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五代后周柴窑瓷器,柴窑瓷以青为天,黄为地,褐色饰做云,云破处黄色初现,“”雨过天青云破处,诸般颜色做将来“”,表达的是一种意境,乌云终会散去,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总会出现,也是柴荣一生坎坷经历的写照,是柴荣皇帝对和平的憧憬,所以柴窑瓷被世人称为“瓷黄”,而不是因为它多么漂亮,现在收藏界总以貌取瓷,总觉得被称为瓷黄的柴窑一定是釉色比汝窑等名窑更漂亮的瓷器,却违背了柴窑瓷的天、地、人、合一的道法自然之象,此香炉虽有出土痕迹,却也有传世使用痕迹,看来应该是民国之前出土之物,釉下有一道垂直向下的褐色深色细纹,象在下雨,褐色釉破口处现黄釉,釉面明镜如水,泛宝石光泽,接胎工艺制作,而非传统的手工拉胚,足漏胎处,粗糙黄白色胎体,三粗支丁支烧,柴窑应是先素烧胎体,后再施釉入窑烧制,有钧窑的窑变釉特征,定窑的薄胎薄釉特征,汝窑瓷器的淡青色釉,官窑瓷的庄重,集众名碗的特征,也是宣德炉的制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