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现金贷政策的影响,今年消费金融ABS市场出现较大变化。据业内最新数据显示,总体上看,2018年消费金融ABS全部回归场内,虽然规模不及2017年的一半,但从月度数据来看,已经实现稳步回升。临近年底节日较多,很可能再次形成一个小高峰。
整体发行量大减
据业内数据显示,2018年迄今为止消费金融ABS共成功发行了76只产品,总金额超过2000亿元,另外还有总金额为185亿元的4只消费金融ABS产品处于发行期,顺利的话应该能在2018年完成发行。受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2月消费金融ABS的发行停滞了一个月,出现断崖式清零,但随即在三四月份实现强劲反弹。此后的发行情况趋向平稳,到9月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当月发行消费金融ABS 19只,金额达到717.54亿元。
2018年全年的消费金融ABS发行数量在90只左右,金额在2300亿-2500亿元,规模不及2017年的一半。对此,****金融分析师李万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产品量陡降主要原因是,2017年底网络小贷ABS融资被纳入表内,合并计算杠杆率,严格限制了消费金融ABS的扩张。这一监管规定执行后,一度有消费金融ABS项目停滞甚至中止,整体而言2018年的监管环境非常严格。
其次,消费金融资产质量频遭质疑,多头借贷和过度借贷的风险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在每一个消费金融运营者和ABS投资人头上,行业出现观望氛围。虽然后期有所回暖,但2018年全年的ABS发行量仍然远低于2017年。但从月度数据来看,2018年消费金融ABS的发行情况已经实现稳步回升。
非持牌机构占发行主流
从发行主体上看,非持牌机构依然占据主流,尤其是阿里系2018年迄今共发行了56只消费金融ABS产品,总金额1243.5亿元,规模占比超过60%。银行消费金融ABS位居其后,合计金额603.72亿元,规模占比接近30%。其他非持牌机构共发行9只产品,合计金额77.85亿元。
持牌机构发行金额方面,银行共发行8只产品合计金额603.72亿元, 虽然发行数量不多,但是金额普遍较大,平均每只产品的发行金额超过65亿元。相比之下,消费金融公司只发行了3只产品,合计金额96.29亿元,平均每只产品的金额只有32.1亿元。相对其他类型的机构,数量少、规模低。这三只ABS均由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发行,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则悉数缺席。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少数几家平台的产品能与线下商务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外,大多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主要还是以现金借款为主。在银行和电商系金融服务公司的夹击之下,普通消费金融公司占领消费场景的难度确实日益提高。李万斌进一步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应继续打通与母公司的业务连接,从治理结构、利益分配等方面加强与母公司的协同,使得二者的业务能互相促进,提升渠道渗透率;此外,还应继续下沉渠道,服务电商、银行消费金融尚未触达的群体和业务。通过零售端软件、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尽量嵌入企业财务、收付等入口”。
年底将迎来一波发行潮
2018年下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和消费金融领域的利好消息较多。2018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属于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允许银行使用理财资金购买ABS,这为消费金融ABS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反映到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增长强劲。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显示,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较2008年增长7.1倍。存款类金融机构住户部门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为32.3%,较2008年增加14.4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住户部门债务主要由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构成。其次,从网上购物规模来看,2018年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70539亿元,增长25.5%,网购规模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非持牌机构消费贷款的同步增长。消费金融ABS的底层资产规模仍在迅速扩大,导致旺盛的发行需求。
进入2018年下半年以来,流动性改善,这从消费金融ABS发行利率的稳步下降可以反映出来。李万斌预计,这种情况仍将继续,流动性改善一方面会为ABS的发行带来充裕资金,提供更大的市场容量;另一方面资金成本的降低将鼓励相关机构更加积极地发行消费金融ABS。“11月是电商销售的高峰,之后则临近年底,节日较多,预计这两个月消费金融贷款增量较多,消费金融ABS的发行规模也会相应增加,很可能再次形成一个小高峰。”李万斌说道。
整体发行量大减
据业内数据显示,2018年迄今为止消费金融ABS共成功发行了76只产品,总金额超过2000亿元,另外还有总金额为185亿元的4只消费金融ABS产品处于发行期,顺利的话应该能在2018年完成发行。受监管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2月消费金融ABS的发行停滞了一个月,出现断崖式清零,但随即在三四月份实现强劲反弹。此后的发行情况趋向平稳,到9月形成了一个小高潮,当月发行消费金融ABS 19只,金额达到717.54亿元。
2018年全年的消费金融ABS发行数量在90只左右,金额在2300亿-2500亿元,规模不及2017年的一半。对此,****金融分析师李万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产品量陡降主要原因是,2017年底网络小贷ABS融资被纳入表内,合并计算杠杆率,严格限制了消费金融ABS的扩张。这一监管规定执行后,一度有消费金融ABS项目停滞甚至中止,整体而言2018年的监管环境非常严格。
其次,消费金融资产质量频遭质疑,多头借贷和过度借贷的风险如同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在每一个消费金融运营者和ABS投资人头上,行业出现观望氛围。虽然后期有所回暖,但2018年全年的ABS发行量仍然远低于2017年。但从月度数据来看,2018年消费金融ABS的发行情况已经实现稳步回升。
非持牌机构占发行主流
从发行主体上看,非持牌机构依然占据主流,尤其是阿里系2018年迄今共发行了56只消费金融ABS产品,总金额1243.5亿元,规模占比超过60%。银行消费金融ABS位居其后,合计金额603.72亿元,规模占比接近30%。其他非持牌机构共发行9只产品,合计金额77.85亿元。
持牌机构发行金额方面,银行共发行8只产品合计金额603.72亿元, 虽然发行数量不多,但是金额普遍较大,平均每只产品的发行金额超过65亿元。相比之下,消费金融公司只发行了3只产品,合计金额96.29亿元,平均每只产品的金额只有32.1亿元。相对其他类型的机构,数量少、规模低。这三只ABS均由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发行,其他消费金融公司则悉数缺席。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除少数几家平台的产品能与线下商务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外,大多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主要还是以现金借款为主。在银行和电商系金融服务公司的夹击之下,普通消费金融公司占领消费场景的难度确实日益提高。李万斌进一步指出,“消费金融公司应继续打通与母公司的业务连接,从治理结构、利益分配等方面加强与母公司的协同,使得二者的业务能互相促进,提升渠道渗透率;此外,还应继续下沉渠道,服务电商、银行消费金融尚未触达的群体和业务。通过零售端软件、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尽量嵌入企业财务、收付等入口”。
年底将迎来一波发行潮
2018年下半年以来,资产证券化和消费金融领域的利好消息较多。2018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属于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允许银行使用理财资金购买ABS,这为消费金融ABS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反映到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增长强劲。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显示,2017年末,我国住户部门债务余额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较2008年增长7.1倍。存款类金融机构住户部门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为32.3%,较2008年增加14.4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住户部门债务主要由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构成。其次,从网上购物规模来看,2018年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70539亿元,增长25.5%,网购规模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非持牌机构消费贷款的同步增长。消费金融ABS的底层资产规模仍在迅速扩大,导致旺盛的发行需求。
进入2018年下半年以来,流动性改善,这从消费金融ABS发行利率的稳步下降可以反映出来。李万斌预计,这种情况仍将继续,流动性改善一方面会为ABS的发行带来充裕资金,提供更大的市场容量;另一方面资金成本的降低将鼓励相关机构更加积极地发行消费金融ABS。“11月是电商销售的高峰,之后则临近年底,节日较多,预计这两个月消费金融贷款增量较多,消费金融ABS的发行规模也会相应增加,很可能再次形成一个小高峰。”李万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