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吧 关注:5,803贴子:51,728
  • 8回复贴,共1

黄师的这段话,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虚不受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缩砂仁
味辛,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和中调气,行郁消渴,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泄利皆良,咳嗽共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腐酸,理下气之秽浊,除咽喉口齿之热,化铜铁骨刺之鲠。
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凡水胀肿满、痰饮咳嗽、噎膈泄利、霍乱转筋、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
泻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缘其中气堙郁,清浊易位,水木下陷,不受宣泻,火金上逆,不受温补也。
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之回旋,枢轴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伤正气,调理脾胃之上品也。
去壳,炒研,汤冲服,则气足。


IP属地:安徽1楼2020-01-10 06:36回复
    如果只是解释给不懂得病人表现虚症话可以用这个词


    2楼2020-01-10 14:16
    回复
      泻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缘其中气堙郁,清浊易位,水木下陷,不受宣泻,火金上逆,不受温补也。


      IP属地:安徽3楼2020-01-11 18:15
      回复
        是的,这一处我看了无数遍,不过还是没弄明白养中之味究竟用哪些来组合,总感觉牵一发而动全身。用甘草吧怕増湿就加茯苓,利水之药又怕肝木风燥。觉得寒湿重补药补不进去想加干姜,但是又说了不受温,要缓一步才能温升其肝脾。小便又不利时常黄少,有没哪位能解惑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16 19:39
        收起回复
          养中之品不应该是黄芽汤和理中汤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9-21 09:30
          收起回复
            意思是中气虚其他四象不受补,先调中气,佐以升阳降逆之品。不能直接补肝心肺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9-26 08: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