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则不同,他是一个清官,犹如清风一缕,满身正气。他还喜欢结交文人雅士,自己也工诗文墨法。所以他培养女儿,是有意朝着艺术家和学者的方向。
所以说,富养仅仅只是条件,教育的目的以及父母自己的境界,才是决定教育结果的根本。这目的和境界是为了带给女儿什么?便是找到一生的志趣。这个志趣有了,女儿一生的路也便定了、稳了,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比如林长民在林徽因16岁带她游历欧洲,使她在“放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设计艺术大开眼界,建筑也由此成为她一生的志向和兴趣。
富养女儿,根本上其实是为孩子创造更丰厚的条件,使孩子可以有机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学识修养,也在这个过程中,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发现和找到自己一生真正的志趣所在。
志趣,绝非一份工作、一项谋生手段、一份经济来源可比,它是人一生的灵魂,是一个人的精气神所在,可以让人当下有着眼落脚处,长期有奋斗的梦想。
没有这份真正的志趣,就会如陆小曼,即便养尊处优和衣食无缺,精神世界也是荒芜而寂寥的,需要拿更多的声色来填满。