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吧 关注:532贴子:3,288
  • 16回复贴,共1

禁军,就准备了二十万。作为后勤的民夫,更是不计其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禁军,赵光义就准备了二十万。作为后勤的民夫,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民夫,动用了 七十个州府,可见动用的力量之多。我们从下面的名单,就可以看出赵光义此次甄选的将领有多么强大,在下一一介绍。
此次北伐,赵光义分三路北伐,由于东路军又分出一路保护侧翼,实际上是四路军
中路军,可以认为这一路是西路军的侧翼。这一路的主要任务就是夺取进入太行山脉的要地,飞狐要塞,阻止辽国援军进入山西。最后,完成与西路军的会师,合围幽州。这一路的将领是田重进,这也是赵匡胤时代的名将。
可以说,这一次北伐,赵光义的目标只有一个,毕其功于一役,拿下幽云,夺取长城以南。
其实,一开始的战况还是很让赵光义满意的。也可以从某种程度说,是辽国的惯用手段,就是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等待宋军的破绽。宋太宗赵光义在宋军出发前,叮嘱道:“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希望凭借宋军强大的军力,步步推进,拿下幽云十六州。
宋军东路军曹彬攻陷了固安城,而后又攻克了涿州。可以说,已经距离幽州只是一步之遥。西路军潘美也是连战连捷。潘美在寰州大败辽军后,一路势如破竹,又在云州大败辽军,完成战略计划。而作为侧翼的田重进,也攻陷了飞狐要地。作为侧翼的米信也有战绩,在新城一带大败辽军。可以说,赵光义的战略计划看起来已经实现了,就差最后一步合围幽州了。但是,胜利的天平开始转到了辽军一侧。
萧太后决定利用辽军的骑兵特长击败宋军。于是,就令耶律休哥和耶律识救援幽州。而只是令耶律斜轸阻击宋军中、西两路,不让他们完成对幽州的合围。就在攻下涿州后,曹彬部突然粮草不继,只得退回雄州补充粮草。其实,这一举措并无不妥。雄州更靠近宋军后勤,且宋军这一路本就是牵制,没必要在涿州硬撑。但是赵光义不这样想,他觉得曹彬不应该擅自撤退。就说:“岂有敌军在前不顾而退军待军粮的道理!”正是他的遥控指挥,葬送了宋军此次准备许久的北伐。
赵光义给了曹彬新的命令,“按兵蓄锐以张西师之势”。希望曹彬能跟米信会合,从而完成牵制任务。但是,曹彬并没有听从命令。不是他不想听,而是他的手下不想听。因为这一路,是将星云集的一路。其中,不乏赵光义的关系户。这些人怎么可能听一个刚被重新启用的曹彬的命令。由于看到中路以及西路大军连连取得大功,这一路作为主力的宋军竟然只能傻眼看着,相当不爽。于是,宋军的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了


1楼2020-01-06 08:36回复
    曹彬带领东路军,携带五天的粮食再次进攻涿州取粮。此时的辽军已经反应过神来了,怎么可能轻易让宋军再到涿州。于是,在东路军一路攻击到达涿州的时候,发现涿州已经没了粮草。在这时,已经进入了夏天。“时方炎暑,军士疾乏,所赉粮不继”宋军没有粮草,只得撤退。不光自己撤退,还带走了涿州的百姓。士兵疲惫,连有效的殿后都无法组织起来。在岐沟关,缓慢行进的宋军被辽军追到。此一战,宋军惨败。幸亏李继宣死战,才死的曹彬以及宋军小股部队渡过拒马河。史书记载:“为辽师冲击死者数万人,沙河为之不流,弃戈甲若丘陵。”东路主力宋军大败。由于这一路宋军的失败,赵光义合围幽州的计划彻底失败。听闻宋军主力惨败,赵光义恨的牙痒痒道:“不遵成算,各骋所见,领十万甲士出塞逼斗。”他从未想过,宋军的失败都是自己种下的祸根。
    杨业之死
    由于进攻幽州的失败,所以赵光义就下令西路军潘美和杨业护送百姓内迁。为了完成护送百姓任务,杨业与潘美和监军王侁说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这个此,就是陈家谷。杨业出城迎敌,令潘美作为后援接应杨业。
    当日,杨业出兵应战耶律斜轸。耶律斜轸佯装败退,杨业追击,结果伏兵俱起,杨业败走。杨业一路且战且退,行至狼牙村。而此时,监军王侁和潘美从凌晨等到了中午,也没有看到杨业的影子。监军王侁以为杨业击退了辽军,想要去争功,就沿河出击。这个时候,潘美在干什么?他什么也没干,因为他管不了监军王侁。而当王侁听闻杨业兵败后,竟然没有救援就一路带兵跑路了。当杨业领兵退到陈家谷的时候,发现陈家谷口竟然没有一个人。杨业仰望苍天,最后力战而死。此战,杨业儿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全部殉国。

    雍熙北伐结束了,宋军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赵光义主次不分
    此战,完全看出了赵光义在军事上的业余水平。我们可以看看别人这种佯攻和主攻是如何配合的。比如他前面的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候。就是令赵云和邓芝领偏师佯攻长安,牵制长安兵力。自己率大军扫清陇右的障碍,然后才进攻目标长安。而他后面的朱元璋也是亲自制定计划,也是用偏师牵制元军,主力傅友德进攻云南重镇曲靖,从而取得云南之战的胜利。从来没有听说,主力在做佯攻,而作为偏师一路从侧翼主攻的。
    第二、赵光义插手军事
    赵光义插手军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好好的在后面当汉武帝不好吗?曹彬撤退补充粮草,为什么一定要插手呢?曹彬作为主帅,如果不给他权力,造成的结果就是主帅微信全无。弹压不住众将,造成了此次惨败的导火索。如果,曹彬退回雄州,然后与米信联合北上,并无不妥。在幽州的耶律斜轸根本不敢出西进救援。


    2楼2020-01-06 08:36
    回复
      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不甘心高粱河的失败,这次投入宋军精锐再次北伐。此次作战,除了赵光义股上中了两箭不宜出战外,宋军将星云集。可惜,这样的全明星阵容,依然不是辽国的对手,真的是宋军战斗力很差吗?
      东路军,这一路是宋军主力有十万兵力(注意这里,这是个伏笔)。这一路宋军以功勋卓著的曹彬为主将。曹彬是北宋开国名将,是赵匡胤平定南唐的主要功臣。这样的名将掌管作为主力的东路军可以看出赵光义对此次北伐的重视。而在之前,曹彬还因为政治斗争被赋闲在家,此次也是重新启用。
      而作为东路军的侧翼是悍将米信。米信也是赵匡胤时代的将领,作为一个胡人,冲锋陷阵,身先士卒。赵光义期待他能保护好东路军的安全。
      西路军,这一路就是潘美以及杨业带领的一路部队。这一路部队的作用是拿下云州重镇大同,从而挥师代北,最后合围幽州。其实,我们不应该误解潘美。潘美此时已经是六旬老将,他不会是个奸臣。在赵匡胤平定南汉的战斗中,潘美也是战功卓著。就是最后攻灭南唐,潘美也同样有参与。而在这次雍熙北伐后,潘美就因战败辞官了,也不会成为后面《杨家将》的大反派。
      我们不要以好来的眼光看宋军。在赵光义时代,这支宋军,尤其是禁军的战斗力是很强大的。经过柴荣和赵匡胤的调教,这支宋军可以认为是最后一支五代军队,有着职业军人具备的一切素质。宋军能够横扫江南,平定天下,没有一定的战力,是怎么消灭实力并不弱的南唐和北汉的?可是,就怕指挥者无能,宋军到了赵光义这里,就只有吃败仗的份。我们看看此次雍熙北伐,赵光义是怎么害死杨业的。
      为了能够打赢辽国,赵光义做了大量的准备。。作为后勤的民夫,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民夫,动用了北宋七十个州府,可见动用的力量之多。我们从下面的名单,就可以看出赵光义此次甄选的将领有多么强大,在下一一介绍。
      此次北伐,赵光义分三路北伐,由于东路军又分出一路保护侧翼,实际上是四路军。


      3楼2020-01-06 08:38
      回复
        郭进阻击北面增援的辽军,孟玄莆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赵光义亲率主力一部攻打北汉其他地区,牵制、预防幽州之敌西援或南下。
        郭进带兵迅速占据石岭关,在白马岭阻涧为险,严阵以待。
        北汉的连连向辽求援,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在白马岭,匆匆赶来的辽军遇到了宋军的阻拦,两军隔涧对峙。
        耶律沙打算等待后续部队,但监军敌烈却轻视宋军,抢先渡涧进攻。郭进乘其半渡,突然出击,斩杀敌烈等五员大将,歼万余人,辽军余众仓皇逃窜,虽被北院大王耶律斜轸救回,但短期内已无力再战。
        太原城,宋军四面进攻,北汉则拼死的防守,并屡屡派人向辽求援,但使者多被捉住,并在太原城下杀掉。
        辽国援军败回,宋太宗再无顾忌,他亲临太原,鼓舞士气,以数十万大军,日夜围攻。城内孤立无援,守军军心动摇,北汉皇帝出城投降。
        太原攻城战
        结语:
        可以说,这次攻灭北汉的战役,赵光义是指挥得当的。他堵死了辽国的外援之路,从而保障了攻城任务的顺利完成。
        但紧接着,赵光义就犯了大错,在大战后官兵疲惫之际,执意攻打幽州,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赵光义为什么如此急功近利?是因为他急于证明自己是天选之君,也为了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正当性,还有就是成就功业之心。
        赵光义非常崇拜唐太宗,以小太宗自居,唐太宗文治武功无以伦比。而天下就快太平了,宋太宗也几乎没打过仗,他又非常自负,自认兵法韬略在胸,当然要一展抱负,御驾亲征,攻灭北汉也就是过程中的一部分。


        5楼2020-04-03 14:59
        回复
          潘美的确是奸臣,他的嫉妒心早就让他失去理智。杨业在雁门关500破十万,根本没有潘美的事,杨业当时请求潘美出兵,潘美拒绝。然而,杨业取得奇迹般大胜后,潘美在捷报文书里,只写都是他自己的功劳,只字不提杨业,此后还经常打小报告说杨业的坏话,这也是潘美此后害死杨业的原因。嫉妒,彻头彻尾的嫉妒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17 07: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