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阳县浩塘镇何家村,人人称村民雷源亮为“牛司令”。但这个“牛司令”却并不是因为他养牛,而是缘于他“牛”一般的冲劲。
雷源亮16岁便来到城里跑货车,这一跑就跑了20多年,长期的货运生涯给雷源亮攒下一笔财富,也积累下了不少见闻。2016年,长期漂泊在外的雷源亮开始谋划着回家乡扩大他的事业版图。
做什么好呢?雷源亮第一个想到了养牛。他选好建厂地址,搭好400平米的牛棚,建好了沼气池,却在审批时被告知,他选址的区域位于舂陵江水源保护区,不允许建设养殖场。40万元看着打了水漂,雷源亮不得不开始谋划下一步的打算。
雷源亮所选的飘塘村,后合并到何家村,四面环水。村里的全部村民都外出打工,土地抛荒严重。如今政府大力提倡造绿复绿,何不就着党的好政策,把家乡的荒地利用起来?
说干就干!雷源亮流转了1300亩荒地,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一条条田垄立了起来,一株株果苗栽进了土壤,一条条新路贯穿山林。
可随着大规模的动工,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雷源亮口袋里的“票子”也越来越吃紧。为了把农业生产继续经营下去,他变卖了两台大型货车、一套房子,凑齐的上百万元又一股脑地砸在这片土地上。
雷源亮的行为很“疯狂”,遭到了妻子及家人的强烈反对。“做农业,投入大、风险大、成效慢,我们一家都靠着他赚钱养家,对于他的做法,我以前是非常反对的。”妻子雷红艳说。
“没办法,他倔起来跟牛一样,拉都拉不回。”雷红艳告诉我们,投入到后期,家庭生活都难以保障,有时候甚至需要靠借钱交电费。夫妻俩经常吵架,也闹过离婚。
雷源亮的“倔”还体现在对特色农业的坚持上。通过去广东一年时间的自费学习,他种下了从台湾引进的“火腿瓜”、“巨无霸黄金百香果”,还有从韩国引进的“黑老虎”等稀奇农产品。雷源亮相信只有特别才能出新,付出的辛劳一定能有收获。
“这种巨无霸黄金百香果,一个能达到1至2斤,每斤能卖18元。别的地方都没有,就我这里有。”雷源亮说,再过不久,这近百亩“巨无霸黄金百香果”基地就能迎来丰收,预计年产值可以达到60万元。
傍着一江舂陵江水,漫山的藤架绿意盎然。看到这位“牛司令”的“牛气”,镇政府也非常关心和重视。经常邀请农技专家为他授课解惑,并给予政策扶持,帮助立项花费15万元在他的农场旁建起了水库,方便雷源亮引水灌溉。此外,还积极引导他建起家庭农场,鼓励他成立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效益。村干部也走进雷源亮家中,积极协调家庭关系。如今,雷红艳已经扛起了锄头、走进田间地头,同丈夫一起努力打拼。
“农民离不开农业。现在农忙时节,有20多个人会来到我的农场务工,这其中有不少贫困户和低保户。等农场规模再大些,就能解决村里更多闲置劳动力。”雷源亮望着依山铺开的果园,心中感慨万千地说道。
雷源亮16岁便来到城里跑货车,这一跑就跑了20多年,长期的货运生涯给雷源亮攒下一笔财富,也积累下了不少见闻。2016年,长期漂泊在外的雷源亮开始谋划着回家乡扩大他的事业版图。
做什么好呢?雷源亮第一个想到了养牛。他选好建厂地址,搭好400平米的牛棚,建好了沼气池,却在审批时被告知,他选址的区域位于舂陵江水源保护区,不允许建设养殖场。40万元看着打了水漂,雷源亮不得不开始谋划下一步的打算。
雷源亮所选的飘塘村,后合并到何家村,四面环水。村里的全部村民都外出打工,土地抛荒严重。如今政府大力提倡造绿复绿,何不就着党的好政策,把家乡的荒地利用起来?
说干就干!雷源亮流转了1300亩荒地,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一条条田垄立了起来,一株株果苗栽进了土壤,一条条新路贯穿山林。
可随着大规模的动工,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雷源亮口袋里的“票子”也越来越吃紧。为了把农业生产继续经营下去,他变卖了两台大型货车、一套房子,凑齐的上百万元又一股脑地砸在这片土地上。
雷源亮的行为很“疯狂”,遭到了妻子及家人的强烈反对。“做农业,投入大、风险大、成效慢,我们一家都靠着他赚钱养家,对于他的做法,我以前是非常反对的。”妻子雷红艳说。
“没办法,他倔起来跟牛一样,拉都拉不回。”雷红艳告诉我们,投入到后期,家庭生活都难以保障,有时候甚至需要靠借钱交电费。夫妻俩经常吵架,也闹过离婚。
雷源亮的“倔”还体现在对特色农业的坚持上。通过去广东一年时间的自费学习,他种下了从台湾引进的“火腿瓜”、“巨无霸黄金百香果”,还有从韩国引进的“黑老虎”等稀奇农产品。雷源亮相信只有特别才能出新,付出的辛劳一定能有收获。
“这种巨无霸黄金百香果,一个能达到1至2斤,每斤能卖18元。别的地方都没有,就我这里有。”雷源亮说,再过不久,这近百亩“巨无霸黄金百香果”基地就能迎来丰收,预计年产值可以达到60万元。
傍着一江舂陵江水,漫山的藤架绿意盎然。看到这位“牛司令”的“牛气”,镇政府也非常关心和重视。经常邀请农技专家为他授课解惑,并给予政策扶持,帮助立项花费15万元在他的农场旁建起了水库,方便雷源亮引水灌溉。此外,还积极引导他建起家庭农场,鼓励他成立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效益。村干部也走进雷源亮家中,积极协调家庭关系。如今,雷红艳已经扛起了锄头、走进田间地头,同丈夫一起努力打拼。
“农民离不开农业。现在农忙时节,有20多个人会来到我的农场务工,这其中有不少贫困户和低保户。等农场规模再大些,就能解决村里更多闲置劳动力。”雷源亮望着依山铺开的果园,心中感慨万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