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的主角,自然是大魏国。
而作为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诗人的曹操,自然是自带主角光环的曹操了。陈寿称它为“申商韩白”之才。这四位又是谁呢?他和曹操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而陈寿这么称呼,又有什么深意呢?
申
申不害,战国著名的政治家,流派法家。申不害精通战略,又擅长治理征兵,其擅长方向与诸葛亮即为相似,行事又和曹操异曲同工。申不害自身为谋臣出身,能积极吸纳别人的意见,趋利避害,当时,韩国并不是群雄中比较强悍的国家,魏国进攻赵国,申不害并没有向国君进言,如何应对,而是让舌辨之士对韩王加以诱导,自己从韩国利益出发,想出围魏救赵的策略,并授意齐国孙膑田忌出兵。
此事之后,申不害拜相,又兼任上大将军,严肃军纪,韩国弩兵天下闻名。他鼓励百姓开发荒地,韩国从此国富民强。
对比曹操,曹操在群雄割据初期,重视人才文臣武将不缺,但实力缺乏,除了自己经营山东之外,几次三番忽悠袁绍,从而最终吃掉袁绍。曹操本人重视军队正规化建设,将屯田与练兵结合,这些都有申不害的影子,也为后世将曹操列为法家名宿有很大关系。
商
商鞅同样也是法家名宿。商鞅最闻名于世的典故是商鞅立木,以正法度。而曹操则自己亲身践行割发代首,与商鞅异曲同工。后来商鞅兵变不成,被杀后车裂。而曹操也是迫于形势,杀害了皇后伏氏。
陈寿在这里曲笔暗指魏武帝曹操为逆贼,但又对其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韩
韩信是楚汉之际的标志性名将,除对阵霸王被打却之外,韩信在正面战场,几乎无一败绩。同样,韩信对于是否叛刘,相当纠结,最后成功的把自己纠结死。
用韩信比喻曹操,一来彰显其用兵如神,二来也是暗讽了曹操的尴尬境地与无奈。同时,韩信与曹操还有一个同样的历史魔咒,带兵越多败得越惨。韩信兵力不足,可以背水一战、暗度陈仓,堪称用兵的教科书,而曹操兵力不足的时候,水淹下邳城、孤身烧乌巢;带兵多了韩信被项羽暴击于垓下,而曹操屡屡被弱势的刘备击败。两者冥冥中,真就如转世一般。
白
白起是同韩信齐名的跨时代武将。白起对赵、楚造成了毁灭性破坏,特别是坑杀赵兵数十万众,激起了赵军的同仇敌忾,居然奇迹般在大败之后守住了国都。曹操为人暴戾,坑杀袁绍八万之中,二人在残暴这个领域,可谓不分伯仲了。
善恶到头终有报。白起最终因为诈称战功,因谎称”40万“一事曝光被赐死,而曹操因为收缴兵马太多,陷入了多疑的性格中难以自拔。
带你领略三国志中的小奇妙,带你进入陈寿的曲笔世界,不要走开,解梦三国志,不定期连载!
而作为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诗人的曹操,自然是自带主角光环的曹操了。陈寿称它为“申商韩白”之才。这四位又是谁呢?他和曹操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而陈寿这么称呼,又有什么深意呢?
申
申不害,战国著名的政治家,流派法家。申不害精通战略,又擅长治理征兵,其擅长方向与诸葛亮即为相似,行事又和曹操异曲同工。申不害自身为谋臣出身,能积极吸纳别人的意见,趋利避害,当时,韩国并不是群雄中比较强悍的国家,魏国进攻赵国,申不害并没有向国君进言,如何应对,而是让舌辨之士对韩王加以诱导,自己从韩国利益出发,想出围魏救赵的策略,并授意齐国孙膑田忌出兵。
此事之后,申不害拜相,又兼任上大将军,严肃军纪,韩国弩兵天下闻名。他鼓励百姓开发荒地,韩国从此国富民强。
对比曹操,曹操在群雄割据初期,重视人才文臣武将不缺,但实力缺乏,除了自己经营山东之外,几次三番忽悠袁绍,从而最终吃掉袁绍。曹操本人重视军队正规化建设,将屯田与练兵结合,这些都有申不害的影子,也为后世将曹操列为法家名宿有很大关系。
商
商鞅同样也是法家名宿。商鞅最闻名于世的典故是商鞅立木,以正法度。而曹操则自己亲身践行割发代首,与商鞅异曲同工。后来商鞅兵变不成,被杀后车裂。而曹操也是迫于形势,杀害了皇后伏氏。
陈寿在这里曲笔暗指魏武帝曹操为逆贼,但又对其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韩
韩信是楚汉之际的标志性名将,除对阵霸王被打却之外,韩信在正面战场,几乎无一败绩。同样,韩信对于是否叛刘,相当纠结,最后成功的把自己纠结死。
用韩信比喻曹操,一来彰显其用兵如神,二来也是暗讽了曹操的尴尬境地与无奈。同时,韩信与曹操还有一个同样的历史魔咒,带兵越多败得越惨。韩信兵力不足,可以背水一战、暗度陈仓,堪称用兵的教科书,而曹操兵力不足的时候,水淹下邳城、孤身烧乌巢;带兵多了韩信被项羽暴击于垓下,而曹操屡屡被弱势的刘备击败。两者冥冥中,真就如转世一般。
白
白起是同韩信齐名的跨时代武将。白起对赵、楚造成了毁灭性破坏,特别是坑杀赵兵数十万众,激起了赵军的同仇敌忾,居然奇迹般在大败之后守住了国都。曹操为人暴戾,坑杀袁绍八万之中,二人在残暴这个领域,可谓不分伯仲了。
善恶到头终有报。白起最终因为诈称战功,因谎称”40万“一事曝光被赐死,而曹操因为收缴兵马太多,陷入了多疑的性格中难以自拔。
带你领略三国志中的小奇妙,带你进入陈寿的曲笔世界,不要走开,解梦三国志,不定期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