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闷坊随笔》
(一)
我生于绥和二年的元月十五,那一天整个洛阳城都蒸腾在上元节庆的爆竹声中。我一睁眼,世界就是黄澄澄的。模糊的视线里有一盏盏流转的花灯,各式各样,有的还会跳出洞来展开令旗。可我人小手小,啊呀呀地只攥得住一只。于是往后的每一年,我的坊子里总会有一盏兔子灯。多数日子里,我在耶娘、阖府眼里也是兔子模样:总是红着眼,总不爱出声,又总是不安分,注定降来这世上福气跌宕,总得面对悲苦,最圆满不过寻到能揽过怀中的臂膀。
许多年后我会这样想:兔子不就是要陪在嫦娥身边的么?
(二)
我对冬天,对雪的喜爱是记事起就有的。我最喜欢赞美我的人称我冰雪聪明,每当想到听到就会故意用鞋头“磕哒”地,走路就十分地响。听到松针被踩得沙沙,留存以得意的窃笑。
裴府里那间坊子名叫无闷,窗外正对一树海棠。海棠无香,于是散进屋里的香味,总来自墙外的大房。
大伯裴鸣经常外放,几个孩子都生在任上。可我生出来就在洛阳,再没见过洛阳以外的世面。有时候我去听他们讲游记,看外头的风土人情画,而后酸溜溜地想:与洛阳也没什么两样。
——不,自然不会一样。洛阳是安详富庶,所有的惊心动魄翻覆手腕都被默契地压在冰封之下。我听够了太平调,没把性子磨平,外头那种淳朴与放逐更适合我。
但裴谦不这么想。
(三)
裴谦是我父,继妻孟平如是我母。很多年我坚信,我出生在裴谦对母亲的鲜活情意已消磨殆尽的年月,因而作为幺女,我从未将亲情受享。
至于他为何至今都离不开母亲,只“弃子”而未“抛妻”地去了白鹿洞,我想唯一的解释是,他太天真,也太赤诚。他做不到一面享受母亲精心的侍奉,一面又背弃君子的诺言。他当然能寻欢作乐,但母亲默默忍受又无声反抗。千万别问我怎么知道这些,都是猜测。
如果一次次地被辜负,被无视,被妥帖地寄放,你也会像我一样。想一切的源头,然后恨上源头,最终连恨也显得幼稚,只好敬而远之。
(四)
孟平如给我缝过一只布偶狗,很旧了,可再没第二只。以前委屈没办法藏好,还能随随便便就发泄——就摔它,撕它。某一次真扯破了口子,坊口的妇人帮我缝好。后来我没学好女红,或许有这样一种无谓的情绪。
那位妇人王氏也是官员的继室,进门的酒席我还去吃了。她年青时很擅跳舞。当然,她那时也格外年青。
后来熟一点,她会做点心给我吃。我很喜欢她做的点心。她也很喜欢看我吃相。我吃东西很专心,咽下去会深深地吐出一口长气。
“真的太美味……”
“是嘛,那再帮我吃两个。”
王夫人的打扮很有韵味。有时起兴会教我跳舞,也不讲名称,像胡旋。她一抬手,一旋转,眼前就好像剥落了一粒粒石榴。
我那时才知道,原来女人可以这样特别,这样美。
(五)
王夫人其实很少有闲暇。她总收到很多的拜帖,有几次我去找她,她就当着我的面一张张念,“户部郎中冯保……”“礼部郭侍郎……”“晋商乔庆山……”她读到这里就一连串的笑,隐约说着“如今门槛好踏得很啊!”
王夫人只迎郎君,也不受城中夫人们待见。这一切于我是不清楚的。或也猜到,但仍只有她那里好去了。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王夫人教我的,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缠绵悱恻的浓淡滋味。
(一)
我生于绥和二年的元月十五,那一天整个洛阳城都蒸腾在上元节庆的爆竹声中。我一睁眼,世界就是黄澄澄的。模糊的视线里有一盏盏流转的花灯,各式各样,有的还会跳出洞来展开令旗。可我人小手小,啊呀呀地只攥得住一只。于是往后的每一年,我的坊子里总会有一盏兔子灯。多数日子里,我在耶娘、阖府眼里也是兔子模样:总是红着眼,总不爱出声,又总是不安分,注定降来这世上福气跌宕,总得面对悲苦,最圆满不过寻到能揽过怀中的臂膀。
许多年后我会这样想:兔子不就是要陪在嫦娥身边的么?
(二)
我对冬天,对雪的喜爱是记事起就有的。我最喜欢赞美我的人称我冰雪聪明,每当想到听到就会故意用鞋头“磕哒”地,走路就十分地响。听到松针被踩得沙沙,留存以得意的窃笑。
裴府里那间坊子名叫无闷,窗外正对一树海棠。海棠无香,于是散进屋里的香味,总来自墙外的大房。
大伯裴鸣经常外放,几个孩子都生在任上。可我生出来就在洛阳,再没见过洛阳以外的世面。有时候我去听他们讲游记,看外头的风土人情画,而后酸溜溜地想:与洛阳也没什么两样。
——不,自然不会一样。洛阳是安详富庶,所有的惊心动魄翻覆手腕都被默契地压在冰封之下。我听够了太平调,没把性子磨平,外头那种淳朴与放逐更适合我。
但裴谦不这么想。
(三)
裴谦是我父,继妻孟平如是我母。很多年我坚信,我出生在裴谦对母亲的鲜活情意已消磨殆尽的年月,因而作为幺女,我从未将亲情受享。
至于他为何至今都离不开母亲,只“弃子”而未“抛妻”地去了白鹿洞,我想唯一的解释是,他太天真,也太赤诚。他做不到一面享受母亲精心的侍奉,一面又背弃君子的诺言。他当然能寻欢作乐,但母亲默默忍受又无声反抗。千万别问我怎么知道这些,都是猜测。
如果一次次地被辜负,被无视,被妥帖地寄放,你也会像我一样。想一切的源头,然后恨上源头,最终连恨也显得幼稚,只好敬而远之。
(四)
孟平如给我缝过一只布偶狗,很旧了,可再没第二只。以前委屈没办法藏好,还能随随便便就发泄——就摔它,撕它。某一次真扯破了口子,坊口的妇人帮我缝好。后来我没学好女红,或许有这样一种无谓的情绪。
那位妇人王氏也是官员的继室,进门的酒席我还去吃了。她年青时很擅跳舞。当然,她那时也格外年青。
后来熟一点,她会做点心给我吃。我很喜欢她做的点心。她也很喜欢看我吃相。我吃东西很专心,咽下去会深深地吐出一口长气。
“真的太美味……”
“是嘛,那再帮我吃两个。”
王夫人的打扮很有韵味。有时起兴会教我跳舞,也不讲名称,像胡旋。她一抬手,一旋转,眼前就好像剥落了一粒粒石榴。
我那时才知道,原来女人可以这样特别,这样美。
(五)
王夫人其实很少有闲暇。她总收到很多的拜帖,有几次我去找她,她就当着我的面一张张念,“户部郎中冯保……”“礼部郭侍郎……”“晋商乔庆山……”她读到这里就一连串的笑,隐约说着“如今门槛好踏得很啊!”
王夫人只迎郎君,也不受城中夫人们待见。这一切于我是不清楚的。或也猜到,但仍只有她那里好去了。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王夫人教我的,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缠绵悱恻的浓淡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