,482
  • 11回复贴,共1

【伊犁种田:第九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九幕】
时间:建昌十八年秋
地点:惠远城
人物:赫舍里凤臣、爱新觉罗符江、杭津传戎
内容:新疆屯田当年收获粮食除用以支放官兵口粮外,另有伊犁存粮五十余万石。据估,阿齐乌苏新渠开通后每年收获粮赋将大幅增长,预计此后伊犁及乌鲁木齐存粮将达两百万石左右。


1楼2020-03-09 22:23回复
    1
    凤臣:哈喽朋友们,秋天了,我们春天种下的粮食可以收获了。
    安王:行,让我看看收了多少,是不是白费功夫。
    传戎:一共是六十多万石,除了用以支放官兵口粮外,另有伊犁存粮五十余万石。
    2
    凤臣:我的决策太英明了。
    安王:我听说你们还在开挖新渠,是要继续垦荒吗?
    传戎:当然了,我们正在挖那条阿齐乌苏新渠,马上就开通了。
    3
    凤臣:开通后每年收获粮赋将大幅增长,预计此后伊犁及乌鲁木齐存粮将达两百万石左右。
    安王:那还是有点厉害,看来你跟户部三年之约没有问题了。
    传戎:当然,说不定还能解决陕甘周边的粮食问题。


    2楼2020-03-17 23:18
    收起回复
      杭津传戎1
      【此行远疆,暂居惠远之城,以观屯田后效。於伊犁所见第一人,便是赫舍里的将军。当日北京一别,一樽冷酒到底未曾饮罢,可惜伊犁也无醇厚之酒,便不可再续那日未尽之兴。甫至于此,因工部渠梨、屯田诸事而终日忙碌,便也忘却所谓罅隙辩驳。】
      【伊犁业已入秋,正是农人所道小麦覆垄黄的时节。我正於城中部衙将账目逐一掠过,一壁庆幸曾为户部郎,方对这诸多账目熟稔于心,不必手忙脚乱。再顿,一籍尚余有二三,其人便至,一言问罢,又与安王相顾一视,遂寻簿籍以观】
      “今岁所收共是六十三万石有余,除去用以支放官兵口粮的粮食之外,伊犁余粮尚有五十万石之多。”


      3楼2020-03-25 16:46
      回复
        杭津传戎2
        【一言已罢,便闻其人洋洋得意之言,眄其目色,仍余有当日矜傲。未曾料想他搁下刀笔,在伊犁仍有奇思。龃龉不论,屯田之举兴兵利民,诚然一桩好事,后话便不再多讽。】
        “如今看来,屯田的确是桩好事,秋收过后,伊犁的余粮便不会再吃紧了。仓廪足,许多琐碎之事便都可迎刃而解了。”
        【寥寥数言,且将此事翻篇。又问安王所询,目未视人,只将尾页账册核查,再递小吏留档。茶饮半盅,遂颔而赓续】“自然,工部如今,正将'矛头'对着阿齐乌苏的新渠。这新渠已耗了许多月的功夫了,大抵再有个半月也便该开通了。”


        4楼2020-03-25 16:59
        回复
          杭津传戎3
          【屯田之法,需有足顷之地,是故开渠垦地,便是当务之急。我以工部侍郎之身远赴伊犁,便是为此缘由。他既道来阿齐乌苏,这便令小吏将相关卷宗一并呈来。舆图一轴且列案上,一壁将伊犁屯田之况尽数展於其二人目下。微顿,聆其人所言,声又微扬】
          “我看,不仅三年之约可迎刃而解。”【细算其中,笑又有深长意味】“若是无何意外,所收之粮不仅可供伊犁,怕是陕甘都可获利,到时,你这桩屯田之举,便可令诸多百姓受益了。”


          5楼2020-03-25 17:09
          回复
            1
            【阿齐乌苏新渠竣工在即,但惠远城中军务冗杂,抽不开身亲往督视,只能将孙绍元等人遣去监工。惠远城已入秋,流金铄石之态秋毫未减,赤日底下听孙绍元禀过一通已额透薄汗,耐着性子听得报完,赶紧将他打发走。】
            【自箭袖里抽出把泥金摺扇,扇过几回,才折步进了内堂。不单子骥,眼见安王也此查看账簿,心中奇了一奇,却笑道】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数月来辛苦二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4-05 14:01
            回复
              2
              【北疆风狂日烈,在此修饬封疆的数日已将骨血里仅剩的温存糜灭,捏起茗碗呷饮的姿势也罕见的像个正儿八经的武将。】
              【覆眉往案上一睇,将茗碗搁下,顺手拿起一本账簿翻看,一壁听他言及五十万石存粮,思绪一圜,屯田之策必定要继续施行,长此以往若无天灾人祸,今后存粮应当更多。】
              【兀自沉浸思绪里,再闻二人之言,轻哂着搭腔】看来屯田之策确是有效。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05 14:52
              收起回复
                3
                【打登第入仕起直都察院,一贯是舞文弄墨、敷陈奏议,何曾摆弄过账本账簿,随意翻的这两下当真很随意。匆匆掠过后,又拿来算盘拨了拨,生疏地拨出一串数】
                若开通新渠,此后每年收获粮赋将大幅增长,你们瞧瞧——此后伊犁及乌鲁木齐存粮将达两百万石。
                【观二人面色诧异,挑着眉山一笑】当然不是我算出来的,借花献佛罢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4-05 15:3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4-05 15:33
                  回复
                    第九幕
                    1.
                    【秋阳高悬,已是丰收佳节,金光随穹拢于身,思于来此之事,眉攒于山,旦往府衙去,得见杭津,与他双目对视。】:赫舍里大人严重,不过是本王分内之事罢了——【杭津早来此地,现下又见赫舍里,当真是齐聚一堂,杭津往年任职户部,于账册看的更为清楚,遂坐于一旁,将其置与他看。】:也让本王听听,如今收了多少,可莫要白费功夫
                    2.
                    【今岁共收六十三万石……杭津言于此时,我见赫舍里神色飞扬,此时尽是少年意气,恍惚间又使我见当年之景,及至下文,听略后话,伊犁存粮仍有五十余万石,自己心下也早起波涛,当初他所行之法,如今也确实有效。】
                    :本王听说两位大人还在开挖新渠,是要继续垦荒吗?【我与杭津早有龌龊,如今的风平浪静不过是镜中水月,只等来日一击。】
                    3.
                    【风从牖而来,将赫舍里与杭津的话语徐徐送来,目下所视,是直迎于桌上的账册,两百万石的存粮,若真是如此,于民生大益。】
                    :原先所想,如今也一步步完成【背手而看,凤眸循与他两人之身,神色几变,却最终又现云淡风轻,如无事发生。】:如此也好,这样而看,赫舍里大人和户部的三年之约,必能守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05 2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