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非线性的世界
工业文明与线性思维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与此同时,细致的分工协作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个人的心智模式。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显性的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劳动成果是否合格。与农业社会相比较,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让一切变得可以量化,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产能得到有效保障。于是,工业化生产方式和规模化的社会协作慢慢地将人类的心智驯化成了一种务实的线性思维方式——给出命令,快速地得到预期的结果。人们开始不断地去追求那种可量化的过程和可预知(或可见)的结果,努力去寻找 “确定性”,而忽略了指标以外万物互联的关系,轻视了自然及社会的运行规律。
当一切看起来都可以量化,所有的事物能够被指标掌控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工业标准无法控制的——人性的贪欲。于是,在贪欲和线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丧失了敬畏之心,开始变得短视,将注意力只集中于某个时间段或空间区域内,最大化地追逐利润,极尽可能地实现指数范围内的最优结果,甚至屡屡突破道德的底线。于是,我们亲身经历了工业飞速发展之后的雾霾天气、食品种类多样化以后的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见到了库房堆积成山的滞销产品以及奶农们“倒奶杀牛”的场景。
工业文明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飞速的进步,但同时其潜藏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后工业时代的人们将何去何从呢?
2
英国单身女性与牛奶产量
著名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现象:英国的未婚大龄女性数量与当地牛奶的产量之间有一个稳定的相关性。也就是说,随着单身姑娘的数量增加,当地牛奶的产量也会相应增加。这听起来有点荒诞,但经过赫胥黎的仔细考察,发现了其中隐秘的因果关系链条。
英国的独身女性有一个普遍爱好——她们喜欢养猫陪伴自己度过单身生活,有些女性甚至会养3到5只猫。当单身女性数量增加的时候,猫的数量就会快速增加;猫是田鼠的天敌,因此随着猫的数量增加,田鼠的数量会减少;而田鼠很爱吃丸花蜂的卵,所以随着田鼠数量的锐减,丸花蜂的数量会快速增加;丸花蜂能够帮助红三叶草授粉,随着丸花蜂的数量增加,红三叶草的数量也会增加;而红三叶草是奶牛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不仅可以给奶牛提供足够的营养,更对奶牛起到一定的催情作用,所以随着红三叶草的数量增加,奶牛的数量会相应增多;于是,在这条因果链的终端,牛奶的产量相应增加。
单身女性(增多)→猫(增多)→田鼠(减少)→丸花蜂(增多)→红三叶草(增多)→奶牛(增多)→牛奶(产量增加)
逻辑链
我们看到,单身姑娘与牛奶产量之间是一个漫长的因果链条关系。整个链条在传导过程中涉及诸多隐秘的变量,变量之间通过正相关或负相关影响到关联方。这条因果链跨越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使这种复杂关系呈现出一种滞后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效果延迟”。
我们不能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和线性的思维去分析这种生态现象,谋求一种确定的答案,因为任何一个变量的波动都会影响最终结果,这其中也许还有我们未曾发现的更加隐蔽的原因;更不能用单一的指标去评估链条中的复杂关系,因为这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下,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需要用非线性的生态思维去看待其中的关系。如果沿着这种生态关系“顺藤摸瓜”,也许能够挖掘出更多的隐秘因素或是看到更深远的影响。例如,影响英国单身女性集中出现的因素是什么?除了经济原因外(单身姑娘大多拥有自己的私产),还会有其它的潜在因素吗?……抑或想到如果牛奶产量增加了,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牛奶的产量和经济周期具有相关性吗?……有了这样的生态思维,我们就可以透过一种现象的缩影“以点带面”地透视整个世界。
此时,我们的思考方式就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个不确定世界当中努力谋求某种“确定性”,而是发现客观规律,顺其自然地随势而动。当我们用线性思维谋求头脑中的“确定性”之时,反而陷入了某种不确定的被动状态;当我们主动拥抱不确定的未来之时,却使我们自身具有了一定的生存弹性。
3
敬畏之心的回归与生态思维的建立
印度有这样一句谚语——骑在树上锯树枝的时候,千万不要锯断自己骑着的那一根树枝。
当工业时代的科技进步使得人类的想法和欲望快速膨胀的时候,盲目追求效率与结果的做法很有可能使我们的心智已经被蒙蔽。虽然我们每天都睁着双眼,但也许一直在努力地锯断自己骑着的树枝。于是,大自然很快就将人类的错误做法以高利贷的形式加倍反馈回来。此时,我们才不得不在惨痛的事实面前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曾经的思维模式。
我们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非线性的世界当中,支撑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不仅仅是眼前显而易见的利益,人类只是大自然价值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整个生态网络当中的重要的变量。所有妄图在表面追求那种直线的、简单的、单向的静态思维方式往往会事与愿违,甚至导致自身失控。
在当下这个“万物互联”的信息网络时代,不断涌现的非线性的商业现象也在不断地提醒着每个人,勇于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努力发现其中的隐秘关联,对复杂的生态网络永远心怀敬畏,深切地顺应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