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起袁隆平老先生,我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双手托着饱满水稻的他那一脸温暖的笑容。

他培养的杂交水稻被国际誉为“东方魔稻”,也被称为是继“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但是除此之外,大部分人对于这位老人都了解甚少。

“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一提到,会拉小提琴的科学家,几乎每一个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爱因斯坦的身影。

但是,在遥远的东方,其实也有一位朴素的农业科学家,热爱着这门乐器,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我不是书呆子气十足的人,我什么都想学一点,什么都会一点儿。”
他其实一直都很喜欢音乐,上了大学之后,恰好有个同学会拉小提琴,袁隆平高兴极了,就跟着他学习拉琴。
大学期间,他不仅在同学的指引下自学小提琴,还参加了大学的合唱队。由于歌声低沉且共鸣好,所以同学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Bass”。

年轻时的袁隆平
大学毕业后他被下派到湖南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是42块钱,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他立马就给自己买了一把27块钱的小提琴。
后来,他的母亲得知他被分配到了偏远山村去工作,心疼地跟他说:“孩子,你到了那里,可是要吃苦的呀!”
袁隆平笑道:“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如今,他回忆起来说:“我喜欢古典的小提琴曲,他能把你带到一个很舒服、很美好的境界。”
所以当初工作虽然异常艰苦,但是只要科研、工作之余能拉一会小提琴,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田里工作的袁隆平(右一)
如今,在袁隆平家里还藏着不少碟片,都是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闲时,即使不拉小提琴,他也会打开音响,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在艰难时慰藉心灵,在奋斗时激发灵感,古典音乐和小提琴就是这样伴随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光阴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合肥国乐琴行

他培养的杂交水稻被国际誉为“东方魔稻”,也被称为是继“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但是除此之外,大部分人对于这位老人都了解甚少。

“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一提到,会拉小提琴的科学家,几乎每一个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爱因斯坦的身影。

但是,在遥远的东方,其实也有一位朴素的农业科学家,热爱着这门乐器,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我不是书呆子气十足的人,我什么都想学一点,什么都会一点儿。”
他其实一直都很喜欢音乐,上了大学之后,恰好有个同学会拉小提琴,袁隆平高兴极了,就跟着他学习拉琴。
大学期间,他不仅在同学的指引下自学小提琴,还参加了大学的合唱队。由于歌声低沉且共鸣好,所以同学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Bass”。

年轻时的袁隆平
大学毕业后他被下派到湖南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校任教。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是42块钱,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他立马就给自己买了一把27块钱的小提琴。
后来,他的母亲得知他被分配到了偏远山村去工作,心疼地跟他说:“孩子,你到了那里,可是要吃苦的呀!”
袁隆平笑道:“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如今,他回忆起来说:“我喜欢古典的小提琴曲,他能把你带到一个很舒服、很美好的境界。”
所以当初工作虽然异常艰苦,但是只要科研、工作之余能拉一会小提琴,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田里工作的袁隆平(右一)
如今,在袁隆平家里还藏着不少碟片,都是柴可夫斯基、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闲时,即使不拉小提琴,他也会打开音响,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在艰难时慰藉心灵,在奋斗时激发灵感,古典音乐和小提琴就是这样伴随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光阴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联系删除!
合肥国乐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