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新闻吧 关注:50贴子:46
  • 0回复贴,共1

我手写我心一感悟“完整的家庭”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所接受的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手写我心一感悟“完整的家庭”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所接受的教育是正向传统且奉献牺牲善解人意的,信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因为心地纯善,所以会以己之思去揣度他人所想,事实证明这有多么愚蠢—别人的狠辣程度远超乎你的想象!
生病后我遭遇了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和薄情寡义,但死神数次对我的呼唤、侵扰让我对个人尊严的渴求让位于简单的活着,我信念“不让儿子幼年丧母、不让父母老年丧女”,所以打开自我保护屏障,为了求平静氛围而选择“睁只眼闭只眼”!
但人性的欲壑难填,我的忍让之下却被逼得节节败退最终导致儿子深受其害……
当我意识到降低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去维持家庭的体面和完整是自己多么大的失误性策略后,我开始觉知和开悟。
经历了受害者阶段,我逐渐开始重新拿回我人生的掌控权。
觉醒让我明白:余下的生命如何持续,我是有选择权的,也领悟到我所能做的最棒的事,就是接受每个当下。
从灾难中幸存下来,虽不容易,但我却感到由衷的惊喜、赞叹和感恩。—是的,创伤的疗愈,就像一场英雄之旅,独一无二,无法也无须比较。
每个人皆抱着美好的期望和浪漫情怀步入婚姻,尔后孕育宝宝,求得人生的皆大欢喜和圆满。--但事事难料,走进围城后才知三观相佐的人在一起又岂能如己所愿?而倾注情感越多的人注定会有更多的失望和痛苦!
我们的传统文化祟尚成双成对,单亲家庭意味着不圆满,从此成了非正常甚至缺乏认同的少数。以前我也深受此思想的束缚,为了求得完整,不惜降低姿态委屈求全!(叹息……)
人生幸逢转折,当直面残酷的现实时,它点醒了因病魔缠身而放空欲望一心等死的懵懂人,让我回归了本我,让我明白:生而为人,从出生到死亡,我都应用自己的身体与独特的人格去感受、去体验、去做出决定与执行。
其实,一个人即是圆满。聊读《易经》,其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明白“一”是宇宙的源头,是“零极限”的存在;婚姻其实是外在、社会建构的事物。
当今社会,笑贫不笑娼,道德情操每况愈下,相濡以沫的家庭可遇而不可求。而失衡的家庭关系中,母亲往往苦不堪言,却为了孩子一再退让、忍耐,因为她们会认定:单亲家庭是“破碎的”家庭,她会为没有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深感歉疚、耿耿于怀,仿佛她自己就是残破不全的。这些女人们在隐忍中消耗了自己太多的生命,有的会煎熬至孩子成人、自己双鬓白发时才解脱做回自己,有的则在忍无可忍之下走向了极端……
我有时会反思:为了孩子,一个貌合神离的家庭还有必要苦苦维持其完整性吗?仅仅是结构上完整却失去功能上完整的家庭还有必要留恋吗?(功能上的完整是指“具备家庭的功能,提供给家人,特别是孩子,充分的滋养与照顾”,即这个“家”提供了安全感、庇护与放松、关怀、支持、信赖、爱与滋养等重要动能,具体来说,至少包含了经济的稳定、情绪的平和愉悦、真诚信赖以及能够以“最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方式来养育孩子。)—实际上,对表面完整的执着所带来的心理动力及某部分信念扭曲,带来了更多埋藏在未来的深远问题(对此,我深有体会)。
其实,功能上的完整未必一定是结构上的完整。就像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未必拥有健康的心理和成熟的人格;一个肢体有障碍的人,未必没有健全的人格、心态和厚实的信仰。—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受阻的不是“破碎的家庭”,而在于“破碎的个体”—主要照顾者个人完不完整的问题。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一这是对父亲的喻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这是对母亲的喻意,我们要学习如何让自己兼备父爱与母爱(内在的父亲和内在的母亲),拥抱自己的身体、情绪乃至欲望(内在的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因为完整,所以即便是母子相依为命,我们照样能够给予孩子父爱—方向、动力与参与,以及主动进化;母爱—接纳、允许、宽容和自然的存在。
父爱让我们知道我们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可以变得更上进,鼓励我们不断学习,改善并前进;母爱让我们看见自己现在就拥有价值,让我们觉得被接受,能够很轻松自在的做自己。
当年,婚变让我觉醒,我开始了自我疗愈,在反思反省和学习中努力建立完整健全的人格来抚养、教导儿子,现在回首:我的努力是有效的,尤其听到儿子考上大学后对我说:“妈妈,如果你没挺过早死了,我都不知道我会变成什么样!”时,我很欣慰!
在母子的抚养关系中,除了母亲的双性教养,我们仍需要主动为孩子寻找并创造其他健康且多元的“两性典范”(在我和孩子的疗愈期间,我和儿子经常会一起看某些人物专访、乃至有关某段历史的纪录片,儿子会对其中英雄式或大爱的人发表感叹,我们会互动交流),并主动回避那些具有伤害性与不良示范的人物,教会孩子甄别和对待。
我想表达的是:单亲家庭一样能培养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9-16 19: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