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多亮吧的吧友都觉得,诸葛亮的军政能力并非三国顶尖,比他厉害的大有人在,比如曹操便是汉末三国军政第一。不好意思,鄙人无法苟同。
论军事:
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平定北方自是功绩卓著。
诸葛亮:“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之所能者,日用兵,而民不知兵;日调赋,而民不知赋,军、农并兴,若行无事,以周公之法,而寓于管子之令,天下莫能窥其间,是以神也。”赤壁前促孙刘联盟,取西川襄刘备成功,平南中服南方诸部,北伐时使敌国震恐。
论政治:
曹操:其屯田:“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虽然得到了“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的效益,但却无疑是对百姓的一种剥削。其迁民:“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而迁民的危害:“民之于徙,甚于伏法。伏法不过家一人死尔。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于寻常百姓而言,无疑不是一种灾难。在群雄割据的汉末三国,结束战乱、保全百姓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为之事。然而一边悲天悯人地吟诵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边坑杀降卒四处屠城的行径,实在配不上政治家的称号。
诸葛亮:“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就问下,@☞莫愁四海☜ 您老【曹操汉末三国军事政治第一】的结论哪来的?
论军事:
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平定北方自是功绩卓著。
诸葛亮:“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之所能者,日用兵,而民不知兵;日调赋,而民不知赋,军、农并兴,若行无事,以周公之法,而寓于管子之令,天下莫能窥其间,是以神也。”赤壁前促孙刘联盟,取西川襄刘备成功,平南中服南方诸部,北伐时使敌国震恐。
论政治:
曹操:其屯田:“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虽然得到了“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的效益,但却无疑是对百姓的一种剥削。其迁民:“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而迁民的危害:“民之于徙,甚于伏法。伏法不过家一人死尔。诸亡失财货,夺土远移,不习风俗,不便水土,类多灭门,少能还者。”于寻常百姓而言,无疑不是一种灾难。在群雄割据的汉末三国,结束战乱、保全百姓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为之事。然而一边悲天悯人地吟诵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边坑杀降卒四处屠城的行径,实在配不上政治家的称号。
诸葛亮:“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就问下,@☞莫愁四海☜ 您老【曹操汉末三国军事政治第一】的结论哪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