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75贴子:2,995,921
  • 8回复贴,共1

老子古本考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子》最古抄本依靠考古发现,因为古人爱好此书,死后往往把抄本葬入墓中。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郭店出土的竹简《老子》,由称“东宫之师”者葬入墓中,用篆文抄录,但内容并不完整(约占全书1/3),亦未按通行本前后章序;整理者按竹简形制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竹简39枚,依次抄有通行本第19、66、46(中段和下段)、30(上段和中段)、15、64(下段)、37、63、2、32章;第25、5(中段)章;第16(上段)章;第64(上段)、56、57章;第55、44、40、9章。乙组竹简18枚,依次抄有通行本第59、48(上段)、20(上段)、13章;第41章;第52(中段)、45、54章。丙组竹简14枚,依次抄有通行本第17、18章;第35、31(中段和下段)章;第64(下段)章。其中第64章下段前后重复抄过两次,文字也略有差别,充分表现出摘抄性质。


1楼2019-12-10 20:45回复
    马王堆帛书甲本时代略早,字体近于篆文,书中“邦”字没有避汉高祖刘邦的讳而改作“国”,推测是秦代或更早时期所抄;乙本为隶书,所据底本与甲本相同,书中仅避刘邦的讳,而未避汉惠帝刘盈和文帝刘恒的讳,证明抄录时间处于刘邦在位的7年之中(公元前202~前195年)。帛书内容完整,与通行本81章内容基本相同,仅有3处分章与通行本存在差异(第24章插在21、22章之间;第40章插在41、42章之间;第80和81章放在66、67章之间);而最大的差别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通行本正好相反。


    2楼2019-12-10 20:45
    回复
      南北朝北齐武平五年(574年)项羽妾墓(葬于公元前210年左右)出土《老子》抄本,其时代应与帛书甲本相当。当时由傅奕(555~639年)参考了9家注本进行整理,校订为《古本篇》,共5556字,与帛书文字有许多类同之处,但体例按通行本《道经》在《德经》之前。此书现存于正统《道藏》中。
      南宋范应元曾获得某种古本,但背景不详。他参照傅奕本和先秦两汉诸家引文,编成《古本集注》一书,共5500字,《道经》仍在《德经》之前,现存于《中华道藏》中。此人生平不可考,因书题为“前玉隆万寿宫掌教、南岳寿宁观长讲”,应是道教人士;称“果山范应元”,当为西蜀南充人。这一版本保留了许多古代传本内容,具有很高的参校价值。


      3楼2019-12-10 20:46
      回复
        汉成帝时(公元前32~前7年),成都人严君平著《老子指归》十三卷,录有刘向以前的经文,故仍属古本系。此书传至明代已失其半,藏书家胡震亨所得仅六卷,刻人《秘册函》丛书;清《四库全书》将此书纳入子部道家中,共有《德经》部分35篇;开头一篇《说目》,类似全书的“凡例”。此书另一版本《道德真经指归》收入正统《道藏》中,共有七卷,《德经》部分比较完整。从《说目》可知,《老子指归》本《德经》在《道经》之前,与帛书类同。全书分为72章,将通行本第39和40章、第57和58章、第67和68章、第78和79章都合并在一起。《道经》的分合则不得而知。由此可知,早期文本并没有严格的分章格式。有人认为,从《韩非子》两篇解说也能看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是原初文本的体例。


        4楼2019-12-10 20:46
        回复
          古本系的价值,以下几个例子足以说明:
          通行本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马叙伦发现《史记·日者列传》引作“无名者,万物之始也”;王弼本注解说“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可见原文应该是“无名万物之始”[3]。蒋锡昌补充第21章王注又有“以无名说万物始也”;又可见王弼所录经文正是“万物”而非“天地”,表明后人把王本的原句作了误改。现在出土帛书文字正是“无名万物之始”,证明他们校核结果实有先见之明。


          5楼2019-12-10 20:47
          回复
            通行本第5章“多言数穷”,马叙伦发现《文子·道原》作“多闻数穷”,疑原文是“多闻”而非“多言”;现敦煌残卷《老子想尔》和遂州龙兴观碑正作“多闻”,而且帛书也是“多闻”。
            通行本第6章“用之不勤”,于省吾谓按金文“勤”应作“堇”,而帛书正作“堇”。第9章“金玉满堂”,马叙伦根据下文韵脚认为应作“金玉满室”;宋陈碧虚所见严君平本、王弼本都作“室”,傅奕古本、范应元古本也是“室”;现在帛书为“金玉盈室”,“满”是后来避讳所改。


            7楼2019-12-10 21:01
            回复
              这位小伙子是什么星座啊,我金牛座的


              IP属地:浙江9楼2019-12-10 23:47
              回复
                楚简《老子》全文约1820字(包括断名符号51个,重文号加合字号27个,以及部分残缺文字)。完全残缺的文字约57个(所以楚简《老子》全篇应为1875字左右,衍字约四字,脱失约3至4字)。剔除断句符号、重文号、合字号及完全残缺的文字,约存有1742字(包括部分残缺文字及衍字)。


                IP属地:江苏13楼2019-12-11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